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间歇训练理论在摔跤训练中的运用

2008-04-29代瑞锋

少年体育训练 2008年2期
关键词:间歇耐力心率

代瑞锋

“间歇训练法”是一种对练习动作结构和运动负荷强度、间歇时间具有严格的要求,以使肌体处于不完全恢复状态下,反复进行训练的练习方法。由于间歇训练法3种类型(极强性、强化性、发展性)的负荷时间、供能形式、负荷特点与摔跤训练中相同因素的特点相吻合,因此,将不同类型的间歇训练法引入摔跤训练实践并进行合理有效的设计与运用,对于提高摔跤训练的科学性、实效性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运用间歇训练理论看摔跤训练方法的活动内容

1.1 极强性间歇训练法在摔跤训练中的运用方案

1.1.1 身体训练

在摔跤身体训练中采用极强性间歇训练法是为了更大限度地提高摔跤运动员ATP-CP与LA系统的混合供能能力,提高运动员完成动作的速度和力量。其应用特点是:一次练习的负荷时间约在20-40s之间,速度负荷强度较大,力量负荷强度较小,心率指标控制在每分钟190次左右即可,间歇时间以心率降至120次为开始下一次练习的确定依据。还应注意身体训练与专项密切配合,做到身体训练技术化,使其成为技术训练的主要辅助手段。

1.1.2 技术训练

在摔跤技术训练中采用极强性间歇训练法,是将单个技术动作或组合技术运用的熟练性与运动素质中的速度、爆发力以及能量代谢系统中的ATP-CP系统、乳酸能系统供能能力的训练融为一体,并使之共同提高。其应用特点是:技术动作负荷强度高,负荷性质多属力量、速度两类,持续负荷时间较短,练习内容多为单个技术动作或组合技术,间歇时间极不充分,能量代谢系统主要启用ATP-CP系统以及乳酸能系统。摔跤含有各种高强度技术动作的组合练习即可采用该方法。采用该法时,应注意选择负荷强度较高的技术动作作为练习手段,一组连续练习的负荷时间、负荷心率间歇时间应按照身体训练中要求执行。

1.2 强化性间歇训练法在摔跤训练中的运用方案

1.2.1 身体训练

强化性间歇训练法在摔跤身体训练中是为了更大限度地提高摔跤运动员的乳酸能系统混合供能能力,以及在此供能状态下运动员有关肌群的速度耐力和力量耐力。其应用特点是:一次练习的负荷时间(6min-9min)略长于正常比赛时间,速度负荷强度通过略低于比赛强度5%-10%左右,力量负荷强度较小,约为最大力量的10%-20%左右,心率负荷控制在每分钟180或170次左右,间歇时间以心率降至每分钟130次为开始下一次练习的确定依据。

1.2.2 技术训练

强化性间歇训练法在摔跤技术训练中是将组合技术的运用与身体素质中的力量耐力、速度耐力等以乳酸能系统为主的供能能力的训练融为一体,使之共同、协调、高度地发展。

其应用特点是:技术动作种类运用较多,技术动作的负荷强度较高,负荷性质多为力量耐力、负荷时间较长,动作练习多为组合技术,间歇时间不充分,能量代谢系统主要启用乳酸系统或以其为主的混合代谢系统,一般认为,当练习动作强度较大,负荷心率为每分钟180次左右,负荷时间40-90s左右的情况下,有利于提高负荷强度较高的运动技术,有利于提高乳酸代谢系统的供能能力以及此供能状态下的力量耐力素质;当练习动作强度适中,负荷心率为每分钟170次左右,负荷时间90-180S左右的情况下,有利于提高负荷强度适中的运动技术,有利于提高无氧与有氧混合代谢系统的供能能力以及供能状态下的力量耐力素质。

1.3 发展性间歇训练在摔跤训练中的运用方案

1.3.1身体训练

发展性间歇训练法是为了发展有氧代谢系统供能能力及有氧工作强度,增强运动员心血管功能以及无氧工作能力。其应用特点是:一次练习的负荷时间较长,至少在6min以上,负荷强度控制在平均心率为每分钟160次左右,间歇时间心率降至每分钟120次为开始下一次练习的依据。

1.3.2 技术训练

在摔跤技术训练中运用发展性间歇训练法就是将种类全面的技术动作与身体素质中的专项耐力以及有氧代谢为主供能能力的训练融为一体,以便使运动员的素质、技能、技术高度协调地发展,进而适应实际比赛的需要。其应用特点是:技术动作种类全面,负荷强度变化较大,节奏较为明显,负荷性质多为专项耐力,负荷时间相对较长,动作练习多为技术组合技术,能量代谢系统启用较广。一般认为,一组练习的负荷时间不得低于6min,负荷强度约为每分钟心率165次左右,间歇时间以心率降至每分钟120次为开始下组练习的确定依据。

2.运用间歇训练理论设定摔跤训练方法原则

2.1 训练内容的个体化原则

在训练实践中,运动员个体之间在身体机能、素质水平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同样是发展耐力或者速度,不同运动员所出现的具体问题就可能不一样,尤其是在运用间歇训练法的过程中,对间歇的时间具有严格的控制,而间歇时间则取决于个体的心率。因此,运用间歇训练法时,训练内容要有个体化的要求。

2.2 控制间歇时间与方式的有效性原则

间歇时间直接影响着负荷强度、负荷量以及练习组数的安排,同时也影响练习的效果。间歇的方式多种多样,但必须是采用积极性的休息方式,如走、慢跑等。

2.3 安排运动负荷的合理化原则

一般来说,间歇训练法的练习强度应以提高密度强度和平均强度为前提,不易过大或过小;练习持续时间取决于练习强度,不宜过长。

2.4 调整训练方案的及时性原则

每种间歇训练方案实施之后,运动员在不断地调整,直至最后适应,再通过变换各因素参数,制定新的间歇方案。

2.5 加强医务监督的必要性原则

间歇训练法对运动员的机体刺激较大,因而有利于增强运动员的机能储备。但此方法对运动员机体承受负荷强度的能力要求较高,对有一定训练基础的运动员方可适用,但对儿童少年运动员不宜过多使用。

3、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本文强调运动员怎样在训练中运用间歇训练,由于个人情况不同,所以间歇训练,也不是一时一刻见效的,要不断在训练中运用,真正做到有针对性,要根据队员的能力不同来制定,也要针对比赛,这样才能取得一定的效果,建议对儿童少年运动员不宜过多使用,要制定符合的运动员的实际情况来合理安排。

猜你喜欢

间歇耐力心率
倍耐力P Zero Elect原配超高性能极氪001FR
间歇供暖在散热器供暖房间的应用
心率多少才健康
离心率
离心率相关问题
多面好手 倍耐力全新Cinturato P6
探索圆锥曲线离心率的求解
管群间歇散热的土壤温度响应与恢复特性
间歇精馏分离喹啉和异喹啉的模拟
间歇导尿配合温和灸治疗脊髓损伤后尿潴留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