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转型行为模式的理论探究
2008-03-22曹希绅熊燕
曹希绅 熊 燕
【摘要】文章在介绍职业转型相关概念及类型的基础上,剖析了职业转型的原因,分析了面临职业转型人们的态度和行为模式,研究提出了职业转型的三种决策模式,并基于决策的有限理性模式为准备职业转型者提出了七点建议。
【关键词】职业转型;行为模式;决策模式;有限理性模式
【中图分类号】 G8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8)02-0028-02
当今社会,无论企业,政府机构,还是事业单位,均面临日益加剧的环境压力。为应对环境,一个组织会在发展战略、组织结构、管理模式等方面不断作出调整,相应地,作为职场中人也经常会面临职业转型。职业转型作为个人职业生涯中的重要事件,会产生哪些心理应急现象?个人对职业转型又该如何应对呢?本文尝试作一些分析。
一、职业转型的类型及原因分析
(一)职业转型的类型
所谓职业转型,是指一个人在职业性质和类型方面发生的显著变化。每一种职业,都需要相应的职业理念、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规范。职业转型意味着一个人从目前的职业转向另一种不同的职业,从而需要形成一套新的职业理念、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规范。
职业转型有多种类型,常见的主要有以下类型:
1.由技术职业转向管理职业。如由专职技术人员转为专职管理人员即属于这种情况。
2.由管理职业转向技术职业。如由企业管理者转向专职技术人员即属于这种情况。
3.由A领域专业技术职务转向B领域专业技术职务。如由学校教师转向企业工程师即属于这种情况。
4.由A领域管理者转向B领域管理者。如由国家行政机关管理者转向企业管理者即属于这种情况。
(二)职业转型的原因
职业转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主要有:
1.环境方面原因。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社会各领域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市场需求的变化都会导致人们的职业转型。
2.组织方面原因。企业业务领域、产品结构、经营方式出现变化,企业规模和组织结构出现变化,企业领导人以及制度、政策出现变化,都可能使一些人职业转型。
3.个体方面原因。人的潜能的无限性,使个体职业转型成为可能。如果人们希望或更适合从事新的职业,或者要求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往往就会主动寻求职业转型;如果个人感觉在能力和素质方面无法适应现有职位,往往也会寻求职业转型。
二、职业转型中人的观念和行为模式
(一)观念差异
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于职业转型的观念是存在差异的,一般表现为三种观念:
1.“顺应观”。持此种观念的人认为,环境力量相对个人力量是巨大的,人应该顺应环境而变化。
2.“作为观”。持此种观念的人认为,人在环境面前并非无能为力,人可以认识环境、预测环境、利用环境、改变环境;人们可以主宰自己的命运并有所作为。
3.“听命观”。持此种观念的人认为,人在环境面前完全无能为力,只能听命于上天。
(二)行为模式差异
基于以上三种观念差异,人们常会表现出四种行为模式(如图1):
图1:职业转型的四种行为模式
1.适应型。适应意味着在了解环境要求的基础上,主动调适自己,以使自身与环境保持和谐一致。环境按着其客观的法则运行,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如果环境和组织客观上要求个人职业转型,个人应该顺应。
2.征服型。征服意味着可以随心所欲地去改变、控制环境,人的意志和智慧决定一切。一些具有成功经历而缺少挫折经历的人,往往相当自信,认为自己无所不能。
3.变通型。变通意味着人们在环境面前具有能动性和良好的适应性,它既可以通过运用人的智慧并借助各种外部力量来改变现状,也可以在情势要求自身改变时主动顺应。
4.退缩型。退缩意味着不敢面对现实,在环境变化时举足无措。这种人在面临职业危机时,往往不能冷静而理性地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在客观环境中的威胁和机会,习惯以逃避方式应对现实。
三、职业转型的决策模式
(一)决策模式的类型
职业转型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心态和应对方式是否正常与合理。面临职业转型,盲目自信、贸然转型者有之;被动慌张、仓促转型者有之;听信别人、草率转型者有之;追求完美、坐失良机者有之。事实上,如果人们能够在职业转型前进行一番调研和理性的思考,就可能会做出正确抉择;反之,就可能做出错误抉择。
从理论上讲,职业转型有三种决策模式:
1.理性模式。即相信存在职业转型的最佳方案。人们应该去分析一切影响职业定位、职业转型的因素,通过精确的计算、比较,确立职业转型的最佳方案。
2.非理性模式。即完全凭感觉、凭感情行事,不做任何调查研究,认为职业转型是否成功取决于自我意愿或天意。
3.有限理性模式。即认为人们在职业转型前应力所能及地做好调查和预测工作,但鉴于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只能追求令人满意的方案。从决策模式的现实性和综合效果来看,有限理性模式可能是成功几率更大的模式。
(二)基于有限理性模式的几点建议
运用有限理性模式处理职业转型要求做到如下七点:
1.为自身清醒定位,认清自己的优势与不足。要清楚了解自己的综合素质,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工作经验、学习能力、适应能力以及兴趣和潜能因素等等。自己究竟想干什么、又能干什么要心中有数。对于转型来说,自身素质尤其是潜能因素越优秀,越容易进入其他职业。冰山理论认为,浮于水面上的技能性能力都是可以学习的,而沉在水面上的潜能常常才是决定因素。
2.设计职业生涯规划表,判断将要迈出的一步在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位置。在职业生涯规划中要标明自己的强项和弱项,可能选择的职业和选择的步骤、策略等,画出职业走向的大致轮廓,从而为可能的职业转型做好心理、知识和技能的准备。
3.深入做好对目标职业与环境的调查工作。将要从事的职业真的有前途吗?做好这项职业需要哪些关键性知识、技能和条件?从事这项职业将会面临什么样的环境?这样的调查越深入越好,因为有时在外面看起来是个好职业,可走进去以后才知道里面的水很深,深入调查可以防止职业陷阱。
4.比较自身条件同目标职业要求的契合度。前后两种职业的性质、对人的素质要求、职业环境究竟存在哪些相同与不同点?自身所具有的知识、技能、潜能、过去的成功经验和成功要素、自己积累的外部资源对于从事新的职业究竟有没有帮助或者有多少帮助呢?如果两种职业相距甚远、或者自身素质和潜能距离目标职业要求相距甚远,职业转型通常是不会成功的。
5.权衡职业转型的利弊得失。职业转型可能会给人带来益处,也可能在某些方面给人带来弊害。职业转型是需要考虑成本和机会成本的,为了转型,你会付出很多时间、精力甚至金钱;你会丢掉过去的工作、薪酬、地位;你长期积累起来的许多知识、技能、经验和人脉关系会失去作用。权衡时,不仅要看职业转型的直接成本,还要看职业转型的长期成本和收益以及职业转型对于实现未来职业理想的价值。
6.不必过于追求完美,当转型即转型。有限理性模式不追求完美无缺的方案,而是寻求令人满意的方案。也就是说,在人们做了以上调查、分析、比较工作的基础上,就应该不失时机地作出转型或不转型的抉择。犹豫不决、追求完美,往往会坐失良机,或者付出许多调研成本和其它成本而实际效果并不理想。不仅如此,过于追求完美,还容易导致心理落差,一旦转型不如意,就会心灰意冷,失去斗志。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对于能够控制的因素应尽量控制好,而对于无法控制的因素,我们也没有必要去责怪自己。
7.深入观察、悉心分析、发挥优势、聪明工作。仅仅做好以上准备工作还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职业转型以后如何去做。进入新的职业,不要匆忙工作,而是应该对于职业环境、职场中人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态度等进行深入观察和悉心分析,从而捕捉其中的一些成功要素和存在的问题,我们就可以找到工作的切入点。同时在工作中还要善于发挥自身优势,使你的特长、过去积累的资源发挥作用,这样你就会在组织中成为不可替代的资源。此外在工作中还应该具有一些灵活性和创造性,不能满足于拼命工作,而是要灵活地、聪明地工作。要善于运用一些工作技巧和艺术、善于集思广益,才能在工作上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结语
在当今社会,职场中人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而职业转型既可能是对压力的一种释放,也可能由此使人背上更大的压力。在职业转型方面,通常有三种观念和态度,即:顺应观、作为观和听命观;有四种行为模式,即:适应型、征服型、变通型和退缩型;有三种决策模式,即:理性模式、非理性模式和有限理性模式。面对职业转型人们将何去何从?本文所概括的职业转型行为模式、特别是有限理性模式或许能够给您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帮助。
【参考文献】
[1][美]科伦.李鹏,魏红编著.职业转型[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6).
[2][美]加里·德斯勒.人力资源管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6).
[3]杜映梅.职业生涯管理[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