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国与欧盟经贸关系的策略及发展前景

2008-01-22

总裁 2008年8期
关键词:开拓稳定发展

吴 松

摘要:到本世纪初,中国与欧盟经贸关系步入稳定发展的新时期。经过1/4世纪的共同努力,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及军事等各个领域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正确认识欧盟市场在我国出口贸易发展中的地位是开拓欧盟市场战略的关键。因此,对该问题的研究有较强的紧迫性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稳定;发展;开拓

1促进中国与欧盟经贸关系的策略分析

1.1从战略高度上认识并重视对欧盟的贸易

欧盟是我国出口的三个主要市场之一,其动态的组织发展一方面在深化经济集团的组织化水平,另一方面在不断地扩大其市场容量的规模与潜力,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市场中令人瞩目的一个经济体。正确认识欧盟市场在我国出口贸易发展中的地位是开拓欧盟市场战略的关键。有一种说法,我国的出口市场战略比较注重对美国和日本的贸易,欧盟只是一个打开或制约美日贸易发展的筹码。不论这种说法是否符合我国国际政治经济的总体战略,这种思路都是不足取的。欧盟是一个极具潜力的市场,正在逐渐扩大,已经形成了一个拥有与美国经济实力大体相当的经济体,没有一种长期发展的战略眼光,给予欧盟以相应的地位,建立长期的战略伙伴关系,保持稳定的双边贸易关系,就会落在其他国家后面。

1.2依托世贸组织框架解决存在的问题

充分依托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提供的制度框架。我国已于2001年12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对于发展我国向欧盟的出口贸易是有利的。在处理贸易摩擦问题时,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提供了一个全球化的制度环境,作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可以启动争端解决机制,维护我国的贸易利益。但是,另一方面还要尽快培养一批懂得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了解争端解决程序、既有法律知识又有语言能力的人才队伍,应对可能产生的大量的贸易争端,维护我国正当的贸易利益,避免针对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对我国可能形成的不公正待遇。从这一点上来看,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的进出口贸易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1.3利用欧盟双层利益结构的特点开拓欧盟市场

欧盟的双层利益结构,一方面会形成对非成员国的贸易障碍,用成员国内部的贸易替代与非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另一方面也会为非成员国提供有潜力的市场机会,通过欧盟整体的贸易政策带动对个别成员国的贸易流量。

2中国与欧盟经贸发展的前景

2.1我国与欧盟的战略伙伴关系必将促进两边经贸合作

在国家层面上,中国与欧盟最重要的国家也逐一建立了相应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国与欧盟各个新老成员国的经贸关系在新的框架下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当然,由于欧盟的不断扩大,新老成员国的发展水平差别较大,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欧盟的对外经济决策的实施,从而也对中欧双边经贸关系带来了一些新的变数。从贸易结构的互补性、引资的质量与结构、技术引进的质量与水平三个方面综合来看,中国与欧盟经贸关系的质量效益水平要高于我对美、对日的水平。

2.2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兴起将会影响中欧经贸关系

当前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的兴起似乎与以往有着不同的背景,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美国经济增长强劲,日欧增长率下调,发展中国家同西方国家经济增长率差距拉大,全球制造中心转移,新兴国家崛起等因素,这是当前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的背景。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将贸易问题政治化,即贸易关系不仅受到经济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受到许多非经济因素的影响。在制定对外贸易政策时,不是把提高社会福利水平放在首位,而是要考虑政治利益的需要。比如:欧盟某些国家还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欧盟将贸易问题与政治问题挂钩。这势必会影响中欧的经贸关系。

2.3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欧经贸合作将迈向新起点

中欧经贸合作的特色一是双边经贸结构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欧盟科技发达、在资金密集型的产业方面优势明显,而中国以劳动力、资源密集型产业见长,有许多双赢的机会。二是中欧在各个领域、各个层面的交往日益频繁,特别是企业界的合作渠道畅通。三是中欧经贸往来开始深化发展,不仅是消费品、工业品的进出口贸易在快速增长,金融和投资等服务领域的合作也在铺开。四是中欧之间已经并继续建立较高级别的沟通和对话机制,有利于妥善解决彼此间的贸易摩擦,共同促进双边合作。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欧加深合作也是顺应发展的潮流。和则两利,合作才能双赢。随着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断充实和发展,经贸合作水平日益提高,中欧合作必将迎来更加宽广的前景。

3结语

在以上的论述中,已经介绍了中国与欧盟经贸关系的策略与发展前景的问题,对我国与欧盟在对外经贸关系的策略及发展过程中都具有深远的意义。现阶段,我国要大力发展国内经济以带动对外贸易经济,从战略上重视对欧盟等国在经贸关系上的发展,实现共同的、健康的、和谐的对外经贸合作,最终走上共同发展的道路。

猜你喜欢

开拓稳定发展
浅谈中国美术教育的转型
区域发展篇
浅谈小学数学应用题的解答
语文教学中学生快速习作能力的培养研究
热电公司发电机励磁系统改造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试论苏轼在文学史上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