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语文课程范式转型问题的思考

2006-08-10钱加清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6年8期
关键词:范式语文课程转型

自20世纪初语文独立设科开始,语文教育历经百年艰难探索,迎来又一轮新的课程改革。回头审视语文教育走过的不平坦道路,留下印迹最深的还是前人对语文课程范式的追寻探求。从20世纪20年代末到50年代中后期,人们一直致力于构建语文学科知识体系,并通过政府高度重视的汉语、文学分科改革试验,从语言教育和文学教育两方面建立起比较清晰的学科知识体系,逐步形成“知识——传授”的课程实施范式。之后,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强调要在知识教学的基础上加强基本训练,使知识转化为能力。这一观念,在1963年《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中通过“语文是学好各门知识和从事各种工作的基本工具”体现出来,后又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于80年代中后期形成“能力——训练”的课程范式;90年代末,语文教育受到全社会关注,人文性问题进一步凸显,人的全面发展成为焦点话题,2001年教育部颁布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所以人们将目前的语文新课程范式名之为“素养——养成”型。从以上简单梳理可以发现,语文课程范式经历了由“知识——传授”到“能力——训练”再到“素养——养成”的转换。

语文教育是在动态变化过程中逐步趋于理想化的,它必然要随社会的需要和教育的整体进步而发展,因而,语文课程范式转型是很自然的。问题在于我们如何认识和对待语文课程范式的每一次转型,如何在每一次转型时扬弃适度,把真正属于语文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包容整合积淀下来,发扬开去,使语文教育的目标更清晰、内容更系统、方法更实用,使语文学科的地位和尊严在转型后越来越得以彰显,而不是在难以承载之负中被淹没。

从倡导者的角度说,对语文教育转型过程中继承与创新关系问题的认识是清醒的,主张继承基础上的拓展和创新。但实际上面对语文课程范式的转型,多数人眼睛只盯着“转”和“转”后的追求指向,只专注于标示着转型的那部分内容新质,出现追新热情有余而对优秀传统发掘继承不足的尴尬局面,守持与承传面临着挑战,有些经长期实践证明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成分有逐渐淡出人们视野的趋势。

出现这种状况,原因可能十分复杂,其中有一点应当引起注意,这就是认识语文课程范式转型问题的思维路向。课程范式的转型是一种历时演进,表现为时间上的直线延续;从简明表述上看,其转向旨归亦十分明显。正因为如此,在面对语文课程转型问题时,往往容易受习惯思维的支配,自觉不自觉地以“‘知识——传授→‘能力——训练→‘素养——养成”的线形思维来认识和对待。线形思维有其特点,它便于把握事物的演进顺序,揭示事物明显的阶段特征。它的局限也很明显,主要是关注直线发展,使人只看到阶段性变化而不利于引发对内部联系的思考。现实当中表现为扬现在抑过去、褒时尚贬传统,有意无意地阻断了语文教育发展的历史继承性,漠视或曲解课程范式转型的真正旨趣和发展取向。当注重能力训练时,就认为知识传授不再重要;强调素养养成时,便觉得能力训练落伍;强调探究就认为接受已经过时;重视过程好象就可以不考虑结果……这实在是对转型问题的大误解。所以产生上述种种认识偏差,除对语文教学规律掌握不足等方面的原因外,另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就是人们认识问题的线形思路。

那么,有没有另外一种思路可以消减课程转型问题认识上的偏差呢?

我们认为,与线形思路相比,环形思路更有利于切合实际地理解和把握语文课程范式转型问题。因为,语文课程范式转型的内容实质本来就不是推倒重来、另起炉灶的“革命”,不是一种线形的跃进更替,而是在原有基础上的逐步丰富和完善,是一种带有很大继承性的环状的包容扩展。为直观起见,我们用小、中、大三个圆分别表示三种不同课程实施范式,将这种环形思路用下图表示:

按环形思路来理解,语文课程范式转型是在原有基础和背景上进行的,它虽然离不开屏弃,但主要的是在包容基础上的继承整合拓展;对转型后课程范式具有的新质应当重视,但绝不能把这些新质视作语文教学的全部;这些新质不仅不是语文教学的全部,有时甚至不是语文教学中最主要的部分。从图上看就是:“能力——训练”范式中包含“知识——传授”的成分;“知识——传授”和“能力——训练”的成分包容在“素养——养成”范式中。这种环形思路可以用来从宏观上认识课程范式转型,也可用来认识课程范式转型中具体问题的历史发展。语文课程转型涉及的问题很多,其中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是三个主要方面,从环型思路出发,需要突出解决好以下问题。

(一)目标落实要突出根本性

如图,大圆表示的是“素养——养成”范式,它“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其中“语文素养”因是“关键词”而倍受关注。课程标准对“语文素养”的内容要素有具体解说,但“由于课程标准对‘语文素养的解释并不全是从操作层面给出的,所以导使第一线的教师觉得它是万宝全书,无所不包,或觉得它就是三个维度的不同表述,所以在课程实施时难以把握”。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无所适从的感觉?这里既有课标的表述问题,也与习惯的思维方式有关。当一说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潜意识里就觉得过去没在提高学生素养上下过工夫,原来的一切秩序不再适用。于是,“语文素养”表述中的内容新质在许多人心目中成了语文教学的重心。与之密切联系,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方面,“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同样因其新而格外受到推崇,而这些内容较之“知识与能力”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感觉难以把握就不足为怪了。说到底,这种认识和感觉是不确当的,是线形思维在作祟。上图清晰的表明:无论语文素养的内涵如何丰富,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永远是其最基础、最重要的内容,它们是语文教学永恒不变的要素,是语文教学的根本。

历次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在语文教学目标任务表述上存在差异,但对语文教学根本目标任务的认识却十分一致,那就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这正是语文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根本标志。所以,语文教育的一切行为必须以语言的学习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学生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培养提高运用语言的技能,发展语文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本分职责。培育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人文”性要求同时渗透在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中。语文教学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力的根本宗旨原本是十分明确的。

反观我们的语文教学,现状却不容人乐观。早从上世纪90年代就已开始显现的拔高人文性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加上社会话语环境影响,人文性位置失衡现象反而变得日趋明显,“过于强调人文性和文学素养教育”成了语文课的主要问题。“目前的语文教育现状实际已经暴露了这几年人文教育力量过于强大和工具性教育相对薄弱的缺陷。”看来要真正解决问题,让语文教学回归应然状态,必须坚定不移地落实语文教学的根本宗旨,而做到这一点的前提是在具有权威指导性的课程标准中对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任务作出明晰规定,明确哪些“必须”做,哪些“应该”做,把根本目标任务突出出来。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确保实现“必须”做的根本性目标的过程中做它还“应该”做的。

(二)内容取材要突出典范性

教学目标必须借助相应的教学内容才能得以实现。这里的教学内容主要是指教材。无论语文课程资源有多大的包容性,教材才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重心和关键是语文教材的建设和使用。

近几年,在“一标多本”政策下,教材建设有不少收获,先后有多套初高中教材问世。但教材建设的成效并不令人满意,仍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像有的学者指出的,这些新教材“几乎都以人文主题和话题来选文组元,其人文主题大体一律,既没有多维度的探讨,也没有立体性的建构,更没有逻辑结构的演进。在主题安排方面,热衷于时髦、流行的话题,在编写语言方面,软语煽情成为时尚,淡化文体、弱化知识几成共同的追求。”与此前的教材相比,它们都明显从关注知识与能力的训练转向凸显人文情感的教育,知识与能力训练随人文情感教育的抬升而沉降,这也正是问题存在的重要根源。其实,如果翻检一下80年代到新课标颁布期间的教材就会发现,这期间人们对教材编写体系已有较为系统的探讨,特别在教材选文上,“课文要选取文质兼美、适合教学的典范文章”早成共识。现阶段,要期待高质量语文教材出现,还须在选文的典范性上下工夫。挑选典范文章是一项复杂细致的系统工作,做好这一工作首先必须充分认识文章的典范性尤其是语言文字上的典范性对学生语文学习的意义。

选文的典范性和楷模作用包括两方面,即“文”与“质”,亦即语言形式和思想内容。众所周知,形式和内容是表里关系,是不能截然分开的。但对语文教学而言,语言表达形式却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殊意义。如前面所说,语文教学是以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为根本宗旨的,语文的本体就是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由此决定了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教学目标和内容的不同:其他学科都是通过语言形式去学习和掌握其内容,而不是为了学习其语言表达。而语文学科则不仅在学习其内容,尤其在学习其语言表达形式。尽管要学习其形式就必然要学习其内容,但学习内容的目的却主要是为了学习和研究一定的语言形式在内容表达上的作用,以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譬如,学习《一次大型的泥石流》,固然要了解泥石流的成因、经过、危害及其治理,但这不是主要目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学习这些内容,来学习科学考察报告的写法,诸如怎样把时间顺序和泥石流发生的经过统一起来,有条有理地加以说明;怎样在说明中巧用描写,把事物的特征鲜明地表达出来;怎样运用下定义、作注释、列数字等说明方法和极有分寸的语言,保证表达的科学性等。其他学科通过形式掌握内容,即“形式→内容”。语文学科从形式到内容再回到形式,按张志公先生的说法是“带学生从文章里走个来回”,即“首先把语言文字弄清楚,从而进入文章的思想内容,再从思想内容走出来,进一步理解语言文字是怎样组织运用的”。我们可以用下图表示:

正是在这样多次的循环往复中,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才可能越来越强,心智、情感才会随之不断发展。“仅仅关注‘说什么,不是语文课,即使着眼于‘怎么说,却旨在把握‘说什么,也不是及格的语文课,只有以课文的言语形式为纲,自觉而明确地指向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才是真正的语文课。”虽然这话是针对教学说的,却也同时说明了选文标准之“文质兼美”的“文”对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性。所以,选取“文质兼美”的典范文章,万不可只重精神主题,把语文本身隐退,而要把文章语言文字的典范性放在突出位置。

(三)方法选择要突出实效性

教学内容关注的是“教什么”,教学方法则主要是解决“怎样教”的问题。“教学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妥善的选择教学方法。知识的明确性、具体性、根据性、有效性、可信性有赖于对教学方法的有效利用。”[9]可见,“妥善的选择”和“有效利用”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

从“妥善的选择”和“有效利用”要求看,目前在教学方法的选择运用上,片面理解新课程理念的倾向十分严重,存在许多误区。比如,有的教师一改过去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在课堂上很少讲或基本上不讲,表演法、讨论法、合作法、演讲法盛行起来:有的教师盲目追赶时髦,不注重语文学科的特点,为用多媒体而用多媒体,只追求多媒体对学生的感官刺激,不考虑学生对文本的深入阅读和思考;有的教师把讨论等同于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主要精力放在使教室里热热闹闹、气氛活跃、人人参与上;有的教师以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提倡体验感悟、多元解读为由,对学生阅读中出现的问题不置可否或无原则的大加赞美。课堂教学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学生围着教师转变成教师围着学生转,“满堂灌”变成了“满堂乱”。

探索与新课程要求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是每一个教师的责任。教学方法是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服务的,选择教学方法就要考虑它的实际效果,考虑它是不是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原有的一些方法不会因提倡新的方法而过时,适时适当运用会产生很好效果,一些新的方法并不是一用就灵,运用不当也会给学生带来不良影响。不能一提讲授法,就片面认为讲授就是满堂灌,不符合时代潮流,弃之而求他。实践证明,讲授法是语文教学的有效方法之一,教师合乎逻辑的分析、论证,生动形象的描绘、陈述,启发诱导性的设疑、解疑,给学生的收益远大于拙劣的讨论、探究。求新不能只做表面文章。比如,要在课堂上实施合作探究学习,教师就必须考虑:探究的问题是不是学生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是否有共性有价值?探究的问题能否引起学生兴趣?小组交流的内部组织是否合理?所给的时间是否合理?“如果合作学习只是流于形式,一堂课没有让学生充分阅读文本,没有深入思考,却将时间浪费在反复转动身子形成合作的态势上,不但合作没有产生功效,自主学习的习惯也会慢慢消逝”。教学方法上的形式主义就像一个美丽的陷阱,如果只看到表面上的多彩迷人,那是很容易吃亏的。所以,教学方法的选择运用不能图“热闹”,而要重实效。

突出教学方法的实效性关键是要以语言活动为中心,以教材文本为主体,改变脱离目标内容需要而过分求新求异的片面做法。说简单一点就是,教师要教得朴实,学生要学得扎实。以往的语文教学大纲多次强调:课文要仔仔细细的读,字要规规矩矩的写,话要清清楚楚的说,练习要踏踏实实的做,作文要认认真真地的完成。从教学方法角度说,促进学生扎扎实实完成上述任务并有效培养学生读写听说能力的方法就是富有实效的教学方法。在这方面,一大批像钱梦龙、宁鸿彬等富有实干精神的优秀教师探索出极其丰富的宝贵经验。对这些经验进行系统深入的分析研究,并在现实的语文教学中使之得到继承和不断发展,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推动语文教学发展的重要途径。

需要说明的是,强调对语文教学传统的继承决不是不要创新,而是为了使创新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一切要从实际出发。一方面要立足于汉语文的学科特点。应当看到,在众多学科中,语文学科是最具民族独立性和历史传统性的学科,必须充分尊重语文教学的民族独立性和历史传承性。另一方面,要充分认识我国基础教育的整体发展状况和现实的语文课程环境,借鉴国外理论要“为我所用”。不能轻易把在国外仅是一家之言的理论拿来指导我们的课程改革,动辄言必称后现代课程观、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等等。比如将后现代课程论整合进我们的母语课程标准,在看到后现代课程理论给我们许多启发的同时,也要注意到其存在的术语含糊、体系混乱、观点偏颇、操作较难等缺点。如过分注重学生的个体经验、自我意识,忽视社会方向性指导,一味强调多元、差异,忽视存在相对的确定、统一,过分强调过程,不注重结果等。其倡导的一些具体做法操作困难,可行性值得探讨。正如我国学者所指出的:“后现代课程研究带有一定的理想主义,有时甚至是虚无主义色彩。”“我们需要持辩证的态度”,“需要结合我国的教育特点、课程研究状况,谨慎地借鉴”。只有在充分尊重和继承我国优秀语文教学传统的前提和基础上,清醒的选择借鉴,谨慎的改革创新,语文教学才能在健康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钱加清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范式语文课程转型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维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孙惠芬乡土写作批评的六个范式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
转型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沣芝转型记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语文课程改革深化中的学校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