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语文教学中的诗词鉴赏教学

2008-02-09张永锋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08年3期
关键词:诗词鉴赏途径语文教学

张永锋

【摘 要】诗歌鉴赏教学应做到以下五个方面:(1)梳理教材,落实要点;(2)加强诵读,营造氛围;(3)挖掘整理,形成系统;(4)知人论世,整体感知;(5)夯实基础,熟悉概念。

【关键词】语文教学;诗词鉴赏;途径;方法

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国文化的精华,在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人文情怀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以下是本人在诗词曲鉴赏教学中的几点体会,谈出来,和各位同仁切磋。

1.梳理教材,落实要点。诗词曲的鉴赏教学集中安排在高二,此外,教材在第五册中安排了一个单元的李白、杜甫诗歌专题,这是在高二大家初步鉴赏诗词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研讨、评价诗歌的能力。高二,关于诗歌的教学,教材中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要求:“对新诗的历史做一些了解,对诗歌的意象和象征做些具体分析,在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上下一些功夫,了解四言诗、五言诗、骚体诗的样式,注重文学教学的‘移情特点,培养学生初步鉴赏唐诗宋词的能力。”在教学中要把最基本的训练要点贯穿始终,明确思路,细化要求,扎实训练,逐步落实。既不能是名词术语的诠释,也不能目中无纲,信手拈来,信口开河地跟着感觉走,让学生不知所云。

2.加强诵读,营造氛围。诵读是诗歌教学中的基本手段。让学生通过朗读或者听别人的诵读,感受诗歌的音乐美,体验诗歌中的韵律。具体地说,也就是看作者如何选择韵脚,形成诗歌中反复回旋的音韵;诗歌内部情感的起伏、张弛是如何表达出来的,进一步体会诗歌浓郁的感情是如何表达出来的。背诵,除了能加强记忆和积累,传播文化中的精华,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审美情趣,更进一步就是说反复诵读、品读,能体味出诗歌的意境美,领悟出诗歌的韵味,体验出作者传达的感受和情绪,体会出作者表达的见解和感悟,咀嚼出作者蕴涵在诗歌中的滋味。

3.挖掘整理,形成系统。将古典诗词和现代诗词加以联系,可以梳理出几条线索:一是抒发对官场生活的厌恶,或者因壮志难酬而向往大自然,赞美歌唱山水之乐,如《归园田居》、《书愤》、《临安春雨初霁》、《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二是抒发离愁别绪或者揭示妇女不幸的悲惨命运,如《诗经·卫风·氓》、《迢迢牵牛星》、《孔雀东南飞》、《琵琶行》、《窦娥冤》,有一些作品进一步描写妇女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追求爱情所做的斗争,如《诗经·邺风·静女》、《西厢记·长亭送别》。三是爱国主义情感,从《秦风·无衣》、《离骚》、《白马篇》到《死水》﹑《我爱这土地》﹑《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都折射了诗人的一颗赤子之心。

4.知人论世,整体感知。要准确敏锐地把握一首诗歌中的情绪、感受以及见解,就要深入了解诗人的生平、生活经历、情绪体验甚至心灵创伤以及他生存的社会背景,否则只能望文生义。举例来说,如果不了解海子生前连收音机、电视机都没有,最后为他钟爱的诗歌而殉情,就很难体味他的名作《春暖花开,面朝大海》中表达的希望普通人过上幸福美好生活的愿望。

5.夯实基础,熟悉概念。要让学生熟悉诗歌鉴赏中的概念。如按照诗歌的内容来分类,诗歌有怀古、怀乡、咏物、爱情、赠别、酬答、山水田园、边塞风光等;作家的感情基调有乐观豁达、恬然自适、悲愤激越、沉郁无奈等;诗歌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技巧有象征、烘托、用典、暗示、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借古讽今等;诗歌中的语言风格有清新明丽、通俗晓畅、缠绵婉约、豪迈飘逸等。

此外,在诗词曲鉴赏教学中要让学生敢于说出他的幼稚而真实的见解,不求有深度,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当然,大方之家的专题论文或者鉴赏指导类的文章也可以让他们读一读,完全可以起指点迷津、帮扶上路的功效。

猜你喜欢

诗词鉴赏途径语文教学
求解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三种途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高中语文诗词鉴赏教学探析
巧用比较分析方法突破诗词鉴赏难题
从《雨霖铃》课堂实例看信息化的运用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用“分拆”法探索数列不等式放缩裂项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