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悲壮的失败

2008-09-09张向晨

WTO经济导刊 2008年9期
关键词:拉米多哈磋商

张向晨

北京奥运会吸引了所有中国人的眼球,以至于7月下旬在日内瓦召开的WTO主要成员部长会议熙熙攘攘的场外,鲜有中国记者的身影。然而,这次会议绝对是非常重要的,它关乎延宕了7年的多哈回合能否有个了结,更长远地说,经济全球化的走向将不可避免地因这次会议而改变。

然而,9天9夜的连续谈判后,疲惫不堪的总干事拉米宣布会议失败。他的眼里噙着泪花。参加7国小范围磋商(G7)的部长比其他成员更早一点知道了这个消息。他们有的愤怒异常,有的故作镇静。中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发言时语调像以往一样温和、平静,但他的用语却出人意料——“这是一次悲壮的失败⋯⋯”

不能责怪现场的翻译,“悲壮”一词在国际贸易谈判极少被使用,毕竟,这个词更多是用在与战争相关的事件上。“悲壮的失败”被译作了“tragic & failure”,这里只有悲,而没有了壮,没有了壮怀激烈的豪情,没有了壮志未酬的愤懑,没有了壮心不已的气概。8月10日奥运会中美男篮比赛可以勉强称得上是一次悲壮的失败,因为中国队明知与对手实力悬殊,仍尽力一搏,不为胜利本身,而为不畏强敌的体育精神。

悲壮意味着为有价值的事情甘冒风险,意味着勇于挑战看似不可能的目标,也意味着经过艰苦努力,成功似乎触手可及,但转瞬即逝。

多哈回合经历了7年曲折后,赶上世界经济低迷,保护主义抬头,美国大选在即,布什政府已成跛鸭,其谈判代表强硬的表态后面难以掩盖内在的虚弱。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如此状态,有人说谈判因此失去动力,势不能破鲁缟。在此情况下,拉米决定与其无声无息地失败,还不如放手一搏。他的决定得到了大多数国家的响应。

首次参加7国小范围磋商的中国代表团充分展现了务实和负责任的精神,协助拉米努力协调各方立场,几次使谈判峰回路转,赢得了各方的赞誉。尽管谈判没有成功,拉米尽力了,中国尽力了,很多国家的部长尽力了。如拉米所说,在80-90%的问题上各方都形成了共识。在各方的压力下,美国削减农业补贴的出价,由会议开始前的190亿美元,减到了150亿,最后又减到了140亿。说出的话泼出的水,今后要想收回恐怕不那么容易了。

这次悲壮的失败留给人们很多的启发,对于WTO本身和所有参加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国家来说都是宝贵的财富。随着经济实力的此消彼长,利益的重新分配不可避免,国际贸易政策协调的难度加大,需要有恰当的组织机制反映这种变化,同时必须兼顾绝大多数国家的利益。

“悲壮”究竟应当翻译成什么呢?“solemn & stirring ”?还是“tragic & heroic”?或许根本用不着费脑筋了,类似的悲壮的失败恐怕不会重复,至少短时间内不会。

猜你喜欢

拉米多哈磋商
老狗拉米的弥留之际
提议与美磋商后,朝鲜射了导弹
中美贸易磋商再起波澜
鹰击长空
中美今日重开贸易磋商
WTO框架下《信息技术协议》的结构规范与扩围调整——兼对多哈回合谈判受挫的反思
快乐的一天
拉米的故事
怀念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