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相同的诉求不同的路

2008-09-09

WTO经济导刊 2008年9期
关键词:工业品救济谈判

雷 蒙

中国坚持中道,有理、有利、有节,既坚守了自己的底线,又维护了发展中国家的团结,更赢得了所有成员的尊敬。

中国、印度和巴西是当今世界新兴市场和崛起中大国的三个突出代表,无论在金砖四国或是五国中都包括这三个国家。作为发展中的大国,他们都希望早日实现工业化,尽快使人民过上幸福富裕的生活。他们都努力提高自身国际地位,力争在国际事务中获得更大的发言权。三国中目前只有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印度和巴西则一直在争取成为新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在贸易领域,在WTO,三个国家也有很多相似之处。他们都是关贸总协定的创始参加方,近年来也都把贸易作为实现国家富强的一条重要途径。在多边贸易场合,他们在努力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也都力图充当发展中国家整体利益的代言人。自多哈回合启动以来,三国之间加强协调和沟通,成为代表广大发展中成员制衡发达成员的坚强力量。

7月29日,WTO小型部长级会议以失败收场。导致会议失败的直接原因是美国和印度在发展中国家农业进口救济措施的触发水平上的分歧。印度认为,只要某一农产品进口水平超过前三年进口平均水平的15%就可以采取措施限制进口。而美国则坚持该触发数字不得低于40%。透过美印矛盾的背后,我们可以观察到中、印、巴分别采取的立场和途径的区别。

如果多哈谈判成功结束,巴西将是一个很大的赢家。巴西在农业方面具有巨大的出口利益,在工业品和服务方面有攻有守,但在守的方面需要做的让步有限。中国也希望多哈回合能够圆满谈成。中国在农业、工业品和服务方面都是既有攻又有守,工业品方面出口利益相对大于进口利益,另外两方面相对偏于防守。如果在守的方面拿到足够的灵活性,总体上得大于失。而且,随着中国越来越成为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最大目标,多边开放有利于保持中国的出口优势。多边谈判时间拖得过长也不利于中国通过新成员条款争取特殊待遇。与中国和巴西相比,印度将是收益最小的,因而对多边谈判的积极性也是最低的。三者中,印度目前的保护水平是最高的,中国则是最为开放的。

会议刚开始时成员间分歧众多。拉米适时介入,抛出了所谓的中间方案。焦点逐渐集中到两个问题上,一是上面提到的发展中国家农业救济措施,一个是工业品部门开放。

巴西在会议之初非常高调地批评美国对农业补贴的削减不够。然而在拉米方案出台后,因急于谈成,早早地“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巴西不但没有在工业品部门开放方面进行抵抗,而且作为农业出口大国,还同美国携起手来逼迫发展中农产品进口大国在救济措施方面就范。

中国和印度在这两个问题上的利益和立场则比较接近。中国在接受工业品部门开放方面的困难更现实些,而印度则在农业救济措施方面存在更大困难。中国说服印度一起打掉了发达国家要求市场份额较大的发展中国家参加工业品部门开放的主张。在农业救济措施方面,中国可以接受20%-35%的触发水平,但一方面为了呼应印度和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立场,另一方面又不愿看到整个谈判因在这个问题上僵持而导致失败。为此,中国商务部长陈德铭对美国和印度的部长表示,如果两家之间能够弥合分歧,中国愿意显示灵活性。由于美国和印度都不愿让步,因而谈判出现了上文提到的结果。

巴西因急于求成,不但得罪了中国和印度,而且在很多发展中成员中留下“叛徒”的名声。印度因拒不妥协,也只好同美国一起承担导致谈判破裂的责任。中国坚持中道,有理、有利、有节,既坚守了自己的底线,又维护了发展中国家的团结,更赢得了所有成员的尊敬,包括发达成员中的欧盟、澳大利亚和企图往中国身上泼脏水的美国。

猜你喜欢

工业品救济谈判
俄乌第五轮谈判
工业品市场营销模式创新思考分析
数字孪生与质量评价——基于工业品电商平台的创新与实践
工业品市场营销模式创新研究
国家谈判改变了什么?
不当解雇之复职救济制度的反思与完善
关系救济
论私力救济
28
关于通过停战谈判结束朝鲜战争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