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石塔:直插云天的国宝
2006-11-23商尔
商 尔
邛崃,这个发音为“Qiong lai”,在藏语里意为“盛产美酒的地方”,同时也盛产道教、佛教以及由佛教文化衍生出来的古塔。它们造型各异、种类繁多,有六角形、四方形,有砖塔、石塔、琉璃塔及陶雕之塔,在湛蓝而深邃的天空下,它们像一颗颗散落于临邛大地上的珍珠,给一方水土带来了多元文化共生的别样的人文风景。
石塔、童年与天启
童年时代生活在平原上的作家张锐锋在他的散文里这样写道:“一个人的一生从未跟一条河流一起生活过,那是遗憾的。如果没有与一座山相处过,也是遗憾的。”值得庆幸的是,这两种遗憾都不属于我。事实上,我的人生画卷正是以一座大山为背景,沿着一条河流淌的方向展开的。这座山就是川西著名的天台山,这条河就是邛崃的母亲河——-古称布濮水的南河。
河流是大地上最早的罗盘,能确定人行动的方向。而我就是在能确定我人生方向的布濮水的源头度过自己清贫而又快乐的童年的。幼时的我并不知道那是命运的恩赐,是一种浩大的幸福。布濮水让我的心灵在人生的初始阶段便得到了来自大自然的滋养。如今,每当我回想起那段与布濮水朝夕相伴的日子,内心便涌出一股隐秘的喜悦。
布濮水从它的源头——高何镇境内的那些平凡的山间涓涓涌出,千回百转地与白沫江交汇,流向古城临邛,沿途播下它文明的种子,这便形成了邛崃西路那些美丽的村落。它们是我所能体味和感知的乡土中国最温暖最朴素的部分。沿布濮水溯流而上,依次是临邛镇、白鹤乡、马湖乡、水口镇、油榨乡、火井镇、高何镇……布濮水就这样串起了一串文明的念珠。在上川南道的这串念珠上生活的人民口音粗重,性格温和敦厚,又不失山野豪气。民国时期,这里曾一度出产土匪和鸦片,这给西路平添了几分传奇色彩。而这些以两个字为一组,像石榴一样紧密地团结在一起的汉字,其背后隐藏着许多神秘的传说。那些传说像山风和鸟鸣一样灌满了我童年的耳朵。
在这串念珠上,最让我怀念的当数叫“高何”的那一颗。20世纪70年代,在这颗光芒内敛的“念珠”上,我度过了自己的小学和初中时代。把高何形容成一颗念珠或菩提子,对我而言应该是颇为贴切的。70年代中叶,我在高何镇(当时叫公社)高兴中学念初中,一座石塔正好隔着布濮水与学校遥遥相望。那时,邛崃西路仅有一条狭窄的沿布濮水蜿蜒修筑的碎石公路通往高何。每天踩着凹凸不平的碎石路,往返于学校和厂区之间,我们这些随大人们从城里来的孩子,憧憬着有朝一日像布濮水一样流出山区,流向遥远而美好的城市。那些上学和放学的日子,我常常蹲在布濮水边观察自己,并用双手打捞自己像鱼一样投射在水里的倒影。
在一个天空蓝得令人忧伤的夏日,当我在布濮水边玩耍,不经意地看见倒映在水里的石塔,少年不知愁滋味的我,一下子被它的美惊得目瞪口呆。那惊鸿一瞥仿佛神秘的召唤,从此开启了我崭新的人生。如果说布濮水确定了我人生最初的方向,那么,石塔便是我漫长岁月中随时能及进调整方向的坐标。对于我,石塔就是人生的灯塔,它不仅曾一次次激励一个草很少年珍惜时光,发奋读书;更以其拔地而起、直立高耸、巍峨庄严,在诫勉我人生的同时,成为我生命中的—个隐喻。
标语碑与石头的奇迹
石塔,却成为大地上最瑰伟、最壮丽、最激动人心的人文景观。那峻伟醒目、挺拔向上的石塔最初竟以水里的倒影的形式开启我,必定暗含深意。可以说,我对佛教以及整个传统文化的认识就是从认识石塔开始的。这一认识的过程多么富有诗意,石塔是挺拔向上、气宇轩昂、直插云天的,而水里的石塔却指向与天空相反的更为深邃的大地。
一个置身于乡村并被乡村打上深深烙印的城市少年,自从目睹了倒映在水里的石塔,便开始自觉地了解石塔,走近石塔。多少次,我向当地的老人询问石塔的情况,但那些老人大多目不识丁,对石塔的情况所知甚少,只是告诉我,石塔已有数百年历史,历经自然和人为的风雨而至今巍然屹立。随着年岁的增长,后来才知道,石塔全名叫释迦如来真身宝塔,建造于南宋乾道五年(公元1169年),与国内著名佛塔——杭州开化寺六和塔(公元1163年)为同一时期建筑,且异曲同工。
石塔坐落在楠木溪沟口旁的山坡上,我每天上学必经的碎石公路就蜿蜒在它的脚下,而布濮水涓涓流淌在不远处。那时,佛教被视为封建迷信,即使在偏远山区,人们也念念不忘大讲特讲阶段斗争。那场被振振有词地称作“文化革命”的运动,其目的就是为了革文化的“命”。哎,积淀了数千年的传统文化在劫难逃了。
塔,又称浮图、浮屠、堵波、塔婆、兜婆,是梵语音译的省略,意译应为“文坟、圆冢、灵庙、高显处、大聚、功德聚”等。最初是用来藏置舍利的,故称舍利塔。相传释迦牟尼涅槃后,弟子阿难等焚其尸,骨子化为五色珠,平分给各国国王以平息纷争,其后又被分散于世界各地,信徒们便建塔供奉,这大概就是最早的塔了。作为佛教特有的建筑,自佛教传入,塔与佛教寺庙便如影随形地出现在华夏大地上,并且几乎遍及全国各地。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说:“自佛法入中国,塔庙之盛,未之有也。”在中国大地上蔚为大观的佛塔,在那个时代自然被视作封建迷信的产物。但不知为何,自从在那个夏日目睹了倒映在水里的石塔,我便常去那个原名叫大悲寺的石塔寺。当时,寺庙已十分破败、凋敝,平时罕有人去。但在阶段斗争一抓就灵的年月,我几次去都发现,庙内竟香火袅袅,实在令人称奇。
在校门外的场口上,有一座碉堡,据说是民国时期一个姓谢的大地主用来抵御强盗(当地叫棒客)的。我和同学们也爱去那儿玩。只是碉堡坐落在一户人家的院子里,每次去都要征得主人的同意,多有不便。而石塔寺没有围墙,我们这些并无多少功课的野孩子想什么时候去,就可以什么时候去。大家在那里捉迷藏,巍峨挺拔的石塔便成了最好的掩体。我至今记得,石塔曾多次掩护我,让我化险为夷,躲过了“敌人”的袭击。那些年,石塔像一张养在“闺中”的断弦之琴,无人能识得它美妙的琴声。当时,见识短浅的我自然也不知道石塔的价值,更不知道日后会成为令一方水土为之自豪的“国宝”,只是觉得石塔造型独特,围着它捉迷藏很好玩,觉得它和古庙所构成的那种神秘而肃穆的氛围,对我有一种奇妙的、说不出的吸引力。
邛崃是革命老区,长征时期中国工农红军四方面军建立的第四区苏维埃所在地正好在石塔寺内。尽管红军在高何镇仅仅停留了112天(1935年冬至1936年春),但却播下了革命的火种,这给古庙平添了一层悲壮而传奇的色彩。记得当时在石塔寺玩耍时,寺内尚存有“争取苏维埃新中国”、“中国快要亡了,只有抗日反蒋,才能救中国”等石刻标语碑。有一块标语碑落款为“拔起政治部”,我当时似懂非懂。据说,这样的石刻标语在邛崃境内保存完好的有四十多条。
也许,正是由于石塔寺曾是苏维埃所在地,正是由于这些石刻标语,以及古庙所特有的慈悲力量和当地老百姓的淳朴善良,石塔寺才躲过了那场叫“文革”的浩劫,而得以保存至今,让我们无数次来到这里后,还像初来乍到一样,发思古之幽情:感叹祖先的智慧和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珍珠与断弦之琴
在秋风与落叶中,我又一次来到石塔寺。如今,从邛崃市区通往高何镇的狭窄的碎石路早已变成了水泥路,只有布濮水未变。它曾一度被工业文明污染,但在政府勒令关闭几家小型纸厂后,它又清澈地、不舍昼夜地蜿蜒流淌于大山之中,并向下游源源不断地传递着那些古老村落的消息。我来到石塔寺,这里早已旧貌换新颜。一片松柏院落,清幽而爽洁,看得出院中常有人打扫清洁。当我抬头,但见绿荫蔽日的马杉树环抱着石塔。
石塔在寺前山门外,距山门约8米,处于寺内建筑中轴延长线上,熟悉佛教建筑的人一眼就能看出,寺塔布局相当讲究,颇为独到。这座全部用红色砂岩砌筑而成的石塔,通高17.8米,平面四方形,为13层密檐式。由塔基、塔身和塔刹三部分组成。塔基高约4米,分基台和基座两部分。基台由平整的条石砌成正方形平台,在塔的须弥座角,分别雕刻四个凶猛兽像,暗含四大天王托塔之意,为它塔所未见。
不仅如此,映入我眼帘的石塔还有三奇:石塔底部造12根八方形石柱护廊,为国内罕见。古建筑学家、国家文物局顾问罗哲文教授对此亦十分感慨:“此塔在高大须弥座上设附阶(回廊),为国内古塔所少见。”但正是这种国内佛塔所罕见的建筑结构,充分表现了南方建筑的特点,此为一奇;护廊底部又置二层须弥座,造经幢置须弥座是常例,可这高达13级的密檐石塔下置须弥座却十分少见。在此,请允许我如一部相机一样,多花些笔墨来如实描述一下双重须弥座的特点——基座双重须弥座,高约3.5米,中间是束腰,以间柱分为三间,柱间浮雕海棠曲线形壶门三个,内有阴刻牡丹、莲花等花卉,线条流畅,繁简相宜,是不可多得的宋代花卉图案雕刻佳品。双重须弥座上雕有纹饰和佛龛,须弥座束腰上面装饰着仰莲瓣花纹,上层须弥座直接叠在下层的须弥座的上枋上……这种佛塔基座正是典型的宋塔风格,高大的须弥座上托着第一层塔身的附阶回廊,回廊同须弥座一样宽大高耸,此为二奇;须弥座底座四角外出呈波浪卷涡状,这卷涡上翘如硕大的蜗牛壳,同样少见,此为三奇。
我是爱琴的,既爱“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音”的无弦琴,抑或断弦之琴,也爱某一张特定的能发出琴音的琴。我曾多次在蜀派古琴大师俞伯孙老先生郫县的琴房,聆听他用心爱的“铁客”弹奏《高山流水》、《渔舟唱晚》、《广陵散》……那余音绕梁三日而不绝。这三奇一下子打断了我将眼前的这座南宋石塔与其它若干石塔比较的思路。我的思绪不再信马由缰:如此独一无二的构建不正是中国古塔建筑史上的一张断弦之琴吗?在哪里又能续得第二张呢?忽然想起此塔全称叫“释迦如来真身宝塔”,《金刚经》上说:“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我眼前的石塔,眼前的这张“断弦之琴”,亦可说“如来”了吧。
让我们从下往上再次亲近一下石塔:
第一层塔身以上,出密檐12层,相距颇近。塔身底层较高,约4.1米,四面均有佛龛,龛内供四方佛,龛楣题匾“释迦如来真身宝塔”;佛塔四面皆同,东、西、北三面上款题“敕赐大悲院兴建石塔僧安静记”,南面上款题为:“大宋壬辰乾道八年秋兴建石塔僧安静记”。第二层以上塔身伸出,腰檐由整石凿成,四角反翘。每层间均辟有3个小佛龛,用以替代门窗。整个塔身外观,从第二层至第六层每层略为增大,从第七层至第十二层则逐层收小。塔身格外流畅挺拔,每层四面刻佛像3尊,共计148尊,塔身刻《观音经》、《大悲咒》、《地藏本愿经》共三卷。塔刹高1米,在塔顶置覆钵两重,上置葫芦宝瓶。众所周知,唐宋塔的塔刹原是十分讲究的,但石塔寺石塔的塔刹与整座石塔的建筑风格殊不协调。据《重刊古碑志》记载,明正统年间(公元1436-1449年)因“寺殿凋零,塔顶毁败”,寺僧荣昌“自己衣食之资,竭志用心修整”。这个塔刹正是明代配装的,其质量稍差,也就不足为奇。
邛崃,这个发音为“Qiong lai”,在藏语里意为“盛产美酒的地方”,同时也盛产道教、佛教以及由佛教文化衍生出来的古塔。除高何镇石塔寺内的释迦如来真身宝塔外,还有建于南河河心沙洲之上的全国第二高塔一回澜塔;战斗乡场镇上集儒、释、道三教于一体、雕饰富丽、造型精美的兴贤塔;火井镇境内以五代女诗人、书画家黄崇嘏的芳名命名的崇嘏塔;太和乡境内的紫荆塔;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天台山景区内的海会塔、灵空塔、应光塔;坐落于城郊的云居塔及“姐妹塔”——文笔塔与鹤林西塔等13座。它们造型各异、种类繁多,有六角形、四方形,有砖塔、石塔、琉璃塔及陶雕之塔,在湛蓝而深邃的天空下,它们像一颗颗散落于临邛大地上的珍珠,给一方水土带来了多元文化共生的别样的人文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