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下的文言文教学

2008-01-07

21世纪中学生作文·综合版 2008年12期
关键词:竖线译法原文

李 伟

现在的高中语文教材收录了大量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唐诗、宋词、名家美文。这些倾注了无数古人心血的诗篇佳作,脍炙人口,传唱千古,滋养了一代文人墨客。可谁想,到了今天,这却成为千千万万学子口中的青橄榄,虽口留余香,但咀嚼之苦却不能忘。然苦从何来?苦在教法死——刻板灌注;苦在学法死——死记硬背。陈旧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谈“文言文”色变,失去了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不能触类旁通。作为新时期的年轻教师我们应该找到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已故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作为教学中的关键人物——教师应该寓教于乐,“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使文言文教学焕发新的光彩。

一、活背文言文课文

背诵是文言文中的基础教学。对于文言文来说,只有背诵才能更好的记诵诗词散文名句佳篇,这对于陶冶和丰富学生的人文精神有着重要作用。通过记诵,学生不仅能明白诗句篇章所表达的含义,而且能领略其精妙所在,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美的享受;同时,它也能体现一个人的语文功底和精神底蕴。因此,在学习文言文时,背诵一些精妙文章是必需的。但不理解其意义就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是不可取的。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出几种辅导学生轻松灵活记诵的方法。

①还原式。很多学生不愿背诵文言文,是不理解语意,感受不到文言文之美,加之读来拗口,背来易脱句。针对这种情况,我将文言文译成片段美文,然后让学生尝试着还原成课文原句。如是几番,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很快便能熟记课文,又能更深一层掌握文意,还从中领略到不同于现代文之美。②问答式。即教师设置与课文紧密相关的问题,要求学生用课文原文回答。③连贯式。此法常用于骈文或诗句,因为其句式对偶而连贯。教师诵出上句,学生很自然地接出下句。④联想式。这种方法多用于背诵复习时,能起到归纳总结的作用,如可出题:三分钟内默出五句古诗文中写“月”的句子。

在文言文教学中运用多种记诵法,既可帮助学生有效记诵课文,又能使学生从中找到乐趣,不再以记诵课文为苦事。

二、激活文言文课堂

在文言文教学中,对于字词的解释,课文的理解,采用的常见方法是串讲加翻译。老师呆板地讲授,学生被动地听和记,老师讲得口干,学生也记得手酸,但实际效果并不好。这种教学方式的劣根性在于教师的角色意识太强,没有让教学的主体——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入主动思考、学习的境地。为了提高课堂效率,既面向全体学生,又让每一个不同起点、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踊跃思考。我采取了这样的方式:分组进行擂台问答,给予一定的预习时间,然后组与组之间互相提出字词、语法等问题,然后对方予以回答,答出则得分,反之则扣分,最后教师再拾遗补缺作评价,作总结。如此你来我问,问的同学竭尽全力“发难”,特别是基础差的同学也不甘人后,积极提问题,而基础好的同学更善于挖掘出一些有难度有深度的问题,如“其”具体指代的含义,“而”的不同作用,“之”的不同用法等。回答的怕“丢面子”,抓紧时间思考,不敢稍有懈怠,这样,原本死水一潭的一言堂被激活了。一篇篇文言文的疑难问题也在热烈的气氛中解决了,而且还促进了每一个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基础好的差的也都各有所获。同学们课前查字典、看注释,回顾以前的知识,课中动脑筋提问对答,课后仍回味无穷,更积极地准备下一课。这样形成了良性循环,消除了学生的畏难情绪,让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学到了知识,身心俱得到了陶冶。

三、活译文言文句子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中考文言文翻译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不仅考查对原文的理解,而且考查表达能力,而传统的教学方法要求学生背诵课文翻译、注释,既让学生感到苦不堪言,又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译文讲究“信,达,雅”,但对于初中生,只要忠实于原文内容,用现代汉语,字字落实、句句落实地直译出来,并且语句通顺明白即可,并不作优美而富文采地意译的过高要求。我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的文言文今译六法,就很管用。这六种将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基本方法是:对译法、增添法、删减法、移位法、保留法、替换法。简称为“对、增、删、移、留、换”六字法。关于这几种方法,广大语文教师都很熟悉,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在教学实践中,我的师傅王老师又给我总结了一个更好的方法。古文四行对译法。所谓“古文四行对译法”,是指按四个步骤并采用四行书写的格式对译文言文的方法。具体方法如下:

第一步,抄录原文。抄录时,纸上每抄完一行。其下应留三行空行,字与字之间应有一定的间隔.而不能紧挨在一起,以方便对译文字的增减、调整。第二步,在抄录原文的每个词下面画一竖线,表示待注解。竖线只占一行,每条竖线一定以词为单位。第三步,在每条竖线下面注释相对应的文言词。如果对应的词是多义词,只取在该文中的意义。如果对应的词用法特殊,如词类活用、通假字等,也可在注释中加以说明。注释部分处于第三行。第四步,根据第三行的注释,将原文对译成现代汉语。如果将第三行的注释串在一起不通顺,那么该增添成份的则增添,增添的部分用括号加以标明;该删减的词语则删去;该调整语序的则调整。总之,要达到“信”、“达”、“雅”的标准。

四行对译法的过程可以归纳为一句话.即“一抄二画三注四通”。当然。四行对译法提供的只是笔读的形式技巧,要保证对译的质量,还应懂得阅读文言文的其他一些有关知识和阅读方法。在日常教学中,将这些方法技巧融于练习,加强训练,学生自然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很快掌握翻译的技巧,文言文功底也会随之加深。

四、古为今用,强化美育

学以致用永远是教育的直接目的。中学生学习文言文不能以摇头晃脑地吟几句古诗,理解几个词语的意思为终极目标。他们不应该成为接受知识的“容器”,而应该博古通今,古为今用,从古诗文中汲取知识和养分,做一个未来文明的创造者。中学文言文教学,应该引导学生设身处地,身临其境,用情感和心灵去感受、欣赏、评价作品,进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在教学中,教师应当有意识地挖掘其中美育的因素,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更能成为独立的审美个体,从名篇佳作中,受到美的熏陶,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语言美。中学语文教材收录的文言文可谓字字珠肌,篇篇精致,文质兼美。《晏子使楚》以简洁的语言入木三分地刻画出晏子的机智和凛然。名篇佳作的语言形象、优美而精炼,教师要把握尺度,将这些能展现尺幅画面,又哲理蕴藉、耐人寻味的语言讲深讲活,可以陶冶学生的美感和情趣,同时引导他们在写作过程中加以学习和运用。

情感美。大凡名篇佳作无不蕴含浓烈的情感、超人的智慧和博大的陶襟。欣赏柳宗元的“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要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天人合一的情趣;读了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则需引导学生感悟其身处困顿却心忧天下的博大胸怀。只有教得情思横溢,才能打动学生,引起共鸣,使他们产生美感,对他们的思想情操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鲁迅先生说过“发扬真美,以娱人情”,要将美育融于文言文教学中,唯如此,才能借古讽今,借古鉴今,古为今用,“润物细无声”地培育人才。

时至今日,文言文教学不再是单纯地传授文言知识,而应当在其乐融融的环境中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文言文的能力。这样能给文言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使之焕发生机,成为新课改的一朵奇葩。

猜你喜欢

竖线译法原文
可自动消除NG竖线缺陷的Mura检测机设计探究
倒译法在韩汉翻译中的应用探究
TFT-LCD彩膜工艺宏观缺陷自动化修补的探究
让句子动起来
象形文字走走看
象形文字走走看
尝粪忧心
卖身葬父
Performance of a double-layer BAF using zeolite and ceramic as media under ammonium shock load condition
正反译法及其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