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作文一相融,便胜却苦练无数
2008-01-16刘雪挺
刘雪挺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指出:“要引导学生切实体会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作文与做人密切相关;要使教师认识到,提高学生作文的能力,也是‘立人的一个重要方面。”要达到作文教学的“立人”目标就不可忽视学生的生活体验。忽略了这点,作文就只成为一种技能技艺。先哲说得好,“文胜质则史”。要将作文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融合,最根本的是能够在作文教学中切实地引导学生把生活体验融入作文,我们姑且将贯彻这种思想的作文教学称为教学中的生活作文观。生活作文观是作文教学不可动摇的实施原则。
然而,在新课程的生活作文观背景下,教学却存在形形形色色的另类“生活作文景观”。特级教师袁浩就批评过这一类教学模式:为了写爬山的作文,教师是前一天与对学生细讲,要观察同学们之间是怎样爬,在爬山过程中每个人表现出什么样的精神面貌,团队精神体现怎样;在第一次爬山之后,老师又布置第二次爬山的作文任务,注意同学们爬山时的动作、表情、语言,于是次日又进行登山活动,如此依次逐渐深入。这种功利的做法的背后,不难发现“精心的教学设计”看似贯彻新课程作文注重生活实践贴近现实的理念,实质上依旧是为作文而生活的假生活作文观,因为他们的生活是为作文而“人造”的生活。不是扎根于生活的作文,归根结底,这种做法根本仍然是重术轻文。
可喜的是,认为作文教学就是解决学生怎么写的问题的封闭式教学,正退出教学舞台,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课改背景下,对教师的要求是不仅要把握新课程语文的学科性质,更需要理性遵行课程对教学的指导——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启发学生从各角度来理解生活,以健康的心态、辩证的方法、发展的眼光投入到人生过程中,进而塑造奋发、坚忍、博大宽容、胸怀远志的人格。朱永新教授提出的广为推崇的教学理念——“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也正是倡导着教育植根学生生活,落实到作文方面,就要破除狭隘的课堂观,将作文教学的视野拓展到辽阔的现实中去。
揣摩近几年高考作文的命意,会给我们教学带来更明确的指向,如正步入新课程轨道的浙江省的近三年高考作文题:
2006年的话题作文是“生无所息”或“生有所息”,2007年的话题作文是“行走在消逝中”,2008年高考作文更是将学生生活的领域串入命题,话题为“触摸城市”或“感受乡村”。
不言而喻,三年高考作文题,体现了由关注生存状态到思考生命形态到品味生活常态的渐进过程。生活,处处都成文章。全国其他省市的高考卷也大同小异。
这样我们自然发现近年高考作文是越来越体现了一个倾向:作文命题有意回归到“人”之本位,从“人”的生活环境、心理面貌、生活反思、社会观察等角度切入,借生活细流漾起作文中曼妙的涟漪。这彰显着与新课标理念的亲近、吻合。
将生活与作文的关系理顺后,作文教学的方向也就相当明了。具体教学的设计固然千差万别,但作文教学是思想意识与实践训练相辅相成的共同体,作文教学的实践也就必然要思考如何让生活作文理念深入学生意识,通过哪些有效训练来孵化学生的习作。对此,笔者谈点个人看法,权当抛砖引玉。
安营扎寨策略:让生活入文观念深入人心
教育心理学认为,如果学习不能给学生提供明确的意义和价值感,就必然会对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励不够,那么学生的学习无疑是低效的。为了让学生作文中自觉关注生活,必需先让学生明确,关注生活是提高学习能力的必由之道。教学的前期工作,是要用事实告诉他们,写作只有用好了生活,才是写出自由而健康的作文。
一是读经典,明白“经典即是生活”。经典是学生最好的人生教材,经典作品反映的生活总是能够激发他们更清醒的认识社会,更积极地对待人生。应该多让学生接触生活色彩浓的好作品,如《边城》是反映边陲小镇的古朴、纯洁的人情之美,是一曲高贵人性的赞歌;《我与地坛》刻画出一个饱受生活打击的残疾青年,在艰难的心灵突围后,成长为身残志不残的乐观者。通过这些看似平常的人物与风貌,让学生体会到好作品其实就是好生活,生活是可以在作文中“入味”的,并促成了无数的不朽作品。
二是叙往事,明白“记忆滋生作文”。每个人的生命历程都是一部厚重的文学作品。在新课程教材中,有许多反映人生或人性思索的专题选文,教学过程可将学生的生活故事穿插进文本理解,并相机诱导他们进行有内在关联的生活写真。如上《〈宽容〉序言》一课时,引导学生借助文本理解宽容的内涵与魅力,再请他们联系经历诠释对宽容的体味,再进行作文:“宽容的天空下,我在成长”。有了情感触发点,学生在作文前便多了丰富的有效铺垫,下笔时自然就有情感积淀。此类敲打性地表达训练,让学生缘事缘情而作,自然能文思飞扬。
三是说心思,明白“心思点亮作文”。人的思想丰富多彩,安排作文训练,可以谈情感,友情、亲情、师生情等都是同学心中最为生动富有的感情;可以谈梦想,每个人因为有了梦想,才坚毅地为一个耀眼的前程不懈努力,一千个学生有一千个梦想;可以谈喜怒哀愁;可以谈苦恨忧愁……世态千相,思绪万缕,一思一绪都可成就好文章。通过多形式的训练,学生当然明白,心中事亦是纸上书。
四是评时事,明白“评说改善作文”。生活变奏,科技发展,带来人们角度不一的思考,这便是生活的另一种延续方式。每一种思考产生后,人都有一吐为快的欲求。那么,教师就可以多角度发动学生,可以先引导学生有序表达,再让学生互相评说其他观点的深刻性与严谨性,评与学、学与写结合,增强他们的表达能力也就能在举手投足间。久而久之,面对社会事件、生活现象,便有似曾相识的体会,写起来自然如鱼得水。因此,论说时事无疑可以成为提高写作水平的良方。
通过上述四种途径,就是要在学生内心筑实一种观点:他们眼里看的,亲身经历的,心里怀想的,头脑思考的,都可以入文,都可以写就一篇好文章。学生体会出了生活即作文的写作观,就为生活作文教学开启了一扇景致层现的大门。
沙场操练策略:多种方式变通训练
一.听说读写融会贯通
听说读写是一个以思维为核心的完整的可调控系统,听与读是由外部语言到内部语言的转换,说和写则是由内部语言到外部语言的转换。听说读写是语言和思维在共同起着作用,起着互补的作用。这是教学中语言训练的特点与要求。
传统作文教学,往往对读写方面的要求具体而细微,在听说方面略显不足。事实上,听说读写作是丰厚素材、增强技能、提升境界的强有力手段,只有教师在教学中成功有效地运用这四种方式,使其相得益彰,课堂方会呈现出高潮迭出、渐入佳境的魅力。那么究竟怎样的处理才是艺术而实用的?
我们从下面作文教学的课例,想必会得出深刻的启示。
课堂导入阶段,教师要求学生阅读一首台湾诗人周大观的诗《我还有一只脚》:
贝多芬双耳失聪,
郑龙水双眼失明,
我还有一只脚,
我要站在地球上。
海伦·凯勒双眼失明,
郑丰喜双脚畸形,
我还有一只脚,
我要走遍美丽的世界。
然后教师向学生介绍诗人是一位9岁的患癌症的小女孩,她为抗拒癌症被截去一条脚,但仍坚强地活着。静默了片刻后再让学生发自内心地去朗读这首诗。
这是课堂的开头部分,运用读与听来感受一位精神高贵者的心声。教师让学生写下自己最欣赏的诗句及带给自己的感触。
接着,教师让学生自由述说感想。不少学生表达出许多深刻的感触:如“作者顽强地说道‘我要站在地球上,她是决心要和病魔作斗争,她不畏惧,她渴望生命”;“我对周大观肃然起敬,我有健全的双脚,我要站得直,走得正,我不能枉度此生”;“失去一只脚算什么?她还有另一只脚,还有她那无畏的精神在支持她,支撑她。或许她的一生会很短暂,但她活得比我们大多数人要精彩”。不少同学还能引经据典,优美动情表达自己的体会。
课堂的发展部分,结合写、说、听来共同感受着冲撞心扉的警句,将课堂的情绪调动起来。
在此情境下,教师心情悲痛地告诉学生不畏挫折、愈挫愈勇的周大观最终还是离我们,远离人世。由此引出教师自己“坚毅和勇敢写下来很容易,做起来却很难”的感触。之后,教师紧扣信学生震惊的情绪,设计一个命题:现在,我想做个假设——仅仅是假设——假如你的生命还有6个月,请你回答我,你最想做的事是哪些?为什么?你最想见的人是哪些?为什么?你最想和谁说哪些话?为什么?你认为这一生中是否仍存遗憾?你的遗憾是什么?教师要求学生可以选择回答,也可以全部作答。学生先写在纸上,再轮流表达。
在前面环节的铺垫下,学生的情绪被点燃,他们从怀念永别的长辈、要回报父母或珍惜短暂生命等层面,满怀深情地表露出回报亲友、对抗死神、珍惜生命等思想,此时此刻,学生完全沉浸于对过去岁月的忆想、现实生活的体味与未来的遐想之中。
这是课堂的第一次情感高潮,写、说、听激发了学生的感情波澜,而在想象与现实贯通的基础上,学生的心情经历了先沉重再冷静最后激切的变化,教师的匠心之处就是善于把学生自然地领进生活的特殊情境。
教师简短肯定学生的联想后,迅速进入到书面表达。教师作了如下说明:
请同学们在纸上造三个句子:一、我是
;二,我有 ;三,我想
。第一个句子写出你可爱、独一无二、与众不同的地方;第二个句子,写出你的自豪和骄傲;第三个句子,写出你人生的方向、追求的目标。
经过短暂的准备,众多学生发言,无一例外地流露出生命可贵,人生美妙的声音。
这是课堂的第二个情感高潮,运用写、说、听三个手段,将生活的回忆、现实、展望汇合,有效地调动学生鲜活的情绪。如此创意,学生得到的就不仅是遣词造句式的语言运用,更是他们热情洋溢的成长宣言。
最后布置大作文:《活着,真好!》
这是课堂的结尾部分,布置作业,看似结束,实质却是思想情感沉淀后的释放。
多么成功的一堂课!收放自如地将学生的热情点燃,串引着生活经历、人生感怀、哲理思索的表达。这堂作文课,不仅是文字的精彩涌现,还是生命景观的再现,更是人生思考的迸发。教学实现了知识学习与构建人生境界的双重满足,让学生体会到了一种生活的真谛。课堂的魅力源于构建的完美,听说读写的交替运用是教学不断绽放异彩的助动器。
因此,一旦打破单一化的教学手段,实现了教学多种手段的有机结合,会把课堂的情境装点得花开朵朵,春光灿烂。
二、多种组织样式各显神通
课堂中单一的组织形式,容易让学习者产生厌倦情绪。教师应该激活学生的学习意识,做到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写作教学可以采用兴趣型主题式写作、随笔式无主题写作、现场情境式写作、进展接力式写作、角色转换式写作等形式,努力体现生活与教学之间的情绪相连、时空相接的目标。
1、兴趣型主题写作。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选定某一主题进行写作。例如,在母亲节,全社会吹起了对母亲感恩风,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展开“无私的关爱,伟大的亲情”、“今生,陪母亲幸福度过”、“母亲节,并不只有康乃馨”等主题确定或倾向明显的写作,将乌鸟反哺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
2、随笔式无主题写作,即话题式写作。这里所说的无主题,主要指教师不给学生指定主题,只是给学生一个宽泛的写作范围,或提供一条思路,老师不做刚性干涉,如“时尚”、“成长”、“青春故事”等,以便学生下笔可以更自由地发挥。
3、现场情境式写作。借助随机或预设的某种场合,引学生进入这一特定的情境,去亲身体验一片风景,一场活动,一种感情,然后记录自己的感受。如“眼前这片春光”、“街头乞讨现象”、“今夜中秋”、“面对轻生的大学生”、“在丧事的哀乐声中”、“这个秋天,我想起了……”等,由于受相关活动的条件限制,写作情景要有随机性与感情的倾向性,促使学生在感情最强烈时想得真切,写得酣畅。
4、进展接力式写作。生活是一场永远不会谢幕的戏剧,写作也就循着生活而浮沉再现。记叙正如连续剧、跟踪报导,议论恰似每日走笔,它们都可以实现写作与生活、思想同处“进行时”。例如,对一场误会,设计“误会再现”、“误会消除”、“误会余波”等,将一次人生插曲不断演绎;对一次思考,不妨来个“惊心一叹”、“静心一想”、“冰山现象”、“并非偶然”等内容的延伸;对一个生活场景展开感叹——正视——拓展——深入式的联想,如对“5·12”地震,由震惊灾情到对生者毅志的尊敬,再到对他们精神的礼赞,最后想到生命意志的可贵,也可以联想到后来举国哀悼,举国赈灾,民族力量的爆发等。如此,一部部生活剧就不断地在学生笔下丰富、延续。
5、角色转换式写作。有时我们批阅习作,总感叹学生隔着窗纸瞧风景,记叙简单枯燥,联想单调无奇,说理苍白无力,情感淡漠死寂。如果能让他们换位体验、思索,就不失为解决问题的良策。有了这重转换,学生的情感抒发就有了直通道,阐发认识就没了知识层次、出身、年龄等外在的束缚,而可小辈登高狂揽月。如2008年福建高考满分作文《品江南》,就是将自己置换成流浪的瞎子阿炳、撑篙泛舟的女子、气吞山河的辛弃疾及邂逅“美丽错误”的郑愁予,将那几味江南的风姿与情韵品得端正、深入。作文要想出彩,思想情感先得要出土,而不能一直处于封冻中。角色转换不失为诊疗内容空乏、感情缺失的良方。
当然,除了运用上面五种组织形式外,教师也可综合进行如下课型:“观察—写作”、“调查—写作”、“交流—写作”、“阅读—写作”、“电影—写作”、“讲座—写作”等。
在看似风景不变的教学中,如果借助些别开生面的方法与形式,让学生作文每次都有“非同寻常”的感觉,那么画图也会省得春风面,师生足可一起细品“学校生活应该是幸福的”之真味。
紧守要隘策略:不放过重要的瞬间契机
从作文是“作文”与“立人”的统一体来看,作文除了抒发情感交流思想外,还需承载理智、道德和责任,实现着它的感染功能和教化功能。特别是学生作文在理智、道德、责任层面上出现偏执时,我们要旗帜鲜明地用生活素材教育他们,从而提高其作文思维能力,凸显新课“立人”理念。如在以下时刻,教师就要抓住时机用生活之水来涤洗学生心智:一是学生的道德境界不高时,二是学生的生活放任自流时,三是学生的认识与社会主流发生矛盾时,四是学生是非难分曲解历史时。这些情况,是思想还不成熟的青年学生难免要遇到的,教师要用好生活这本教科书来引导、启发他们,借此提高学生体验生活的细心度、热心度。学生只有在生活中做了一个有心人后,才会在作文时是一个用心人,写出的作文境界也便高常人一筹。如此,才可谓是人文合一,人文共进。
浙江省作协主席黄亚洲曾提出:我们的文学还是要进一步做到‘三贴近,即要贴近生活,要贴近实际,要贴近群众。特级教师阮翠莲也说,语文教学是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它植根于民族语言文化的丰田沃野,以学生语文知识、能力、习惯的长足发展为巨大树冠。这些响亮的声音,向语文教师的作文教学传递出一个共同的要求:生活进入作文势在必行,生活作文观下的教学,一定会不断唱响着春天的故事,永远充满着活力,不断走向圆满!
[作者通联:浙江宁波市鄞州区咸祥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