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首意气风发的生命交响曲

2008-05-30苏晓丽

中学语文园地(高中) 2008年5期
关键词:兰溪旷达浣溪沙

苏晓丽

苏轼的《浣溪沙》这首词从山川景物着笔,意旨却是探索人生的哲理,表达作者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整首词如同一首意气风发的生命交响曲,一篇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宣言书,流露出对青春活力的召唤,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上片写暮春游清泉寺所见之幽雅景致。山下溪水潺潺,溪边的兰草才抽出嫩芽,蔓延浸泡在溪水中。松柏夹道的沙石小路,经过春雨的冲刷,洁净无泥。时值日暮,松林间的杜鹃在潇潇细雨中啼叫着。这是一幅多么幽美宁静的山林景致图啊!开首七字既点出游清泉寺的时令,也点明兰溪之名的由来。“浸”字与“皋兰被径兮,斯路渐”(《楚辞·招魂》)中的“渐”字一样,均有“蔓延”之意。兰草此际始出“芽”,其芽尚“短”,但生机勃勃,长势很快,已由岸边蔓延至溪水中。杜鹃啼声凄婉,本是极易引发羁旅之愁的,但作者此际漫步溪边,触目皆是生意,浑然忘却尘世的喧嚣和官场的污秽,心情是愉悦的。兼之疾病始愈,有医者相伴游赏,故杜鹃的啼叫亦未能搅乱作者此时之清兴。眼前的景物唤起的是对大自然的喜爱及对人生的回味,这就引出了下片的对人生的哲思。

后人对苏东坡的评价是豪迈,因为他极少因外物的悲而悲。在我看来,倒不如说他是通透旷达,正是因为置身事物之外去体味事物本身,所以得到的快乐与感言多于或异于常人。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到词的“有我”与“无我”之境,“有我之境”是将自己的情感带入事物中,便是“泪眼看花花不语”。而此词中苏东坡却跨越了触景伤情或因情伤景,到达王国维所言的无我境界,使这首词的大背景的凄凉便成了新凉,杜宇的叫声也清亮了起来。

下片就眼前“溪水西流”之景生发感慨和议论。“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汉乐府《长歌行》)“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时”。江水的东流不返,正如人的青春年华只有一次一样,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这曾使古今无数人为之悲叹。而作者此际面对着眼前西流的兰溪水,却产生奇妙的遐想:既然溪水可以西流,人为什么不可以重新拥有青春年华呢?人生之“再少”,非如道教徒所企求的“返老还童”,乃是说应保持一种年轻的乐观的心态。因为人并不能改变这个世界;人所能改变的,仅仅是对这个世界的态度和看法。

白居易《醉歌》诗有“谁道使君不解歌,听唱黄鸡与白日。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前没。腰间红绶系未稳,镜里朱颜看已失”诸句,乃嗟老叹衰之词。作者尾句反用其意,认为即使到了暮年,也不应有那种“黄鸡催晓”、朱颜已失的衰颓心态。谁说人生不可能再年轻?门前的流水尚可以一辈子朝西,人又怎么可以唱那些黄鸡催晓的悲伤歌曲?这是苏东坡的人生哲学。老又如何?依然可以左牵黄、右擎苍,努力进取。谁说人不似花,再无少年时?只要心不老,青春就永远不会老去;老去的,只是岁月本身。体现了作者在贬谪期间旷达乐观的精神状态。

全词的特点是即景抒情,写景纯用白描,细致淡雅;抒情昂扬振拔,富有哲理。此前,作者于熙宁六年(1073)曾有诗云:“江边身世两悠悠,久与沧波共白头。造物亦知人易老,故教江水向西流。”(《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其三》)乃是在钱塘潮来江水回流时所生发的感慨,与此词旨趣有相近之处。但当时作者是自请外任,以太常博士直史馆的头衔到美丽富庶的杭州作通判,是京官下派作地方官,仕途失意之感并不浓。而作者写《浣溪沙》时,则是以待罪之官的身份被安置在偏僻的黄州,孤寂苦楚的心情不是轻易可以摆脱的。因此,此词下片所表现出来的对青春活力的呼唤,对老而无为的观点的否弃,便显得尤为可贵。可以说,这种在“命压人头不奈何”的逆境中的乐观奋发的精神,是苏轼之所以受到后世尊崇的重要原因之一。

苏东坡词擅于直抒胸臆,不假比兴,所以读之觉浅显直白。他的词大多源于他的生活经验与人生感悟,看似不经意地脱口而出,实则是超脱达观的人生哲学的生动概括。

(作者单位:河南洛阳市春都路中学)

附原诗:

浣溪沙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猜你喜欢

兰溪旷达浣溪沙
畅游“水乡古镇”
旷达者
二十年治水迎蜕变莆田木兰溪的“前世今生”
旷达者
旷达者
浣溪沙 谁念西风独自凉
浣溪沙·夏日
浣溪沙
浣溪沙·小院春深
山中岁月已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