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掌掴阎崇年”辩护中的民粹暴力
2008-02-11曹林
曹 林
感觉舆论对“阎崇年挨耳光”事件的阐释越来越不着边际,越来越不像话了。看许多人文章的意思,好像光天化日之下一个壮男对一个七十多岁老人的这记响亮的耳光打得太正确、太有意义、太有反思价值了,阎崇年这巴掌挨得实在活该。
有论者在媒体上撰文称:如果这次掌掴事件,能够唤醒文化界对文化批评的重视,借此涤荡文化之外的物欲之风,或许也算是将坏事变好事的有益之举。还有人说:如果打人者这样的“反对派”有更丰富、更广泛的发言平台,学术分歧也不至于发展到身体摩擦的地步。将“阎崇年被打”这起治安事件解读为一次学术压抑的喷发——反抗无罪,打人有理,这些评论阐述的就是这个道理。
这些为暴力寻找正当性的阐释实在让人莫名惊诧,甚至于愤怒。且不说“反抗学术霸权”只是一种輿论臆想,即使真的是对阎的观点表达不满,暴力也该首先被谴责和声讨。可是,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在大庭广众下莫名其妙地挨了一个小伙子的巴掌,就这样在诸如 “文化批评”、“反抗霸权”、“学术分歧”等宏大阐释中被消解了;一场暴力袭人的治安事件,就这样被评论家们阐释成了一场小人物反抗大权威霸权的“革命”事件。很少有人站在法律、道德和良俗的角度来严厉批评这种肢体暴力,去抨击打人者的不道德和粗暴,而是充斥着“革命无罪、造反有理”式的诡辩,把反思的责任推给了挨打者(阎崇年要反思为什么会挨打),把打人者树立成了一个话语权被压迫的弱者,一个敢于站出来挑战权威的叛逆英雄。
美化暴力,赞美对抗,把侵犯者打扮成某种受害者和反抗者,无原则地为暴力行为寻找正当性,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思维。这种思维隐含的民粹暴力,正是孕育许多社会暴力和加剧许多社会冲突的源头。
不妨换个场景,如果是一个文化娱乐明星,在签名售书时因为观点不同打了哪个名不见经传的老人,舆论如何反应?无疑立刻会引发一场声势浩大的舆论声讨,立刻会被愤怒的公众解读为一场“无良明星仗势欺人”、“有钱人仗着几个臭钱欺负穷人”、“强者欺压弱者”的阶级斗争剧,打人者立即会被舆论群情激愤、苦大仇深的唾沫星子淹死。人肉搜索、网络追杀、网络通缉之类的网络武器肯定会迅速派上用场,打人者的祖宗八代、家庭住址、银行存款之类的个人信息会被迅速翻出来示众,并可能由网络暴力转化为声讨打人者的现实暴力。现实中有太多这样的案例了,从李亚鹏的打人,到冯小刚的打人,再到大郅的打人,舆论气势汹汹地批判明星的素质,甚至发展成为一场针对某个强势群体的道德声讨。
可因为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打了一个大红大紫的文化明星的耳光,虽然这个明星也是一个老人—— 但因为两者身份的不同,许多评论者的评价标准立即发生了变化,小人物的打人行为立即获得了某种道义合法性,打人便带有了“挑战权威”、“反抗霸权”、“无奈表达”的道德色彩,人们会本能地站到小人物一方为其辩护,尽可能地去同情和美化打人者的暴力行为,尽可能地为其暴力寻找种种合理性和正当性,以把打人者装扮成某个制度性的受害者或某种压力的反抗者,来弱化其暴力行为的非正义性。
这是一种极端病态的思维,是滋长许多暴力的思想源头。我想重复那段经典名言:反抗不等于正确,苦难不等于正义,弱者不等于道德优势,受害不等于无错—— 何况这起事件中所谓的“弱者”、“受害”、“反抗”,纯粹是某些评论家臆想出来的。论证暴力正当性的人,这样的暴力也许有一天会落到你自己的身上。
【原载2008年10月10日《山西晚
报》】
题图 / 付业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