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掘课程资源 构建广角课堂
2008-10-10刘真瑜
【摘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学习型社会的发展,中学语文教学应该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本文从挖掘课程资源、构建广角课堂的角度对此作了详细、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语文教学 课堂教堂 自我教育 阅读 体验
读书节目《开卷有益》如此开场:看书,是阅读;看世界,也是阅读。唱片,是声音的书籍;电影,是升华的书籍;人,更是一本活生生的书籍……
确实,陶行知先生曾说“社会即学校”。而今天,随着信息化环境的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到来,“课程资源”的建设、开发正日益重要。
在此背景下,世界便是我们的课本。而传承五千年文化的语文教育更应呼唤与信息化环境、学习型社会相适应的时空构建、教学构建。语文学习必须由原初的学习走向教育性学习、自主高效学习,加快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主性、互动性、网络化、社会化进程。
如此,开掘课程资源,构建广角课堂,引导学生打开视野用一双充满语文味的眼睛,去品味人生、阅读世界就应该是新课程背景下语文学习的常态。
一、对广角课堂的特质进行简单描述
其一、在这个课堂里,从课程资源的角度看教材,教师、学生是平等的。而尤其是语文教师要把自身当作一份活的课程资源库来建设。
要让丰富的资源变成鲜活的课堂内容,离不开语文教师这个文化“中介”。语文教师在波光粼粼的生活之海中,在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字、文学与文化河流中,要做一个乐此不疲的阅读者、思想者。阅读经典、阅读时文、阅读人群;思考自然、思考社会、更思考人生。
因为语文教师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与阅读习惯等都是语文学科的课程资源,把自己做成一座“内存充足、底蕴深厚”的资源库,做中国文化“形象代言人”,应该是每一个热爱语文教育的教师的毕生追求,也是时代的要求。
如此,知识的传授也许是微不足道的教学任务,更多的是引领学生感悟语文的魅力,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执着追寻、对文化的真诚热爱。
其二、课堂可以突破教室内40分钟的时空限制,可以突破教材、课文的文本限制,可以突破教师备课的预设限制,可以突破学生的个体经验的限制。这样的课堂具有开阔的课堂视野;多维的师生互动;丰沛的信息流量;广泛的思维参与。
二、对“开掘课程资源,构建广角课堂”的前提作线性描述
1.补充多元化的学习资料
(1)了解学生阅读热点,研究学生阅读品位。印发阅读讲义时,让学生参与,师生合作,注意选文,风格多样。
(2)与备课组、教研组其他教师,通力协作,资源共享,每周轮流精心选文印发“佳作有约”,并在讲义上留有书写空间,例:“我的感言”、“思索的火花”、“我喜欢,我想说”,……引导学生写下思考、“随感”作为作业批改。鼓励为主,稍有亮色,便大加赞赏。选出优秀者,发表于下期“佳作有约”。有思考的对象,有发表的园地,有学习的榜样。这样用文字诱引文字,用思想召唤思想,学生读而能有所得。
2.建构广角化的课堂教学模式
(1)开展课前小活动,采用自助模式。成立“学生节目审查小组”,负责审查、评估语文小节目的质量,评出周明星、月明星。鼓励学生与大家分享好作品,由学生推荐时文、美文,并加以评论。努力拓展视野。
(2)结合课程,开展活动。把看似有限的课本资源开掘出最大的价值。如举行“荆轲是失败的英雄还是懦弱的杀手”等辩论赛,开展“放飞青春”诗歌朗诵活动,鼓励创作,在活动中由学生点评;表演课本剧,学生小组合作,改编剧本,有导有演,有评点,课后还有精彩随笔呈现。
(3)引进现代媒体,现代资讯,尤其是让网络、让生活成为取之不尽的课程资源。如:结合午间新闻,对时事热点加以评析、交流。再如将名著欣赏与电影欣赏结合起来,以观赏电影的方式学习名著,并学写影评、人物评论等等。
(4)将课堂教学内容向课前延伸,向课后拓展。作家介绍、时代背景等阅读文本所需相关知识,以及需要拓展的内容,不再由教师在课堂上絮絮道来。主要采用两种方式:①学生小组合作查找资料,加以解决。②课前印发讲义,帮助形成背景知识,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教师采用随笔、摘记的方式加以检查、督促、反馈。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努力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和思维空间,提高文化修养。
3.践行草根化的教科研讨
(1)拓开科研视野,重视理论学习。与同事合作,定期教研,交流教科资讯、读书心得。以便更好地理解新课程理念并融汇到自己日常的教学实践中。
(2)积极反思。交流自己的论文、教育随笔。组内成员相互评析、学习借鉴。通过这样的路径来促进教师的业务水平、理论水平的提高。
那么:“开掘课程资源构建广角课堂”这一命题下的某一课堂会具有何种特质呢?下面,就以本人的一个课例(《世界是我们的课本——校园名物阅读及表达)》来作一立体呈现。
★设计缘起
本节课的构思源于一次平常的师生交谈。某日课间我无意中提到“润丰湖”、“俊丰楼”等,这些都是校园名物,但进校几个月的学生却茫然不知。接着又很有兴趣,也想给校园建筑物等命名。由此关注现状,发现现在不少学校都非常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将校训、校风等上墙,悬挂在校园醒目之处,在楼道、走廊等处张贴提醒标语,为建筑物取名字。似乎实践着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让学校的墙壁说话。”然而问问师生,往往是视而不见,能够将这些“墙壁”读明白的很少。
有阅读的对象,却因阅读场景的缺失、阅读主体的精神缺席而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成了摆设。所以,让墙壁“说话”,用优秀的历史文化启迪智慧,使之“入耳”、“入心”,成为师生的理念,最终“践行”,成为师生的自觉行动。师生参与、达成理解是必须的。那么阅读一堵墙、思考一堵墙、表达一堵墙就成了需要。
“要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良好环境,提供有利条件,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应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表不同意见。”《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如是说。由此,增强资源意识,努力实践新课程理念这一想法催生了这粒种子,生成了这一节课。意在突破教材文本限制,开阔视野,创设一个阅读文化场。
★学习(教学)内容、学习目标、成果概述
1.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思考生活、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学习,整理本校校园中的名物,利用周日走访周边中小学,利用网络查找名校的校名、路名、楼名等。
2.鉴赏、分析常见的校园名物,挖掘、理解他们的文化内涵,提升阅读的文化品位,感悟语文的魅力。
3.“赏析、思考、表达”,在鉴赏、创作中开发思维,提高思考、表达能力。利用课堂交流、并学以致用,为校内的楼、路、广场等命名。再交流,由学校择优录用,正式命名。
★学习过程
一、导入?摇例举人名(班上同学、名人各一例),体味其中的学问。
二、引出课题?摇校园名物阅读及表达
解读名字中的学问,这也是一种语文学习。因为语文即生活,生活中处处皆有语文。学会阅读,学会静听,在静听中捕获来自自然、生命、时光的神秘呼吸和脉动,在阅读中体验快乐。而世界是我们的课本,期待着我们的眼睛和心灵的注视。今天我们来读其中的一章:《校园名物阅读及表达》。
三、解读校名的内涵?摇解读本校校名、“上海市格致中学”中“格致”等的文化内涵。由学生讨论交流发言。然后教师提供一种解读。
四、交流所见、所闻学校建筑物名称
1.交流学校建筑物名称(什么楼什么路),说说欣赏与否及理由。
2.学生列举。
3.教师适时补充,列举(用照片激发兴趣)。
景行楼、三友厅、翰海楼、海纳桥、经纶路、明德路、博雅塔……
4.师生分析研讨,明确命名的注意点。
5.小结命名的注意点。
(1)注意体现文化内涵。
(2)注意建筑物的功能、用途。
(3)注意与周围的环境、布局。
(4)、注意音节的和谐,考虑易记易读,便于传播。
(5)、注意时代特征。……
五、重点研讨文化内涵的体现
师生分析研讨,交流、小结。主要流程:教师举例——学生交流——谈谈理解——师生共同分析、研讨——小结。
1.借用典故、名人逸闻?摇例:1.半肯楼2.未名湖……
2.取自古代经典诗文?摇例:知明楼、道存楼、博见楼、跬步楼、翰海楼、三友厅……
(1)师生回忆《劝学》、《师说》相关语句,背诵、感知。
(2)重点研读“三友厅”
设想:①岁寒三友——坚强、坚韧。②哈佛大学的校训:“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与真理为友。”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谦虚、好学。④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⑤某校校训:与大师为友,与书本为友,与真理为友。……
研讨,陈述,辨析。
3.源自道德教育,传统文化的熏陶
例:崇实楼、崇真楼、求是楼,北大:“德斋”、“才斋”、“均斋”、“备斋”、“体斋”、“健斋”、“全斋”等
4.采用自然意象?摇赋予自然界某种现象或植物人格精神,寄予人生情怀。
例:苗苗楼、蓓蕾楼、争艳楼、春雨楼、桃李园……
5.源于相关名人姓名?摇(知名校友、捐资助学的慈善家等)
例:逸夫楼、可桢广场、费俊龙中学……
6.象征、双关等手法的妙用
例:苗苗楼、蓓蕾楼等、行知楼、俊才桥、悦读室,……研读、赏析。
六、鉴赏、分析、转为实践
为学校景点(楼、路、亭、桥等)命有文化内涵的名称。
1.教师提供区域分类。(教学楼、办公楼、食堂、宿舍等)
2.要求学生选择一个区域思考。
3.明确命名要求:(1)体现学校文化特点;(2)体现命名区域特色;(3)富含文化品味与生活情趣。
七、小组合作,研讨
1.交流(陈述名称及内涵);2.小组成员自我筛选,公布于“佳作PK台”;3.师生投票选出最佳名称,公布于校报。
★(资料链接)以触发思维
讲义内容:校歌、校训、古典诗文等。
★评价方法
全班进行课堂交流、评比——老师总结、点拨、深化。在“佳作PK台”上得到认可,公布于校报,最后由学校择优录用,正式命名。
由此,如何真正面向全体学生,搭建一个适合他们的平台,让语文课堂成为那一壶酽酽的浓茶,在师生的品味中、智慧创造中散发迷人的清香,慢慢地流淌于我们心底,丰盈我们的生命之旅,值得我们思考并为之努力。
★作者简介:刘真瑜,江苏省张家港市常青藤实验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