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足球教学中的损伤与防治
2008-04-29李秀芬王彦温王玮
李秀芬 王彦温 王 玮
1、足球教学中损伤发生规律及类型
1.1 足球教学中损伤发生的规律
足球运动损伤发生的阶段都有一定的规律性。开始教学阶段,学生对足球运动规律和技术动作的掌握还处于生疏阶段,不合理的动作造成的损伤较多;教学比赛阶段,学生的技战术还不是那么精炼,损伤的数量和严重性将会增多;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不断吸收和吸取比赛经验,对足球规律有了一定了解,技战术和专项素质均有所提高,损伤情况也有所下降。
1.2 足球教学中易造成的损伤类型及处理
擦伤:在相互接触之间或在摔倒时导致的皮肤表皮损伤。轻度损伤,涂些红药水即可,若擦伤创面较大或有渗血时,用生理盐水清抹后再涂上红药水或紫药水。
肌肉拉伤:在足球教学中由于准备活动不充分或运动过度而造成肌纤维撕裂。较为严重的肌肉拉伤应立即停止运动,在痛点敷上冰块或冷毛巾,一般30分钟左右,使局部毛细血管收缩,减少局部充血、水肿,切忌搓揉及热敷。
扭伤:在急转,突破时扭扯,由于关节部位突然过猛扭转,拧扭了附在关节外面的韧带及肌腱所致。多发生在踝关节,膝关节,腰部。
脱臼:由于对抗过于激烈发生的关节脱位。一旦发生肩部脱臼,病人保持安静,一手握住患者颈肩部,一手握住患者的肱骨,两手相向用力,使肩关节放松,两手相对用力可使肩关节复位。若脱臼部位在髋部,让患者躺在担架上送往医院。
骨折:由于对抗时的撞击、压迫、踩踏使得骨质折断。一般有两种骨折。一是闭合性骨折,指的是皮肤不破,没有伤口,断骨不与外界相通;二是开放性骨折,指骨头的尖端穿过皮肤,有伤口与外界相通。对开放性骨折,不可用手回纳以免引起骨髓炎,应用消毒纱布对伤口做初步包扎和止血后,再用平木板固定送往医院处理。
颅脑损伤:争夺空中来球,头球时,被对方用头或脚部击伤头部。常见的有颅底骨折,脑挫伤,脑震荡,颅内出血等。头部受伤时应观察其是否昏迷,以判断受伤的轻重,要慎重处理并送往医院观察治疗,定期到指定医院进行复查。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由于踢球不合理,不协调,在踢球时踢空,对脚,或跑动中被绊倒等膝关节扭伤时,导致半月板卡在股骨和胫骨之间,引起撕裂。对于范围小,部位在血管区的撕裂,可以用石膏固定。或采用半月板缝合或半月板切除手术。除上述情况外,足球运动员又因劳损发生慢性创伤,如踝关节创伤,骨关节病、趾骨炎及髌骨软骨病。此类损伤需要运动员注意休息,长期接受系统的康复治疗,如热敷、按摩、理疗、中药熏洗、药物、恢复性锻炼等。
2、损伤原因分析及防治
2.1 准备活动不充分
对于足球教学来说,首先就是准备活动不充分,身体各关节肌肉,韧带还处于抑制状态,就容易引起腰、膝、踝关节韧带扭伤及肌肉拉伤,严重可发生骨折。准备活动可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克服机体技能活动的生理惰性,能增加肌肉中毛细血管开放的数量,提高肌肉的力量,弹性和灵敏性,同时可以提高关节韧带的机能,增强韧带的弹性,使关节腔内的润滑液增多,防止肌肉和韧带的损伤。
2.2 技术动作不熟练缺乏合理性
特别是教学初期的时候以及初学者,学生由于技能技术不熟练,违反了人体结构的特点和各器官系统功能活动的正常规律以及人体运动力学原理,超越了机体功能的活动范围,必将引起机体组织损伤。
2.3 运动激烈、动作大、身体素质弱、身体对抗性差等原因
足球运动激烈、动作大,因此要求人们的身体素质要好。否则身体重心容易失去控制,导致受伤。增强体质、锻炼身心,这是足球比赛取得胜利的必要条件。在提高身体素质,增强对抗性力量的同时,还要学会自我保护,学习足球规则,避免不必要的损伤。
3、改进预防措施及建议
在足球教学与训练中,为了减少或避免损伤,掌握专门技能、技术,提高综合素质,也应掌握健康保健知识,了解损伤的原因、预防措施及方法,使学生在获得足球知识的基础上完善自我,健康成长,从而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3.1 在教学之前对学生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对损伤认识。加强纪律性和安全性教育,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优秀品质和发扬优良的体育道德作风。
3.2 根据足球运动损伤的规律,合理安排教学训练和比赛,合理地安排教学,适度增加技战术难度,逐步增加负荷量,使学生能逐渐掌握足球规律和规则。
3.3 10%增加的原则,一周内不要增加频率、强度、持续时间超过10%,循序渐进。
3.4 应学会摔倒时的各种自我保护方法,如落地时用适当的滚翻动作以缓冲外力等,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各关节周围肌肉、韧带的弹性、韧劲。加强技术动作规范化训练。体质的强弱是可以改变的,通过各种体育活动、游戏比赛等多种形式的练习,可促使身体全面发展,使身体更加强壮,发生运动损伤的可能性也随之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