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什么时候食品才有安全感

2008-05-16

IT时代周刊 2008年20期
关键词:鳝鱼三鹿总编辑

曹 健

这些天来,我的手机不断收到类似的短信:早上起来用含致癌物质的牙膏刷完牙,再喝一杯含碘过多、被三聚氰胺污染、早已过期的牛奶;午餐就吃放了苏丹红的鸡蛋,再吃含避孕药饲料养大的鳝鱼和喷洒DDT的白菜;晚饭就吃病死猪做的菜。多么美好的一天!

很久以来,无论去餐馆还是去市场买菜,我都很担心,吃的东西会不会有害?因为,我们被有害食品牢牢包围着,防不胜防:有的工厂为了追求效益,往田里排放毒性很强的废水;有的不法商贩为了私利往猪肉里注水;有的人更是利欲熏心,用工业酒精勾兑白酒,把消费者的眼睛喝瞎;有的用激素去养殖鳝鱼、养殖多宝鱼、螃蟹……

面对三鹿牌婴幼儿奶粉造成全国数万名儿童肾结石的新闻,我真是欲哭无泪。难怪,我们周围不断传来朋友得稀奇古怪的病的消息:有的人得了白血病,有的人肾衰竭,还有的更怪,查不出问题在哪。我过去从没有听说过“透析”两个字,但现在我对这两个字以及背后意味着什么非常清楚了。

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被披露的那几天我在欧洲,无论白天阅读的报纸还是晚上看到的电视,几乎全世界的媒体都在报道这个挑战人类道德底线的新闻。作为中国人,我感到非常难受。刚刚用几千亿元铸造的奥运形象,顷刻间荡然无存。

很多外国朋友用开玩笑的口气对我说,在我们国家你就放心吃吧,我们的食品绝对安全。

无论是出现毒大米,还是出现毒牛奶,我们的政府每次都很重视:该抓的抓,该撤的撤。但,为什么还不能给我们一个安全的食品环境?

有识之士告诉我,这是机制问题。我们不缺法律条例,但没有很好地去执行,没有持续有效地执行。战争时期,我们的党就是靠“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几句话赢得了一切。而今天,我们的法律条例很多,但怎么就管不好食品安全?我们不能总是等到事件发生了,再去抓人,再去撤干部?那样我们的损失也太大了,无论国家,还是企业,抑或消费者都是输家。试想,我们培养一个省长,国家需要花多少钱?培养一个部长需要花多少时间?再看看几十年铸就的三鹿奶粉品牌几乎在一夜之间倒塌;还有,那些牙牙学语的祖国花朵,还不懂事,他们的肾就被人为损害了,长大了怎么参与全球竞争?

我很久就不喝牛奶了。很多朋友问我,你是不是早就知道牛奶里添加了三聚氰胺?我说,不是,但我早就知道市场上的鲜奶大部分是劣质奶粉稀释的。几年前我出国访问,一家经济报刊的总编辑和我闲聊时说,她有一次去内蒙古参观两大牛奶巨头。当她在现场看到出厂的所谓鲜奶是用不知名小企业的奶粉稀释时,她有些不解,就问陪同的人,得到的回答几乎是一致的:这是行规。这位总编辑对我的惊讶表示理解,她说,你想想看,就是把内蒙古当天生产的全部鲜奶供应给上海、北京两个城市也不够啊,而现在它们的鲜奶都卖到县城里了。

难道没有标准吗?难道政府职能部门就不知道吗?我依然追问,因为我感到这个事情太重要了。

然而她对我说,职能部门的人谁不和企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啊?就说我们报纸吧,它们是我们的大客户,得罪不起啊!

从此,我对鲜奶从心底里感到厌恶!有时候逛超市的时候,我甚至对盐、对食用油也会产生恐惧。我担心,这些食品在生产过程中,会不会也造假呢?只是我们现在还没有发现而已!

猜你喜欢

鳝鱼三鹿总编辑
听爸爸讲述钓鳝鱼的故事
县级融媒体中心总编辑如何做好新闻统筹工作
凤凰卫视资讯台原总编辑阮次山去世
论总编辑在融媒体指挥调度中心的作用
野生鳝鱼观察日记
月亮和三千元人民币
“三鹿”重出江湖
鳝鱼
“三鹿”商标的考验
三鹿悲凉谢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