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坏人到底是不是人

2008-02-11

杂文选刊 2008年12期
关键词:凶杀案坏人凶手

鲁 珊

有时看小说看得气人,小说里的坏人作恶多端时,总是杀人不眨眼,好人千辛万苦得到了报仇的机会,事到临头却心慈手软下不了手。

气人归气人,小说丢开了,仔细想想,未尝没有道理,好人之所以做得好人,总不能因为是小说的主角,还是因为心肠比坏人好的缘故。

最近据中国新闻网的消息,韩国警方公开首尔凶杀案嫌疑人照片,但还是给他戴了帽子和口罩,绑着绳索的手部还盖了毛巾,有考证,这个帽子和口罩是警方提供的,不是嫌疑人作案时所用。

因为没有公开他的面部,引起争议。当地有质疑:“比起受害者的人权,警方更注重保护犯罪嫌疑人的人权。”

在当地也引起不小的争议,证明好人和坏人所受的待遇不一样,还是个国际问题。首尔这个嫌疑人,在几天前轰动一时的凶杀案中,残忍地杀害六人,伤七人,并纵火—— 是的,如此凶残,杀他十次都不足解恨,还保护面部干什么!

如何对待一个恶性伤害他人的公民,很能考验一个社会的理性和文明程度。

2007年4月,韩国学生赵承熙在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校园制造惊天枪击血案,三十二人丧生。在纪念日上,悼念碑却一共有三十三塊,其中有凶手的一块——与遇害者同列,如此宽容与爱,据说不但感染了全世界的人,也让凶手家人深受感动。

是的,让首尔凶手在广大群众的目光下低下罪恶的头颅,或者将赵承熙从学校花名册中删除,塑一个跪像由万人踩踏——无论如何复仇或惩罚都不过分。然而,假设真行此快意之举,那么那些守法守理的人们,与犯下滔天大罪的人们,从内心深处的动机而言,又有什么区别?

孔子曾说,以德报德,以直报怨。惩戒恶举,如果以暴制暴,那是老话所说冤冤相报何时了。犯下大恶的人,他犯法的行为,自然有法律来惩戒,而他作为公民,仍能得到法律保护的部分,文明社会也不应粗暴地剥除。

一个人犯了法,不代表他不是人。这种尊重,不是为了体现他人的宽容,这是一个法治社会、理性社会的精神内涵和价值。

面对人为的灾难,人类有很多方式去面对,但是宽容与理性,是最能面对未来的方式,按照小说的逻辑,这会使得好人越来越多,坏人越来越少。

【原载2008年10月24日《武

汉晚报》】

插图 / vea

猜你喜欢

凶杀案坏人凶手
处死“凶手”
鱼龙“凶杀案”
第二个凶手
坏人长什么样
真正的凶手
警察教你识坏人
谁是凶手
父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