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言虚词“之”易忘用法举隅

2006-08-31田家利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06年15期
关键词:补语助词虚词

田家利

《考试大纲》把18个常见文言虚词列为考查重点,其中“之”是最常考到的虚词之一。它可以作代词、助词,还有一个实词的用法,就是作动词。而作为虚词,作代词时,代人、事或物的用法最好把握;作助词时,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表示修饰和被修饰关系,可译为“的”的用法以及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用来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不用翻译的“之”的用法,也很好把握。但“之”的另外一些用法,就很容易被忽视、被混淆,现整理如下,以便准确掌握,灵活运用。

1、第二人称代词,可译为“你”“您”。例如:

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触龙说赵太后》)

2、第一人称代词,可译为“我”。例如:

(1)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

(2)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3)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3、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此”“这样的”等,通常作复指性定语。例如:

(1)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2)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3)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4、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这么”“这样”等。例如:

(1)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2)宁南以为相见之晚。(《柳敬亭传》)

(3)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捕蛇者说》)

5、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不译。例如: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2)何陋之有?(《陋室铭》)

(3)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4)愚公哂之,曰:“杞人忧天,夫子之谓欤?”(《愚公移山》)

6、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用在被后置的定语之前,不译。例如: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岳阳楼记》)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3)佩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巍。(《离骚》)

7、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实义,译时应省去。例如:

(1)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3)公将鼓之。(《赤壁之战》)

(4)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史记·平原君列传》)

猜你喜欢

补语助词虚词
格助词“に”と“で”的使用区分
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如何把握“虚词于构句达意之作用”
贵州方言先行体助词的语法功能及地理分布研究
汉语、达翰尔语补语句之比较分析
现代汉语补语的翻译
对外汉语教学中状态补语与程度补语的对比研究
湖北天门方言“的”的用法探析
助词“给”的发展变化研究
虚词使用五种错误例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