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科综合高考物理复习之三度

2007-12-28黄建煌

中学理科园地 2007年3期
关键词:准确度理科答题

黄建煌

自从实行“三加综合”的高考模式以来。就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话:“生物考好上专科、化学考好上本科、物理考好上重点。”虽然这是应试教育的产物,但是在面对从事高三物理教学的老师们和念理科的高三学生们,这无疑是一句很现实的话。根据理科综合试题(由理、化、生三科组合而成)高考题量大、难度不易掌握的现实,为确保在高考中在不影响化学、生物答题的情况下而物理又能获得优异的成绩,在高考复习中应抓住“三度”标准。实践证明。三度标准指导下的高考复习质量有明显提高,帮助学生在高考中取得了满意成绩,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一、提高答题的准确度

全国物理高考绝大多数省区是实行“理科综合考试”。理科综合试题,由于题量多的缘故,答不完试题是较普通的现象。实行新考试制度以来,虽然物理试题经过多次调整,但在不同的年份物理得失分却大相径庭,而解决失分多的最佳途径就是在高考复习中提高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准确程度。

由于物理高考主要考查应用,而且在高二物理会考时又经历过系统知识的复习,所以在高考复习时普遍存在着轻知识、重应用的倾向。笔者认为,这种做法表面上是一次到位,实质上却制约了高考复习质量的质的飞跃,是一种急功近利的表现。对比会考、高考考试大纲就会发现,两者的要求相差甚远,那么高考阶段的复习的特征就是要对知识进一步拓宽加深。并且要加强知识间的横向比较。如概念复习,就应该全面挖掘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但要知道如何定义,而且还应知道为何这样定义,定义本身包含了哪些含义等;对定律、定理的复习。不但要掌握这些规律的成立条件和结论特点,还要引导学生在比较中掌握不同规律的各自的特点等。在进一步抓好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应熟练掌握重点知识内容。特别是针对近年高考来看,加强了对学生物理能力的考核,所以后期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下功夫。在高三物理复习中,一般都是遵循按章节或单元从知识要点,重难点,例题讲解到练习巩固单元检测,讲评,查缺补漏的规律进行,并注意以下几点:

1为在练习中减少失误,避免出现同样的错误,要求学生做到:善于在教师的指导下找出错误的原因;善于在错误的旁边加以批注,建立错误档案,分类归纳;经过一段时间后重做错题,然后与正确解法进行对照、比较,以便在脑海中形成正确的记忆。2在综合训练阶段,为使学生将所学到的处理物理问题的方法、技能充分结合起来,应培养学生良好稳定的心理素质同时要求他们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对“熟题”的审查不要凭印象,不要受定势思维的影响,应当特别仔细、认真阅读,注意它的细微变化。其次,对新颖的生题的审查要耐心,只要耐心多读几遍,熟能生巧,就能找到解问题的办法。最后,阅读题目时注意区别已知量与未知量。注意挖掘题目中的关键词、关键语句,寻找解题的突破口。

3答题要确切、简练,书写规范、工整。历年高考统计表明,实验填空题的得分率一直不高,针对其特点,答题时必须注意:计算数字填空特别注意写上单位和按题日要求确定有效数字位数:比例填空注意顺序关系;有正负号的物理量要注意正负号等。

4计算题及论述题在高考中占有较大的比例。首先,简短的文字说明是必不可少的。其次,是必要的方程式,必须要有物理规律的原始公式作为依据。这一点最容易被学生忽视。另外,对较难的计算题也不能够轻易放弃,只要按顺序一步一步往下做也可以得到一些分。

二、提高难题的适应度

高考是选拔性考试,试题有一定难度,以利于选尖拔优。高考复习应该提高难度,但难度怎么个上法,笔者认为要适度,并且这个度要由教师把握好。所谓难度,一是由教师以高考大纲为依据提出的难点问题。这些问题应带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如物体间的相对运动问题,历来是难点。解决此类问题的要点主要是确定研究对象,找准临界条件和理顺好不同运动状态间的联系,帮助学生抓住上述要点,再结合具体问题的物理过程进行具体分析,此类难点问题就较易获得突破。二是更多的难点问题源于学生。学生遇到的难点问题可谓是五花八门,根据此类情况,笔者的策略是帮助学生筛掉那些偏、怪、超纲题。而对于纲内题,开设了如下的疑难问题系列解答活动:1、学生遇到的带有普遍性的疑难问题拿出来供大家讨论分析,变个别学生问题为所有学生的问题,并由最先解决出来的学生做主讲人,使所有学生都有所获。2、开设由学生代表主讲的疑难问题讲座,如我们学生开设了“分析切割磁力线的金属杆在不同条件下的运动”,“合理想象在解题中的应用”等内容,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3、教师点拔或把疑难问题推荐给物理优秀学生解答等方法,也都收到了很好的解疑效果。

三、提高解题的速度

理科综合试题满分是300分,而考试时间只有150分钟。所以考场上合理的分配时间是应试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因此,通过加强定时训练,使学生视个人实际把握答题速度是至关重要的。在保证解题准确的前提下,必须提高解题速度,以把解题准确度与速度有机结合起来,为此就必须重视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训练。

1要重视巧解问题的练习。高考复习时会解不是目的。能进行一题多解训练以求得多种解题方法也不是最终目的,而最终的目的则是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出巧解问题的途径,这就是物理高考对复习提出的特殊要求。

2对同类问题解题思路,同种题型解题方法的研究。也是提高解题速度的有效途径。经常对同类问题归纳分析,找出它们的共性特征,注意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别,这样不但能利于掌握解题的一般思路,还能抓住不同问题的具体特征。对不同题型的解答方法的研究,以培养学生掌握不同题的解题方法。以选择题为例,我们要求学生要更多地运用建立在正确推理判断基础上的直选法,还要求学生在遇到判断困难时,善于学会使用筛选法,特别是多选题,要求学生除会使用上述选择方法外,为消除学生酱遍存在的犹豫不决现象,可提出保三分争六分的处理方法。

3还可采取限时限量,快速抢答等方式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速度。限时限量训练,主要是从高考实际出发,采用积分制来检查学生解题的一次性准确度,使学生能根据积分的多少立即知道自己准确度与速度的结合情况。

以上提到的“三度”要求,首要是抓提高准确度,要贯穿于整个复习的始终。它是提高复习质量的关键。在学生解题的准确度没有提高的情况下,则不能盲目的追求速度,否则将出现欲速则不达的局面;难度的提高要适当,要根据高考大纲与具体情况而定,一定要避免变为复习的主流,以免学生投放过多的精力,影响整体的复习质量。

猜你喜欢

准确度理科答题
影响重力式自动装料衡器准确度的因素分析
和理科男谈恋爱也太“有趣”啦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论提高装备故障预测准确度的方法途径
2016年高考全国卷Ⅱ理科第11题的多种解法
Word中“邮件合并”功能及应用
对GB 17167实施过程中衡器准确度要求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