APP下载

死亡与救赎

2016-03-16王文哲

戏剧之家 2016年3期
关键词:李尔王救赎死亡

【摘 要】本文以《李尔王》为人“诟病”的结局为切入点,对李尔王的死亡命运进行系统而深入的文本分析,讨论人物死亡命运背后的深层意义。以人文主义批评为导向,以安·塞·布拉德雷的以“人物为中心”的批评模式为主要依据,力图探究在人文主义和宗教运动的双重背景下剧中人物死亡命运背后的深层内涵。

【关键词】莎士比亚;李尔王;死亡;人文主义;基督教;救赎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2-0190-02

人类关于自身存在与死亡的思考从未停止过。生命、死亡、重生、救赎,这一列词语构成了人类活动的最重要的主题。作为人类杰出的先贤,文坛巨匠莎士比亚绝对不会遗漏“死亡”这一重大历史命题,通过多产的剧本和诗歌,他向世界阐释了自己关于死亡这一永恒主题的理解和认知。作为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最富有争议的一部,《李尔王》自公开演出之日起,关于其悲惨结局的争论便再未停止过。在《李尔王》中,天才的莎士比亚摒弃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世俗道德的捆绑,编排了一出人间惨剧收场,令人唏嘘不已,也恰恰因为莎翁的不落窠臼才成就了《李尔王》永垂不朽的地位。关于《李尔王》争议结局的研究,评论家和读者认为,李尔的死亡是剧本的一大缺憾。那么,李尔王的悲惨结局究竟是败笔还是莎士比亚另有深意的安排?

一、人文主义巨匠

作为高举人文主义的旗手,莎士比亚从未在自己的作品中掩饰过自己对于人性的呼唤和渴望。《李尔王》于1606年首次公开演出,而这一时期也正是文艺复兴在西欧繁荣发展的阶段。莎士比亚更多的是借助戏剧中人物的形象来表达自己对于人文主义的思考。比较一下莎士比亚十六世纪最后十年和十七世纪头十年写的剧本所表现的世界,就可以看出这种变化了。创作主题由喜剧转向悲剧并不是偶然,这种转变恰恰暗示了深层次的社会转型。表面的一片繁荣却暗藏凶险的危机。通过悲剧创作,这些社会经济、意识形态的变化在莎士比亚的戏剧中得到了清晰地反映:在前期喜剧创作阶段,莎士比亚笔下的英国形式一片大好,国家繁荣富强,世风清明,人民安居乐业,对生活和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而后期的悲剧作品却展现出完全相反的画风:如沐春风的场景已然不在,取而代之的是呼啸的寒冬,世风日下,国之不国,人民的生活凄惨悲凉。正如葛罗斯特所言:

亲爱的人互相疏远,朋友变为陌路,兄弟化成仇雠;

城市里有暴动,国家发生内乱,宫廷之内潜藏着谋逆;

父不父,子不子,纲常伦纪完全破灭。(第一幕,第二场)

该剧的悲剧根源在于李尔王幼稚可笑的自由意志:用三个女儿对他花言巧语的奉承作为分封王土的标准,堂堂一国之君孩子气的想法,真是可笑之极。莎士比亚深信:不加约束的自由意志必将滑入灾难的深渊。李尔王为自己鲁莽轻率的想法付出了惨重的代价。那场著名的大雨不仅洗清了李尔的双眼,更涤荡了他蒙尘的灵魂。在荒原上的一幕,与其说李尔悲愤的仰天长叹:“难道人不过是这样一个东西吗?”(第三幕第四场)不如说是莎士比亚吼出了他自己对于人性的拷问。在《李尔王》中,从表面上看,李尔王失去了之于人最宝贵的生命,而事实上,安排李尔王的死亡正事莎士比亚关于人文主义的反思,呼唤用爱去对抗暴力与邪恶。作为人文主义的信徒,莎士比亚借用自己剧本中的人物代自己发声:“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难道人仅仅就这样一种动物吗?人究竟应该追求世俗的享乐还是高贵的精神?人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对于这一系列的追问,剧中的人物代莎士比亚作出了最明确的回答:“天道的车轮已经循环过来了。”(第五幕第三场)。

死亡并不意味着失败,相反,它彰显了莎士比亚关于人类本质的反思,那就是,人性中善的力量。教条主义的奉行“善恶有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只会将《李尔王》只会被归入平庸世俗道德剧之列,更不会有今日的经典地位。尽管受尽磨难,甚至牺牲,李尔所代表的仁爱精神终究战胜极端利己主义,取得道义上的胜利,这也彰显出作家在马基雅维利主义泛滥的情况下,对人性的善始终抱有坚定地信念,以及重建人文主义理想的人际关系模式的愿望。正如马修阿诺德所写的那样:不朽的精神所必须承受的一切痛苦,一切伤人的弱点,一切压倒的悲伤,在哪个胜利的额顶上,都找到了它们唯一的声音。

二、与上帝同行

从1350年到1600年这段二百多年的历史时期被贴上了文艺复兴的标签,用来划分欧洲现代史的初期阶段。因为这样一段历史时期波澜壮阔而又丰富多样,因此无法赋予它一个单一的特征。学术界已经不能接受把文艺复兴时期的特征简单概括为人文主义。宗教运动、宗教改革和反宗教改革就是其中的例子。将人文主义与基督教看做势不两立,这其实完全是一种误解。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反对宗教和教会,并不是指反对基督教这个文化体系本身。他们反对的是教会对于落后蒙昧教条的固守,反对教士利用宗教来实现个人邪恶母的的行为。事实上,在文艺复兴时期,坚信上帝的存在仍然是当时文化的主流。

我们必须看到,新生事物的诞生必定是建立在旧事物的母体之上,文艺复兴和人文主义与基督教之间的关系便是剪不断的。文艺复兴没有也不可能结束西方中世纪以来的基督教文化的绝对统治地位,相反,文艺复兴本身随着罗马教廷的反宗教改革和城市共和国的解体而告终。人文主义者对于人性解放的追求,冲破封建神学的桎梏;对于博爱的呼唤也恰好与基督教的核心教义不谋而合。作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莎士比亚的戏剧既具有当时先进的人文主义文学所共有的那种反对封建桎梏、争取个性解放和社会进步的强烈的时代精神,同时又贯穿着作家鲜明的仁爱、宽恕和博爱的精神。这种精神既来自古希腊罗马文学的传统,更来自基督教经典《圣经》。

生与死是任何宗教都不能回避的主题。对人的存在意义的探索,使得莎士比亚的戏剧与基督教有了共通之处。在《李尔王》中,如何理解主人公的死?在这种反思中,莎士比亚体现出由于文化继承性而不自觉地承袭基督教的生存方式,变成了对基督教生存方式的主动承接。根据基督教的原罪说,人生来有罪,经受痛苦的折磨恰恰是洗礼灵魂的必经阶段,以便死后能够进入天堂。已是耄耋老人的李尔,因为自己危险的自由意志,受尽苦难,正是验证了原罪理论。也是因为经过了苦难的洗礼,心灵才得以净化。虽然以尘世的眼光看,李尔的肉体消亡了,但是他的精神却得到了解脱,得以进入永生的乐园。因此,李尔的死亡不是上天的不公,而是上天对其高尚灵魂的肯定。短暂的肉体存在与崇高的精神相比,哪个更有意义?作者通过李尔做出了自己的抉择。

三、死亡与救赎

在西方传统文学看来,死亡并不仅仅指肉体的毁灭,更代表着精神的净化,死亡不是惩罚,而是救赎。马克思认为:世界上的所有宗教都是以人为导向的,世俗宗教对于人的存在意义都有各自的阐释。也正因为如此,宗教才赢得了人类的尊敬和崇拜。我们应该看到,即使是最荒唐可笑的宗教也不同程度的反映了人类存在的意义。

莎士比亚将自己关于人类存在意义的思考投射到李尔身上。李尔的认知中混合着对上帝的信仰以及对世俗物质的贪恋,而残酷的现实逼迫着李尔退回到基督教所描绘的理想天堂寻找温暖的庇护。但无所不能的上帝并没有给李尔任何明示,李尔只能靠自己解决这一困境。上帝从主宰地位隐身到客体旁观,留给人类的不仅是自由还有磨难。人类需要独自面对生命中的痛苦和混乱。按照基督教的说法,人有自我拯救的能力,而这种自我拯救主要是来自于人的内心向善的能力,即基督教所主张的可以通过自己内心的力量来达到天国的能力。这样,人既满足了自己的欲望需求,又可以通过自己内心的善的力量来实现自我拯救。

即使邪恶会暂时压制正义,莎士比亚依然选择相信人性,相信最终的胜利必将属于正义。人类要相信代表正义和善良的上帝始终与我们同在。考验磨练了人性,正是上帝应允让人类经受苦难。苦难不仅洗涤人的罪孽,更是净化人的灵魂的必经之路。唯有如此,在历尽痛苦折磨之后,人才能背负沉重的十字架,与上帝一同走向天堂。在这一过程中,李尔从一个顽固自私的国王,沦落为悲惨孤苦的老人,摆脱了世俗王权的羁绊,他看到了曾经不曾看到的父女真情,感受到了从未体会过的纯粹,最终实现了自我的精神救赎。在坚持基督教的领导下,人类是可以前进的。经历过痛苦的折磨,人物完成了对自身局限的超越,成为更丰富充实的人:葛罗斯特用瞎掉的眼晴反而能更清晰的感受爱的世界;爱德蒙在临死前的悔悟彰显了人性中善的希望;李尔在心力憔悴的疯癫中摆脱了世俗王权和野心欲望的羁绊,见理智时所未见,感清醒时所未感,最终以自己和女儿考狄利娅的死完成了对乱世的精神救赎。

李尔肉体上的消亡并不意味着失败,死亡带给李尔的是灵魂的救赎。事实上,《李尔王》中看似缺失“诗歌正义性”,却正是李尔自我救赎的体现。通过李尔的疯癫,莎士比亚意在告诉人们,抛弃上帝和基督教,人类无法获得存在的真谛。暴风雨涤荡了李尔的灵魂,使得他最终能够看清爱的本源。在莎士比亚眼中,死亡不仅是一种解脱,更是对爱的热切呼唤,是在完成了自我救赎之后的圆满结局。

在《李尔王》中,莎士比亚通过设置李尔王的死亡来呼唤博爱,宽容和仁慈,表达了他关于人类存在意义的理解,借基督的核心价值观来抵御人性的堕落,这不是对基督教教义的简单回归,而是一个人文主义者对于宗教以及人的存在意义的深刻反思,是一种基督教的人文主义。

参考文献:

[1]Bullock, Allan.The Humanist Tradition In The West. New York & London: W.W.Norton & Company,1985.

[2]Shakespeare, William. King Lear.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51.

[3]Steven Marx: Shakespeare and the Bibl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4]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M].上海:三联书店,1997.

[5]安·塞·布雷德利.莎士比亚悲剧[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

[6]莎士比亚.莎士比亚悲剧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7]肖四新.莎士比亚戏剧与基督教文化[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7.

[8]张冲.莎士比亚专题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

王文哲(1989-),女,河南郸城人,周口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猜你喜欢

李尔王救赎死亡
《李尔王》汉译的序跋研究
“适宜君王的风度”:论《李尔王》中的新旧君主
《李尔王》
离开李尔王的荒野
美剧“死亡”,真相不止一个
欧洲豪门英超最需“救赎”
我经历了一次“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