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探讨与思考

2008-10-06阮文杰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8年2期
关键词:心理素质大学生教育

阮文杰

摘要:针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提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如何遵循“重在建设,立足教育”的方针,从强化校园文化建设,净化成长环境入手,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从而有效地预防和缓解大学生心理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素质; 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08)02-0122-04

心理学家黄希庭教授曾说:“大学生是具有较高智力、较高文化和较高自尊的特殊群体,他们通常有着不同于一般青年的更高的抱负和追求。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因而要承受更大的心理压力与冲突。”“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学生所产生的更多的心理问题,正是他们要想更有作为所必须付出的代价”。由于大学生们的抱负与追求是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去实现的,这就必然会带来心理压力与冲突。尤其是面对学习、就业、恋爱、交友和社会适应等一系列问题时,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帮助大学生避免和消除心理应激、心理危机和心理障碍,促进自身全面健康发展。

一、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

1.生活环境不适

学习方面,面对专业性强、知识面宽、范围广、课时少、速度快的大信息量灌输的教学方式以及要求学生自主、独立、主动学习的特点,使一部分学生感到学习负担重,精神压力大,学习兴趣降低,学习效率下降,而导致焦虑苦闷,紧张恐惧和精神衰弱等;生活方面,高比例的独生子女,到大学后表现出独立生活和自理能力较差,对生活质量要求较高的心理倾向和因生活小事而矛盾不断的现象较为突出。贫困家庭的学生由于经济困难而产生的心理和精神压力,使他们感到孤独、自卑、无助,精神萎靡不振,情绪消沉低落。

2.人际交往不适

大学生思想活跃,交往的愿望和表现自我的欲望强烈,但部分学生由于缺乏勇气,个性缺陷,能力欠缺,感到交往困难,知心朋友少,孤独无友。还有些同学由于考虑自己较多,尊重理解别人较少,傲气、娇气和霸气等优越心理,与同学矛盾不断,产生交往不适应,随之自信心丧失,自尊心受挫,出现彷徨寂寞等不愉快心理,使正常的交往失衡。

3.情感情绪不适

大学生处于青春期阶段,本体反应积极,对异性交往和爱情甚至性行为充满渴求。但由于生理成熟提前与心理发展相对滞后的矛盾和情感冲突以及社会规范,传统道德约束等因素使其“性”心理又充满了矛盾和对抗,在不能理性和科学地处理“性”的问题和困惑时,就产生了烦恼、失眠、焦虑、压抑、情感情绪不稳定等心理障碍,严重者导致精神失常并走向极端。

4.价值取向不适

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的复杂环境影响下,部分学生尚未形成完整而稳定的人生价值观念,理想目标不明确,表现出矛盾的心理或多变状态,成为理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在主导思想上以自我成才为中心,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导致矛盾取向中消极因素不断上升,消极心理加重,缺乏信仰,盲目追求,自我价值感丧失,表现出一种对理想与现实的盼望失落和冷漠困惑。

二、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调查显示:北京市从23所高校中抽取5220个样本,按照学校层次的类别、男女比例、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调查结果为:大学生中存在中度以上心理卫生问题的学生占16.5%;女生(17.34%)的比例高于男生(16.07%);不同年级的学生中二年级最高(17.56%),依次是三年级(17%)、四年级(16.04%)、一年级(15.75%)。来自非城市的大学生存在中度以上心理卫生问题的比例高于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其中边远农村的学生比例较高(19%)[1]。从调查结果分析看: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心理健康水平明显偏低;情绪困扰比较普遍;因心理障碍休学的比例呈上升趋势,占总休学人数的30%左右。那么,产生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因素是什么,据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了解和观察,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因素:

1.理想与现实的反差

第一,大学生的需要结构与价值观不仅反映了其所处社会地位和学习、生活环境的特点,同时也反映了大学生有极大的可塑性和变化特点,其中最明显的特点是大学生的需要结构和价值观既有其实际的一面,又有其过于理想的一面。中国医科大学的孙宝志等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调查了2000名大学生的需要结构以后发现,排在前面的是对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需要:一是专业学习,二是友谊,三是道德修养,四是锻炼身体;其次是对真理和友情的需要,依次为:追求真理、追求自尊与荣誉、艺术欣赏与娱乐、师生情感以及爱情等;最后是对物质生活水平其他需要的追求。从这一调查结果来看,大学生的需要结构基本反映了大学生生活重视个人修养,追求理想与完美的特点,如果仅仅从大学生需要结构和价值观点来看,大学生这种追求理想、追求真善美的生活方式是非常可取的,但这种过分理想化追求,再加上自身生活经历的缺乏和容易偏激的特点,当现实与理想不符时就会产生很强烈的情绪反应。一方面,大学生面对的是现实生活与理想之间的差异,而他们对现状的困难又往往估计不足,其结果经常是愤世嫉俗而又不知如何处理;另一方面,强烈的参与社会生活的愿望和社会经验的不足往往使他们陷入不知所措的境地,面对这一切,如果超出大学生个体的承受能力,就容易发生心理问题甚至导致他们在行为和表现上带有很大的冲动性和情绪化[2]。

第二,一些大学生对现实生活感到不满,包括社会风气、学校管理,乃至同学、师生的日常交往等等,这种不满又往往与他们追求完善和期望值有关。应该说,大学生这种追求理想和完美的愿望是积极向上的,但他们却忽略了从现实到理想之间存在的差距,而要缩小这一差距,需要时间和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是要付出努力和心血的,如果对这一点没有足够的认识,不仅容易因冲动而把事情变糟,而且容易使他们由此消极悲观,丧失面对现实和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如果对大学生关心、教育,引导不及时,就可能导致不良后果。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不健全

由于我国教育体制上的缺陷和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导致学校在基础教育阶段对心理素质教育的长期缺失。只片面重视学习成绩,严重忽视了对青少年心理素质培养和训练,给高校教育埋下了诸多隐患。因此,在高校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就更为重要。尽管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得到较大的加强,但还是远远不能适应形势发展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还存在一些引人深思的问题:

(1)认识不高,重视不够尽管各高校已经认识到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但还没有把这项工作纳入重要工作日程,对新形势下大学生心理教育的任务、对象、特点和规律等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和研究,有些学校虽有机构和人员编制,但人、财、物等条件比较落后,基础较差,影响正常工作的开展。

(2)心理教育师资与学生比例失调心理教师满足不了学生的需要,有权威资料表明:在国外心理健康教育师资与学生比例一般应为1:1500,而我国高校心理教育师资与实际比例为万分之二。建立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优势互补,相对稳定的高效精干的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势在必行。

(3)缺乏规范管理,体制不顺有相当一部分高校没有将心理素质教育纳入正常轨道,分工不明确,机构不定位,人员不落实,管理体制不顺,隶属关系不清等,导致心理素质教育无人监督、无人管理、工作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成为制约心理素质教育迅速发展的“瓶颈”。

(4)对心理教育模式的认识存在误区有人对大学生存在的心理疾病,过分强调采取医疗模式。这种对心理素质教育认识上的误区,导致一些学校把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障碍或心理问题推给医疗机构。事实上,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所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是教育模式,而不是医疗模式。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高校要培养出合格的大学生,首要目标是优化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只有大学生心理健康,才能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只有心理健康,才能具备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特别是面对国际国内激烈的竞争,社会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帮助大学生增强法制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构建完善的知识结构,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塑造健康的道德人格是我们职责使然。

1.深入贯彻“重在建设,立足教育”的方针

在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坚持“重在建设,立足教育”的方针。“重在建设”就是要根据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理论建设、教材建设、制度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教育教学研究,育人先要育心。

(1)建立大学生心理咨询研究中心探索科学有效的措施,教育、引导和帮助大学生解决成长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多层次、多方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工作机制,创造有利于大学生形成良好个性与心理品质的条件和环境,重点预防和缓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调适能力。

(2)设立个体心理咨询室或辅导站主要是针对那些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通过对学生心理健康的调查或测评,及时发现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并采取措施进行主动干预,减少和杜绝意外事件的发生。

(3)构建学校、院系、学生三级工作体系这种工作体系对于减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和控制心理问题的发展非常重要。如在学校专门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设立学生心理互助社团或热线,支持学生出版心理健康宣传刊物和举办专题讲座。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延伸到学生工作中去。通过学生社团、学生工作干部和心理咨询中心的专业人员构成的三级工作体系,将心理健康教育有机地融入到日常学生思想教育与管理过程中,为落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组织保证。

(4)建立筛查、预警、跟踪、控制一体化的工作机制确保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及时发现,强化主动干预和有效控制,提高心理健康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制定心理健康教育计划或实施纲要提供依据[3]。

(5)成立以主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为组长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一支过硬的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教师队伍,制定制度或规划,从组织制度上和人员上保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落实。概括地说,我们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整体提高大学生们的心理素质,有效预防和缓解大学生心理问题,控制和妥善处理个别大学生严重心理疾病,增强身心健康。

2.强化校园文化建设,净化成长环境

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健康的心理社会环境。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校风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良好的校风,严谨的教风,求实的学风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如:团结友爱,助人为乐的精神;和谐、美好的人际关系;健康、向上、求实的学校形象;都是学生形成群体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土壤和条件,有利于使人与人之间友好相处,相互沟通和情感交流,并形成大学生宽松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愉悦的良好心境。因此,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学校应下功夫花力气,抓好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和学术活动,营造健康文明、活泼向上的校园氛围和环境,有助于学生深化自我认识,充分发展个性,改善适应能力,增强抗挫能力。

3.开设心理教育课,提高自我教育能力

(1)开设心理教育课是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心理教育课旨在普及心理科学知识,帮助学生掌握一般心理保健方法,培养良好心理素质的自觉意识。但目前高校开设心理教育课程情况不尽人意,师资水平参差不齐,所用教材和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和针对性,这种现状如不改变,很难达到心理素质教育的目的。因此,开设心理素质教育课应针对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给予指导、帮助、训练,协助大学生完善个性,增强自信,提高素质。如:鸡西大学针对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开展“大学生科学就业素质训练”,就是一个心理素质训练的好方法,学校通过就业成功素质训练采用自我激励法、学会控制情绪法、西点法则等指导学生树立改变自我、培养自信、竞争发展、不畏挫折、直面人生的理念。学校根据学生的实际有针对性的编写教材,然后,按着教材培训教官,再由教官培训学生,这项训练已经坚持5年,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迄今为止,已有6000余人成功走向社会干事创业,发展自我。心理素质教育课的形式可以根据学生的思想实际进行设置,重点是指导大学生系统学习心理、卫生、健康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了解心理发展规律,掌握心理调节方法,增强自我教育能力。心理素质教育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取决于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高低,因此,心理素质教育就是要注重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心理教育课教会他们调整自己的方法。

(2)开展心理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人格发展水平心理健康教育直接影响大学生人格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心理健康教育是完善人格的一种教育。一方面,学生以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接受的道德规范、行为方式、环境信息、社会期望等来逐渐完善自身的人格结构;另一方面,客观存在的价值观念作为心理生活中对自身一种衡量、评价和调控,也影响着主体人格的发展,并且在一定条件还可以转化为人格特质,从而使人格发展得到升华。如:鸡西大学就业成功素质训练中有这么一段情节:主题是“我要学会控制情绪”。200余名学生在操场集体朗诵:“我宽容怒气冲冲的人,因为他尚未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我坚信明天他也会改变。我不再凭一面之交来判断一个人,也不再因一时的怨恨与人绝交。今天我庆幸领悟了人类情绪变化的奥秘,我从此不再让自己的个性听之任之,我知道,只有积极主动地控制情绪,才能掌控自己的命运”[4]。这段训练细节给我们的启迪是:心理教育不是消极地附属于这种转化,而是转化过程中能动地引导受教育者调整方向、把握自我、对自身的行为进行认识评价,从而达到心理优化、健全人格的目的。

没有心理健康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因为人才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四个方面。而心理素质直接影响大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有些高校将心理教育与德育教育混为一谈,事实上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二者不能等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方向性;道德教育具有规范性;法律教育具有强制性,而心理教育具有人文性,也就是说,心理教育是人性教育。不能用德育教育代替心理健康教育,而应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管理体系或人才培养方案中,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工作体制和工作机制。实践证明,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为重点、立足于心理健康知识教育、个性心理品质教育、心理调适能力和适应社会能力的培养。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使当代大学生具有健康的情感,坚强的意志,刚毅的性格,乐观的心态,豁达的胸襟,能勇敢地承担起未来建设祖国的重任,挑起振兴中华民族的大梁。

参考文献:

[1]樊富民,王建中.北京大学生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调查报告[J].生活周刊,2002(3):18.

[2]徐俊冕,季建林.认知心理治疗[M].贵州:贵州教育出版社,1999:35-43.

[3]陈秋燕.建立学校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反应机制[J].中国高等教育杂志,2005(23):23.

[4]李连营,王军编.大学生科学就业成功素质训练[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成方哲]

猜你喜欢

心理素质大学生教育
本期话题:如何有效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浅谈心理素质课程的重要意义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大学生就业趋势
幼儿心理素质与良好行为习惯、问题行为的关系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地方高校学生干部心理素质提升探析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