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按摩与足疗辨治痛经病

2008-02-01胡汉昌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08年1期
关键词:来潮气滞肝肾

胡汉昌

关键词痛经按摩治疗足疗辨治

痛经,又称经行腹痛,系指妇女周期性在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小腹疼痛、腰痛、甚则剧痛昏厥者.常伴有头晕、恶心、呕吐、乳房胀痛等。发病时。症见面色苍白、四肢冰冷、情绪烦躁不安,严重影响工作和学习。本病以青年女性较为多见。

1病因

痛经的原因较复杂,概括起来有以下四种:

1.1气滞血瘀因情绪郁结、思虑过度、气滞不宁、血行受阻,经血不畅而致痛:临床约占30%左右。

1.2寒凝胞宫经期感受寒湿或过食生冷或素体阳虚,致寒湿客于冲任、胞宫、下焦寒冷、血凝不畅而致痛。临床约占50%左右。

1.3气血虚弱脾胃虚弱、气血化生不足、病后失调、行经后血海空虚,胞失所养而致痛。临床约占10%左右。

1.4肝肾亏损禀赋不足、肝肾本虚或房事无度、损伤肝肾、精亏血少、冲任不足、胞脉失养、行经之后、精血更虚、胞脉失于濡养而致痛。临床约占10%左右。

2临床表现

2.1气滞血瘀月经前一两日或月经期小腹胀痛.拒按,伴胸胁乳房胀痛,经行不畅,量少,色紫暗有血块,血块排出后疼痛减轻,经净疼痛消失,舌紫暗有瘀斑,脉弦而滑。

2.2寒凝胞宫经期或经后小腹冷痛得暖痛减.遇冷更甚,经量少,经色暗淡,腰腿酸软,小便清长,脉沉,苔白润。

2.3气血虚弱经后一两日或经期隐隐作痛、喜按、经量少,色淡质薄,伴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面自无华,舌淡苔白,脉细弱。

2.4肝肾亏损经后一两日小腹绵绵作痛。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经色暗淡,量少,质稀薄,伴有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舌红苔薄,脉细数。

3治疗

3.1治则行气活血、温经化瘀、补益气血、调补肝肾。

3.2基本治法

3.2.1患者取仰卧位,医者用三指摩法,自神阙穴起,逐次点摩气海、关元等穴,随之点摩双侧的天枢、归来、子宫、气冲等穴,而后掌摩腹部结束。

3.2.2患者取俯卧位,医者用滚法、双掌重叠按揉法施术于腰脊柱两侧及腰骶部,拇指按揉肾俞,八髎、关元俞、阳关等穴,以酸胀为宜,然后在骶部用揉擦法施术,以透热为度。

3.2.3患者取仰卧位或坐位,医者逐次在肾脏。输尿管,膀胱、大脑、脑垂体,甲状腺,生殖腺,下腹部,子宫,盆腔等足部反射区用拇指按揉,推刮等手法施术。痛势急剧者,用快速刺激手法,痛势较轻者。用轻缓柔和手法。

3.3辨证治法

3.3.1气滞血瘀:双手分推,擦于胁肋部。按揉三焦俞、三阴交、太冲,足疗重点按揉肝脏、输尿管、膀胱、子宫颈,骨盆腔等反射区。

3.3.2寒凝胞宫,单手掌擦小腹部,按中极,直擦背部督脉经,横擦肾俞、命门,按揉脾俞、腰阳关、阳陵泉等穴。足疗重点施术甲状腺,生殖腺,腹腔神经丛。下腹部等反射区。

3.3.3气血虚弱:揉摩中脘,按揉膈俞、脾俞、胃俞、血海、足三里,三阴交等穴,足部重点按揉脾脏、胃脏、心脏、生殖腺,肝脏等反射区。

3.3.4肝肾亏损,双手掌根反复搓腰部两侧,横擦肾俞、命门、按揉肝俞、脾俞、肾俞等穴、足疗取肝脏、肾脏、脾脏、子宫、生殖腺等反射区。

4临床疗效

笔者几年来运用上述辨证手法诊治本病112例,疗效显著,根据治疗后患者症情改善情况。疗效概括如下:痊愈:诸症消失,能投入正常的工作和学习,愈后无复发者,计有65例,占58.03%;好转:经按摩1个疗程(每次月经前做3次,3个月为1个疗程)后疼痛基本消失,偶有反复者,计有39例。占34.82%;无效,经1个疗程按摩后,诸症无改变者,计8例,占7.14%。

5典型病例

黄某,23岁,未婚,2000年9月10日初诊。寒凝胞宫。2000年5月间,在夜校学习英语,上下课的路上时常突遭雨淋受湿,之后每次月经来潮时,下腹部剧痛并伴有头痛、目眩、呕吐,四肢冰冷,面青唇白,腰腿酸软等症状。多方治疗无效,经人介绍采我院作经前预防治疗,按摩3次(1日1次)后,当次月经来潮时,下腹部尚有微痛,末见其它症状,施术第4次按摩后,痛感完全消失,为巩固疗效,嘱其10月月经来潮前5天来我处预防治疗2次后。当次月经来潮无痛感,即告痊愈,年前追访无复发。

6体会

临床实践证明,传统按摩与足部反射区按摩配合辨治痛经病,具有独特的疗效,增加血流量,改善血循环,促使子宫,下腹部经脉血络温煦濡润。内分泌正常,温肾暖宫,疏肝解郁,以达到月经顺畅,腹痛及诸证解除之目的。

猜你喜欢

来潮气滞肝肾
气滞胃痛颗粒联合叶酸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加味乌药汤合失笑散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观察
长相思·江水东
自拟方结肠灵汤治疗肝郁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
两腿一分补肝肾
养好肝肾,不易摔倒
从滞论治慢传输型便秘
从肝肾论治女性痤疮的现代研究进展
来潮前为何鼻腔出血
月经带来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