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放的预设中生成
2006-12-31黄建明王栋昌
黄建明 王栋昌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79~80页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设疑——控疑——存疑
师(电脑出示):“龙长高速公路有限公司要修一段长30千米的公路路基,现在有甲、乙两个工程队参加修路招标,甲队单独修10天完成。”从以上条件,我们可以获得什么信息?
生1:甲队每天修3千米。
生2:甲队每天修这条公路的1/10。
师(电脑继续出示):“乙队单独修15天完成。”从以上条件,我们又可以获得什么信息?
生3:乙队每天修2千米。
生4:乙队每天修这条公路的1/15。
生5:乙队比甲队多用5天。
师:假如你是龙长高速公路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你会承包给谁?为什么?
生6:甲队。因为甲队做得快!
生7:乙队。乙队虽然较慢,但可以便宜一点。
师:你们想得真有道理!如果要修得快,怎么办?
生8:让甲队修。
师:还有其他办法吗?
生9:可以让两个队一起修。
师:这个主意真不错!现在就让两个队一起修路,看一看几天能修完?(出示完整应用题如下:龙长高速公路有限公司要修一段长30千米的公路路基,甲队单独修10天完成,乙队单独修15天完成。两个队合修几天完成?)
[评析:龙长高速公路从龙岩市新罗区至长汀县,是正在修筑的现代化公路,正从该校附近经过。教者把教材中的例题融合在学生熟悉的“修路问题”中,使学生首先感受到在学习“有价值的数学”。本过程的教学艺术主要在于:一是设疑的开放性。如两次“获得什么信息”与“你会承包给谁”这些答案都不是唯一的,必须经过一定的数学思考,才能得出理想的答案。二是控疑的巧妙性。如让学生说出选哪个队修路的理由,学生说得都有道理,但不是本课设疑中要生成的问题,教师先给以肯定。然后通过“如果要修得快,怎么办”来控疑,又通过“还有其他办法吗”进一步控疑,引导预设中的生成。三是存疑的必然性。在控疑中生成有教学价值的问题.把它纳入教学过程,在此显得水到渠成,斧凿无痕。本片断融温故引新于一体,简洁明快,直奔新课教学。]
二、猜想——验证——拓展
1.猜想。
师:请同学们在计算之前先猜一猜两队合修需要的天数大概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猜2天、3天、5天、12.5天、25天……由于答案较多,教师分别板书学生所说的天数,并点拨学生自悟得出“两队合修的天数比10天少”)
2.验证。
师:刚才大家得出最后结论是“比10天少”,现在我们来验证一下。请同学们思考后,列式解答。(师巡视并指名学生板书)
生1:30÷10+30÷15=5(天)。
生2:30÷(30÷10+30÷15)=6(天)。
师:请你们分别说一说算式的每一步含义。(引导学生得出第一种方法求出的是两队合做1天修的路长,即工作效率和,而不是最后要求的天数;第二种方法是正确的,即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合做时间。随后,教师进一步指出最后猜想的正确性。)
3.拓展。
师:如果把30千米改成60千米,其他条件不变,你能很快算出要修多少天吗?(学生计算,师指名学生板演)
生3:60÷(60÷10+60÷15)=6(天)。
师:仔细比较这两题,你发现了什么?
生4:合做时间都是6天。
师:这就怪了!如果公路总长再改成其他的数量,其余条件还是不变,结果还会是6天吗?
师:请同学们选择一个你喜欢的数字作为公路的长度试一试,数字比较大的可以用计算器计算。(指名学生板演,再分别请几个学生举例说明)
师:试验的结果还是这样吗?为什么会这样呢?
生5:还是6天。工作总量扩大了,工作效率也在扩大,扩大的倍数相同,所以时间不变。
生6:我发现无论公路多长,甲、乙两队每天修的各占总长的几分之几不变。
生7:无论公路多长,只要各自单独做的效率不变,合做的时间就不会变。
师:你们说得很有道理!那么,如果没有具体的公路长度,还能不能解答?
师:会做的同学可直接动笔列式解答,有困难的同学可以结合屏幕上的提示进行思考,也可以小组讨论,试着列式解答。
提示如下:
(1)把这段公路长看作什么?
(2)甲队每天修完这段公路的几分之几?
(3)乙队每天修完这段公路的几分之几?
(4)甲、乙两队合修每天可以修完这段公路的几分之几?
(5)甲、乙两队合修多少天可以修完?
师:谁愿意把过程写给大家看,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生板书如下,说理略。
1÷(1/10+1/15)
=1÷1/6
=6(天)
师(根据学生的板书与说理进行小结):这道题,具体的工作总量不知道,我们可以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根据“甲队单独修10天完成”可知甲队每天修全程的1/10(就是甲队的工作效率),根据“乙队单独修15天完成”可知乙队每天修全程的1/15(就是乙队的工作效率),所以(1/10+1/15)表示甲、乙两队的工作效率和,用工作总量“1”除以工作效率和求得的是两队合做的时间。
[评析:猜想与验证是学生自主探究的有效方法。本片断预设中的猜想与验证,先让学生发散思维,在猜测中预测结果,提高了学生参与验证的热情。在拓展训练中,学生解答后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总数量变了,工作时间还是不变”,这种预设的目的是让学生产生悬念,为进一步探究激发了心理需要。紧接着由学生自选数据计算,并悟出其中的道理,这种循循善诱之功,是教师对学生心理把握与教材理解的具体表现。当应用题拓展到不提供具体路长(其他条件不变)让学生解答时,本课由曲径通幽进入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这种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学生的开放式预设,能让每一个学生自主、有效、富有个性地构建与生成,新课教学也由学生心理矛盾的不断推进逐步展开。]
三、归纳——对比——小结
1.归纳。
师:上面我们做的这道应用题,不给出具体工程数量,只知道不同单位完成的时间,要求他们合作时的完成时间,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工程问题”(板书)。下面小组讨论,这种工程问题的解答方法有什么特点?
根据学生讨论归纳。
(1)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
(2)谁几天完成,谁的工作效率就是几分之一。
(3)用工作总量除以工作效率和就得到工作时间。
2.比较。
师:比较刚才出现的两类工程问题,一类是出现具体工程数量的,另一类是不出现具体工程数量的,说说它们解题方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1:这两类应用题在解法思路上是一致的,数量关系基本相同。
生2:都是用工作总量除以工作效率的和。
生3:第二类应用题没有给出工作总量的具体数量,可以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
3.小结。
师(小结):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谁几天完成,谁的工作效率就是几分之一,这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工程问题数量关系分析的特点。
[评析:把新知识纳入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以便生成新的认知体系,是数学教学的任务之一。本片断教师先让学生归纳“不给出具体数量的工程问题”的解题特点,这是本课的新知,再将新知与旧知“给出具体数量的工程问题”进行比较,引导学生区分新旧知识的异同点,最后小结强调新知在数量关系分析上的特点,使学生生成清晰的认知新体系。]
总评
预设与生成是教学中的一组矛盾。预设是为了更好地生成,但是课堂预设得越紧密,学生发展的空间就越小。所以教师注重预设的开放性与生成的多样性,同时通过适当调控,把有效的生成资源纳入教学过程,成为课中教学的新预设。本课各个环节的预设均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能充分发挥学生各自的特点,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对学生的生成资源或截、或导、或控、或用,使新知探求始终建立在学生自主获取、主动构建和自然生成的状态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