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水亦兴波
2008-01-07梁静
梁 静
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一曲弹奏终了时曾云:“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琵琶曲停,戛然而止,一曲虽终,而回肠荡气、惊心动魄的音乐魅力却并没有消失,给读者留下了涵咏回味的广阔空间。《列子·汤问》里描写歌手韩娥的演唱给听众的感觉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同样,作为一位语文教师,如果我们每节课都能够有一个精彩的课堂最后五分钟,那这五分钟的“尺水”也能够兴起不小的波澜,将会深深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就会感到余音袅袅,回味悠长,也就会盼着下节语文课的到来,如果将这五分钟利用好了,就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如何设计语文课堂的最后五分钟呢?
一、宕开思路,深化内涵
一篇文章的主旨即是一篇文章的核心和灵魂,也是学生把握文章的关键。主旨理清了,关键找到了,学生就能正确理解文意了,但是有的文章的主旨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道理,而是富有深刻内涵的。学完一篇文章,在课堂将要结束时,教师可以适时地点拨、升华,宕开学生的思路,再深化文章的内涵。如在讲授完《六国论》这篇文章以后,学生都领悟了文章的中心观点以及作者的写作目的,就以为学习任务完成了。在这节课的最后,我提出这样的研究性问题:“历史的长河滚滚向前,六国灭亡给了我们深刻的历史教训,历史上同样有许多的君王、史实给我们留下了思考的空间,如勾践、秦始皇、项羽等,从历史便可看天下兴亡,请你从学过的文章或知道的历史事件中提炼出一种观点并加以阐述。”这时学生便进入一种紧张的思考状态,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最后有很多学生将历史观点和现实联系起来,比如廉政建设、和谐社会等,这样不仅强化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同时又拓展了他们的思维,收到很好的效果。
二、比中设疑,高潮再起
教师将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讲授完以后,课堂的基本问题解决了,可以将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和其他的文章或题目进行比较,让学生的思路向更广、更深处思考,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思辩能力。如在讲授杜甫的《登高》后,学生都能够掌握杜甫的诗歌创作风格是“沉郁顿挫”,但这并不全面。在课堂的最后五分钟,教师可再设置疑问,“杜诗的所有诗创作风格都是‘沉郁顿挫的吗?请比较分析鉴赏杜甫的《登高》和《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这两首诗在写景和抒情上有何不同?”问题一出就激起了学生的兴趣,积极思考探究两首诗在写景上的不同特点,以及作者所蕴含情感的异同,并结合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人物的身世来把握杜甫的情感特点。经过比较,《绝句》一诗基调和谐优美,写出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一扫杜诗沉郁之风,所以说杜甫诗风的主体特点是“沉郁顿挫”,同时又有其它风格的作品,这样学生就容易把握了。在课堂最后,学生把握了运用借景抒情的方法鉴赏古诗,学会了比较阅读,同时又锻炼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课堂的最后五分钟也就波澜再起了。
三、引发联想,思维开花
在语文教学中,有些课文是可以“待续”的,文章结尾并没有给我们一个明确的答案,而是留有悬念,让读者自己去想象。在课堂的最后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对文章的结局进行续写或改写,以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使学生能够“神游万里,思接千载”,思维能够“洞开一片天,联想四面花”。如在教授《项链》时,在最后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玛蒂尔德用十年艰辛,换来的真相却是一条假项链,那么当知道真相以后,她会怎样呢?”这个问题一提出,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立即议论纷纷,在思考讨论之后,学生纷纷给出答案:她富贵了,她离婚了,她离家出走了,她疯了,她依然过着贫困的生活……学生的说法可以说是多种多样,但只要他们言之成理即可。学生思路打开了,思维开放了,课堂就活跃了,学生的思想也厚重了。
四、同中求异,各抒己见
有些文章的观点不是十分明确,教师在课堂结束之前,可以引导学生同中求异、各抒己见,让学生针对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不必拘泥答案的唯一性。在《孔雀东南飞》一课中,一般的观点都认为焦仲卿懦弱,没有刘兰芝那样强烈的反抗精神,其实经过分析,发现这个结论并不全面,因此在课堂的最后五分钟,教师便引导学生探异“焦仲卿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环境?文中焦仲卿对焦母说的话表明了什么?焦仲卿与贾宝玉、高觉新比较哪一个更具有反抗精神?最后焦仲卿‘自挂东南枝又表现了什么?”这四个问题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学生原来准备下课的轻松气氛又活跃紧张起来,经过讨论、分析、比较、综合,有的学生得出了自己的观点:在东汉那个天下事无不唯之父母的时代氛围里,焦仲卿敢于说出“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的话,可以看出他对封建家长制的反抗,比起懦弱的贾宝玉、高觉新要坚强得多,他的话充分表现了他对爱情的忠贞、对命运的反抗。而有的学生认为刘兰芝“举身赴清池”的果敢,比焦仲卿“徘徊庭树下”更坚强。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分析鉴赏、对人物的理解,又激发了他们的探讨精神,培养了他们同中求异的思维方式,可以说是一举三得。
五、延伸知识,扩大外延
知识是不仅仅限于课本的,“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语文是中外名著的百花园,是中外作家汇集的知识殿堂,是聆听先民吟唱的桃源胜地,如果课堂的最后五分钟将知识再作进一步的延伸,让学生欣赏一下与课文有关的作家作品,势必会再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打开学生的思路,为学生的大脑注入一股清新剂。如在讲完《拿来主义》后,我带领学生用鲁迅的观点来审视我国现在的改革开放,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我们应怎样“拿来”,应怎样“辨别新事物”,应怎样去创新,并以端木蕻良的《黎明的眼睛》作结:“打开窗子吧!现在开窗子不是为了迎进阳光、空气,或者眺望青山的青,新桃的绿,燕子飞来的掠影……,而是迎来一个新世纪!”学生聆听大家的教诲,倾听名著的哲音,享受语文知识清新的空气,他们就更愿意在语文的大海上泛舟、徜徉。
总之,利用语文课堂最后五分钟的方法是丰富多彩的,关键在于如何针对课堂实际进行设计、运用,而设计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创新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语文课堂的最后五分钟设计好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语文课堂曼妙如花、余味悠长,使教学效果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