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的本质

2008-02-09杨宏斌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08年3期
关键词:本质语文教学

杨宏斌

【摘要】语文教学是一个充满思想的精神活动过程。语文教学的本质在于给予学生走进自身及他人生命旅程的机会,在于促进和发展体验,在体验中精神得以升华,人格得以完善。

【关键词】语文教学;本质;人格精神

人活着,得明白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语文教师,已注定将语文嵌进了生命的深处,不能不深谙语文教学的本质。

关于“语文的概念”语文界有种种不同的理解,我主张“语言文学说”。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当然具有工具性,培养学生应用口语和书面语的能力,是语文课的主要目标。但语文又不仅仅是工具,还是一个人一生人文底蕴的重要铺垫。这一点,主要通过语文教育中的文学教育来完成。比大海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内心。作为“人学”的文学,其丰富性与复杂性不言而喻。文学作品中有纷至沓来的客观世界,也涉及天马行空般的精神领域。语文教学除了传授严谨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扎实的语文应用能力外,更要让学生享受思想的乐趣,得到情感的陶冶,具备审美的眼光,从而获得精神的魅力。

因此,语文教学应是一个充满思想的精神活动过程。语文教育有思想教育功能,通过语文教育来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和世界观的形成,让课文中蕴涵的道德意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变成学生的精神财富,是语文教育的应有之义。但我们这里说的作为精神活动的思想还不完全是一个价值观的问题。西方哲学中有“我思故我在”、“人是思想的芦苇”等经典之言,强调思想的意义。中国古人则说“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宣告思想的力量。所以,语文教学还要培养学生高屋建瓴的思考能力、深刻细致的分析能力、丰富多元的想象能力等等;而理想与现实的相互促进,思想与情感圆满地融为一体,则是语文教学的更高境界。

语文教学还应是一个体悟情感的审美过程。语文是一个琳琅满目的美好世界,大多数课文都与美有关。优秀的语文教师应是一位有审美创造力的“教育家”,而不是语文知识的“传声筒”。具有艺术美感的语文教学,才是成功的教学。而具有审美创造力的语文教师,总是一方面能以自身敏锐的审美能力,把握课文优美的语言、鲜明的形象,再现课文的意境;另一方面又能将前人积累下来的审美经验和审美成果加以迁移,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情感体验、美感经验,引导他们充分发挥联想力、想象力。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应能让学生敞开心扉,疏论五藏,澡雪精神,能让学生越学越美,越学越乐,成为一次愉悦的精神洗礼,难忘的情感之旅。

从体系内容来看,语文教学大体可以分为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和听说教学三个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说,阅读是特殊的写作和听说,写作也是特殊的阅读和听说,而听说同样也是特殊的阅读和写作。

一、阅读教学解读

阅读的过程就是体验的过程。在进入阅读的过程中,语言文学通过视觉而转化为相应的大脑图景而构成思维的直接对象,同时语言文字与读者自身的经验世界相互开放,文本在进入读者视野的同时进入读者的经验世界,交往由此开始。由于文本所指向的时空与读者的经验活动的时空存在着必然的交错,阅读过程中的社会交往常常是跨时空的,而这种交往的性质恰恰说明了阅读是一种真正的体验。

作为生物性存在的个体,处在有限的生命时间和活动空间中,而在一次短暂的阅读中,不同年代的个体相遇,讲述彼此的遭遇,寻求理解和谅解,有对抗也有妥协。

在阅读结束的时候,伴随着喜怒哀乐的交替起伏,读者与文本书写者的生活和命运紧紧地融在一起,或彼此作为互相激励的诤友,或成为彼此抗争的对手。

每一次的阅读,随着读者深层经验结构的开放,深切的体验带领着读者经验世界的所有成员向交往的主题冲刺。当阅读完成时,文本在这个主题下被改写了,读者的经验世界也被重构了,一次深切的自我总结也就完成了。因此,每一次的阅读都是读者的重生。

阅读是一次体验,是一次重生。阅读的有效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阅读的需要和动机,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努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至关重要。

阅读兴趣是读者与文本交流的直接反应。学生打开一个作品,情不自禁地被文本纯净的语言、美妙的意象所吸引,于是那种“欲罢不能”的解读欲望便油然而生;或者面对一首诗,感到深奥难懂或古怪离奇,也会激发起“弄个明白”的解读欲求,从而唤醒学生的审美注意,细致深入地解读文本。与这种解读兴趣相联系的解读动机,可以说是生成解读欲望,推动主体情感反应运动的内部原动力,也可以称解读动因,它是在文本信息的刺激与主体的解读心理结构相互作用下而形成的一个解读心理动力系统。这种解读动机作为读者从内部发出的动力,对于文本解读活动有重要作用:一是能唤起解读行动,使解读成为有目的、有意识的解读行为;二是能为解读增添活力。它不仅是解读主体情感反应的始发力,而且也为解读行为的持续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表现出对文本探究的积极态度。这种具有生命活力和积极姿态的解读欲望,作为“解读反应”的始发点,必将推动解读主体情感运动的发展,以深入到文本内部的深层世界。

二、写作教学解读

写作的过程其实也是体验的过程。“随着经验世界中生长于不同时期的经验的陆续到来,最终,作者将完成对自身经验的一次巡礼,而这一次巡礼就相当于一部自传,它使我们对世界的经验抽象化,又使我们对世界的理解具体化”。

与阅读过程中的体验不同,写作并没有现成的文本以供其作为体验的对象,因为不论是命题作文还是自由写作,写作的对象往往不只一个,而是丛式地存在于某一主题下。这种丛式存在的对象赋予了写作过程在开放性的基础上更大的灵活性,它意味着在写作过程中不同时期的经验的到来将更具有意志性,从而写作也就成为意志支配下的创造性工程。

写作,是写作者对自身生命历程的体验。它以关注自身成长的姿态来关照生命中的不同主题,它与阅读一样是对自我的再认识。同时,它也必将激励着写作者更加积极地生活,从而完成在特定主题下的生命之旅。正如萨特所说“作者是他自己作品的产物”。

三、听说教学解读

如果说阅读的过程是读者与文本及文本背后的书写者之间的对话,写作的过程是写作者与经验世界中过去的自我和未来假想的自我之间的对话,那么,以对话为核心的听说是更为本质的体验。

流畅的对话必然以双方更高程度的开放性为基础。作为听说的双方,在对话开始的刹那,承载他们的生命之流在这一时点交汇,双方彼此开放,彼此邀请,双方真正地奔跑于鲜活的体验者而不是任何形式的类体验者的经验世界之中,任何对抗或是欢愉都将在刹那间考验双方价值立场的坚定性,都将为对方带来认识其自身的深刻启示。

听说是另一种形式的阅读和写作,也是一种深刻的体验。

通过以上对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和听说教学的解读,我们感受到,语文教学的本质在于给予学生走进自身及他人生命旅程的机会,在于促进和发展体验,在体验中精神得以升华,人格得以完善。

猜你喜欢

本质语文教学
思辨,让学习触及数学本质
关注本质 为理解而教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漫画
对求极限本质的探讨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