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欢喜,让我忧
2006-08-10王凤芹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信息网络在城市的普及,多媒体课件作为教育的宠儿,在上世纪末应运而生。语文学科内容包罗万象,复杂繁多,因之更青睐多媒体课件。我作为中学语文教师,近几年来制作和使用了一些语文多媒体课件。在炫目悦耳之后,反观自己的教学,可以这么说:多媒体课件,让我欢喜让我忧。
一、语文多媒体课件的优越性
1.趣味性、直观性
多媒体课件中有动听的音乐,鲜明的色彩,华丽的影像,甚至有活灵活现的动画效果,可谓栩栩如生,多方面多角度地刺激和调动了学生的感官。浩瀚的宇宙,生命的奥秘,尖端的科学,醉人的音乐,动人的画面……只要你愿意,立马可展现在你的面前。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感同身受,极大地提高了学习的兴趣。改变了以往单调的只是听说读写的语文学习法,语文课因多媒体的使用成为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
2.大容量、高效率
网络进入千家万户,资源共享,信息资源简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做成的语文课件真可谓丰富多彩,绚丽夺目,应有尽有。比如,在做综合课《说不尽的桥》时,从桥的历史说到桥的现状,从桥梁知识说到桥的美学意义,从桥的俗语说到有关桥的诗,再到世界名桥,简直是一网打尽,凡所应有,无所不有。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学生的知识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可谓大开眼界。
3.与艺术共舞
学生学习的最佳境界应该是快乐地无意识地学习。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使得音画时尚也堂而皇之地进入了课堂,学生可以看到最赏心悦日的画面,在美的熏陶中获得知识和能力。可以听到最悦耳动听的乐曲,乘着音乐的翅膀邀游和畅想。
在课件中,即可欣赏到南极的冰天雪地,又可见识美丽的北极旅鼠。在萨克斯的“春风”中,尽情演绎朱自清的《春》;在“光明行”中《谈生命》一边是水草丰茂鸟儿欢唱的天堂,一边是枯木骸骨涸泽断流,在触目惊心的画面中,在强烈反差的对比中,痛心疾首地感慨“消逝的罗布泊”……这样的课堂简直是一种艺术的享受,学生与课件中的视听艺术产尘了共鸣,视频艺术与语言文字的魅力达到空前的统一,出神入化,妙不可言。
二、语文多媒体课件的适用性
语文课件有它的适用范围,并非课课皆可用。下面几种课型较为适用。
1.说明文
说明文的目的在于使人明白道理或认识事物。语文课件能使被说明者更加直观和形象,使抽象的东西具像化,深奥的东西通俗化。比如《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在具体的图像和平面图里,二者的特点一目了然。好像把实物搬进了课堂,学生对如何运用语言进行说明也有了直观的认识,从而对说明文的特点也有了更好地更透彻地理解。再比如,《你一定会听到的》通过课件收集到各种各样的声音,惟妙惟肖,让人仿佛置身其中。
2.综合课
新课程标准提倡大语文观,注重培养学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素质。在学生有一定计算机操作能力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制课件。方法是:六人一个小组,分工搜集资料,整理信息,概括优化,合作制作综合课件,并派一人代表小组去演示,结果非常成功。例如,《荷文化》、《说不尽的桥》等综合课的交流都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初中十八本必读名著,每本读完后都要设一节交流课,也以制作课件的形式进行。学生热情很高,有时,一节课根本不够用,须延长为两节课。这种方式,促进了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和理解,做成课件后,对原著的理解往往更深刻了。这样的综合课极大地锻炼了学生收集筛选信息的能力,合作能力也相应得到了加强。
3.复习课
复习课应体现对知识的系统和概括。既要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又要脚踏实地地进行演练,容量之大可想而知。这种课型使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做到如鱼得水。
比如初三阶段的总复习,语文知识分专项、专题进行。既探索了规律,又适时适量地进行了练习,做到了纲举目张,有条不紊。
三、语文多媒体课件的局限性
多媒体课件好处多多,但就像山珍海味天天吃也会腻烦(且营养不全)一样,课件亦然。几年下来,反观语文教学质量,也发现它的一些局限性。
1.冲淡对文本的理解
语文学科要培养的基本能力就是对文本解读的能力。多媒体课件常有动听的音乐,绚丽的画而。这些内容往往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淡化了他们对文本的深入思考。俗话说,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中学生由于年龄的关系往往不能很好地选择。如果运用不当,造成学生思维的肤浅,可就得不偿失了。
2.固化形象,束缚学生的想像力
春夏秋冬在多媒体课件中都是固定的形象,而现实却是丰富多彩、变化无穷的。那些固定的甚至是唯一的画面束缚了学生的想像力,使得本已渐趋匮乏的想像力每况愈下。
综上所述,正象任何一项发明都是双刃剑一样,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也有它的两面性。语文多媒体课件应该为教学服务。培养语文能力与课件达到有机的整合,使语文教学取得最优化是最终目的。那么,语文多媒体课件当用则用,不当用就应回归语文教学的本来面目。
(王凤芹山东大学第二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