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先有“小”员工 后有“大”企业

2008-05-16

IT时代周刊 2008年20期
关键词:主人翁食堂

黄 鸣

我们常说员工要有主人翁精神,我想前提是企业要拿员工当主人,没有当主人的感觉哪来的主人翁精神?这次公司乔迁新办公地址,大家都没有讲“乔迁”这样文绉绉的词汇,从每个人嘴里说出来的话,都是“搬家搬家”,“家”虽仅一字,但多么难求!

这次出差,在路上我一直考虑:搬新家了,换新颜了,如何让员工心中更好地有“家”的感觉?让他们体会到“家”的温暖?让员工和企业共同营造建设咱们的“家”?

大公司的大休息厅

在国外我参观过很多大公司的总部,他们的办公大楼里大多有一个大的休息室(或休闲厅),上班时设有类似会议的茶歇时间,一般为十分钟。茶歇时间大家聚在一起,喝喝茶或者咖啡,走动走动交流交流,一方面松懈一下紧张工作后的劳累大脑,另一方面也增进部门间信息的沟通。

我们新搬大楼后各处都非常宽敞明亮,完全可以借鉴国外大公司的方式搞大休息厅,每个楼层靠楼梯处把它空出来用玻璃隔开,一方面有接待功能;另一方面给我们自己的员工一个休闲地。这样不仅仅对工作有好处,甚至不同部门或员工间有不同意见时,换一种环境,看着窗外心旷神怡的景色,就能在比较轻松的气氛中达成共识。

我们平常只看到其他公司多么人性化,多么和谐,文明程度多么高,我们现在要为自己的员工设置这样的硬件环境,尽我们最大能力为他们创造充分发挥人文和人性的软性氛围,让我们的员工在各个岗位上都有一种体现价值的自豪感,即使现在我们还做不到的,当头头的也要在原有的基础上想着改善不断提升。就像夏天很热的真空管厂,我们要扩建自动化生产线,把一线员工从酷热中解脱出来,让我们的一线员工轻松当现代化生产车间的现代工人。

食堂要改善,别学老板当“面糊”

其实我们皇明人很辛苦很感恩也很宽容,过去创业多苦多难,一无所有,没有什么条件,当时大家没有什么抱怨,大家知道公司难公司穷,都跟着老板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现在我们的条件有所改善,一定要为员工尽最大能力创造好的条件,公司要做大事业,靠几个人不够,靠一小批人也不够,要靠一大批人,要靠全体员工。

所以我一直在说食堂问题,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后勤保障一定要到位。不能让我们的员工像我一样,随便弄一口拉倒。

我这些年,“钢筋铁骨”过来的,从大学开始吃饭就没规律,读书读得常常过了饭点,看到伙房关门了,没办法就天天吃炒面,凑合了一顿又一顿,最后同学给我起一个外号叫我“面糊”。有时同学看我没买饭,就帮我买两个馒头弄点咸菜。创业的时候也是饱一顿饥一顿,半夜肚子饿极了到员工宿舍找馒头吃是常事。现在也是,中午1点40、50分吃饭是一种常态,虽然一点胃病都没有,但大家不能学我,要按点吃饭。食堂要想办法解决因为搬家吃饭集中的就餐问题。

主管要广开言路

我们公司要发展,文明程度也要提高。尽管我们不断自省自查,但肯定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所以我们要给员工开辟通道,在文化中规定要有“沟通日”,要设立沟通的平台,要有“诉苦日”,让大家把工作生活中的苦处吐出来,轻轻松松上岗。

公司越来越大,我们管理层与大多数员工的距离在相对拉远(最初员工都认识,现在不认识的人越来越多)。别认为高高在上有多么享受多么荣光,因为各个方面的事务繁杂,紧张压力都压在中高层身上,这时候上下如果不畅通,即使是局部的,也会造成集团的思想不能完全传达,执行力层层衰减,所以我要求管理人员要广开言路。有些未必是工作方面的,也可是员工生活方面的,要多听听大家的心声和意见。

我们绝大多数的员工,关心公司的发展不亚于关心自己的事情,因为公司的发展关系着员工的职位提升。有些甚至是无私地关心:我希望我的公司好,希望她更完善更先进,我不愿意别人说她不好,如果她哪里不好而让他人说三道四,就气愤于他人的指指点点,就对自己的公司恨铁不成钢,盼望公司更加规范化、正规化。过去我们有意无意地伤害了这种感情,现在我们要有意地给大家创造融入公司做主人翁的条件,给大家更多的空间发挥他们的潜力和智力。

这是我出差路上思考的问题,为什么想到这些?一方面思考公司的发展,一方面思考领导们要为员工做什么。

十多年带领大家走到今天,公司上了一个台阶,公司引进外资马上要上市,要大发展、大扩展,要国际化了,我们要给公司带来什么?怎么和员工共同成长?这是我们的大责任。

博主简介:皇明集团董事长

猜你喜欢

主人翁食堂
食堂阿姨@你:记得好好吃饭
肉,回锅里了
意识
已来的主人翁
谁更恐怖等
已来的主人翁
主人翁的教育
高校食堂的奇葩菜
食堂定律
请拿好您的“面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