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预习

2008-08-23

21世纪中学生作文·综合版 2008年1期
关键词:生字效果素养

郑 亮

当前的语文教育理论研究,对教师的语言、语态、教法等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的探讨;教师在具体教学活动中,也十分重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采用了种种启发诱导的方式教学。而双方都容易忽视一个很重要的教学环节——学生的课前预习。

所谓“预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的有明确目标的独立的阅读实践活动。它是实践教学法的一种具体体现形式。传统教育认为:预习就在于熟悉教材内容,认读几个生字新词,进而程式化的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等等。当前一些“王”、“霸”之类的资料更是将学生本应通过教师的点拨或自己独立思考获得的知识列举得一览无余。殊不知,预习的过程是学生对新知识进行独立思考活动的过程。这个过程所包含的意义远胜于学生了解知识本身。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教是为了不教。即通过教师的教学后,学生具有自己学习的能力。学生未来的社会实践活动,是需要他们独立地阅读书籍,搜集处理信息。因此,培养学生独立阅读书籍的能力和习惯是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任务。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也突出了变教学生语文知识为全面提高其语文素养的导向性。这一导向性的根本转变,强调了学生语文能力的训练和提高。而学生的课前预习活动则是训练能力,提高其语文素养的重要环节。其重要意义在于:

一、预习过程既是认知过程,也是肯定学习方法(经验)的过程

预习的直接参与者面对的是陌生的知识内容和体系。他们在其学习方法(经验)的指导下,进行认知活动,获得新知。“新知”既包含老师指定的任务,也包含任务之外其它的相关知识。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如果我们只注重结果而不分析来源就容易让学生产生“错误经验”,从而在以后的学习中受挫。同时,个别学生也会因为某一环节没有跟上而导致认为“整个思路(方法)错误”,把自己可能完全正确的思路(方法)给否定了,这对他们以后的学习极为不利。因此,老师在指正问题结论时要帮助学生分析思考问题的方法、途径,使其形成正确经验,在以后的学习活动中获益。

二、预习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老师下一环节的教学效果

预习是直接为教师进行下一阶段的教学服务的。预习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下一环节的教学效果。预习好比打屋基,上课就像做房子;屋基没有下好,房子恐怕也很难高质量地建造起来。当然,预习效果的好坏有多方面的原因:

1.教师的调子定得过高。这样,容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他们往往都半途而废,直接影响下一阶段的学习。例如:某老师在教读冰心先生的文章《谈生命》一文时,出具的预习思考题如下:

(1)给课前“预习提示”中的生字注音、生词释义。

(2)最后一段(层)在全文结构和表达主题方面起什么作用?

众所周知,冰心先生的文章内涵极其深刻。而《谈生命》这篇散文更有其复杂的社会背景。仅在学生初步了解课文的基础上就要求其分析文章结构及主题,恐怕是很难取得实质性进展的。

2.教师对预习的重要性没有明确的认识,调子定得过低。这样,学生解决问题如探囊取物,容易使他们麻痹大意,对课文的学习产生轻视心理。这不仅不利于老师下一环节的课堂教学,而且会让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遇到疑难时,束手无策。还是《谈生命》的预习题,一些老师只要求学生了解生字、新词,浏览作品。这样的预习并没有让学生真正进入作品,动脑思考,其效果也是不会理想的。

3.更有甚者为假效果。即学生不通过动脑思考,而直接从某资料上获得答案。这样,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表面上效果良好,实则什么也没学到。预习效果不好,往往既费力,又费时。而老师指导预习和课堂教学课文的时间都非常有限,这样往往容易打破既定的教学计划,使老师的教学陷入被动尴尬的局面。反之,科学的组织起有效的预习,让学生带着问题上课,也便于老师精讲要点、难点,提高教学效率。同样是《谈生命》的教学预习,笔者曾出具了一些难易适中的思考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预习题如下:

(1)查字典熟悉生字、新词。

(2)阅读课文,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①一棵小树经历了哪几种生命状态?暗示了怎样的人生历程?

②在这些生命的状态中,小树表现了怎样的心理和情绪?

③从选文中你领悟到生命的本质是什么?生命的规律又是怎样的?

④生命还像什么?结合你的经历和感悟谈谈看法。

三、预习是训练和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好方法

面对陌生的课文和问题,学生独立地(也可小组讨论)不断思维,极有利于开发其智力。同时,学生在进行思维活动的过程中,会不断地获得感性的或理性的认识,为积累知识,增长见识,提高其语文素养大开方便之门。

一篇课文,老师只上一两个课时就要结束,如果不能切实地组织起有效的预习,恐怕是很难高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的。我们只有设立难易适度的预习目标,同时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科学地组织学生全身心投入,才能“教得轻松,学得愉快”,从而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教学任务。

(作者单位:山东邹城市石墙中学)

猜你喜欢

生字效果素养
关于“口”字的教学分析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斯诗私塾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灵动耳环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生字变身
伪装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