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育让中学语文教学闪耀着和谐之光

2006-08-10高跃芳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6年8期
关键词:美育美的师生

美无处不在。“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文明社会里,人一刻也不能离开美。“美不仅令人怡情悦耳,而且能丰富人的感情,促进人的性格全面展开,净化人的心灵。没有美,人就会愚昧无知,冥顽不灵。一个民族,一个社会也是一刻不能离开美。没有美的民族是野蛮的民族,没有美的社会是野蛮的社会。”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它与德育、智育、体育相辅相成,是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方式。对于正处在身心成长阶段的中学生来说,审美教育尤为重要。语文是一条美的长廊,语文教学则是进行审美教育的理想阵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仅需要培养学生能力、开发学生智力,还应重视美育。使学生获得语文知识的同时,也树立审美观念,提高觉悟,陶冶情操,从而更有效地促进他们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自觉地为维护和创造一切美好的事物而奋斗。

美是和谐,这是一个极为古老的命题。17世纪英国古典美学家夏夫斯博里提出:“凡是美的都是和谐的和比例合度的,凡是和谐的和比例合度的就是真的,凡是既美而又真的也就是在结果上愉快的和善的。”在我国古代,老子和庄子都曾阐述过美的和谐性问题,认为美的事物一定是和谐的;早期阴阳五行美学思想的核心就更是强调和谐为美。

对于教学而言,和谐一直是众多教师追求的理想境界。成功的语文教学活动要使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陶冶情操;要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要使教学的多种美的因素完美而和谐地统一在一起,形成一种既丰富又单纯,既活泼又有序的课堂气氛。这种气氛就是语文教学中因贯穿美育而达到的和谐。

一、美育打开了教师和文本的和谐之门

美育与语文教学有着不解之缘。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这些名家名篇(文本)文质兼美、脍炙人口,有着丰富的美育内容。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是作家感知的直接对象和创作的源泉,是美的源泉。这些文本是作者对人生、生活敏锐感受的诗意描绘,是作家感知社会生活的结果,存在着大量的美学因素。语文教师则是美的使者,应以美的艺术眼光,去发现文本中的美,欣赏它,品尝它、体味它、领略它,直到自己感觉身心都融进其中,感到“相看两不厌”,甚至达到迷醉的程度。语文教师应在审美情感的参与下,充分挖掘文本的审美因素,把课程的理性内容、抽象概念与鲜活形象有机统一起来,把深奥的知识传授与动情的美感体验结合起来,在努力提高学生语文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发展学生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墩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墩站着作者。通过了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心情相契合。”

相对于文本,教师既是美的使者,又是美的读者。由于教师的思想认识、气质、性格、知识结构、道德修养和教学能力的不同,因而在教学活动中,总会表现出他自己的精神风貌,表现出他对文本、学生的独特感受和认识,形成他与众不同的审美修养。教师只有潜心把握文本的血与肉、思想与感情,用心去体验,去领会,把文本化为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方能形成独特的审美素养。教师只有具备了这种独特的审美素养,才能缩短与作品的距离,与作者的思想情感沟通,正确把握作品的基调和节奏,从切入到渗透再到共鸣,并准确而有效地将其传递给学生,使学生产生不可言喻的美感,从而叩动学生的心弦,使之感到学习语文是一种美的享受,达到教师、文本、学生的高度和谐,是美育使教师与文本之间“心心相印”、“娓娓恳谈”,打开了教师和文本的和谐之门。

二、美育开启了学生和文本的和谐之窗

雄壮的赤壁、险峻的蜀道、连绵的大青山、凄美的浔阳江头,一套中学语文教材(文本)就是一个个具体而微的人化自然,就是一个包罗万象的世界,这是美的源泉。中学生走进这个美的世界是从阅读文本开始的。例如,宋代著名散文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让人领略到歌吟一般的美感。

语文课本中许多文章都是作家对人生、社会道德、价值等问题的形象化思考。它吸引着学生进入特定的矛盾情境,同人物一起悲欢,从而经历形象在道德选择上的困惑,在情感取舍上的痛苦。

学生与文本是一种互为主体、互相解释、互相沟通的关系。“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在进行心灵交流。”学生向文本敞开自己,把自身体验融注到作品的生活表达中——即表达意向、感情、心绪、感悟和欲望的“他人的世界”(解读的文本)。学生希望在对这种“他人的世界”的理解和解释过程中,获得对自己有益的益己世界的意义。

文学是心灵的美丽的花朵。在审美的过程中,学生总是通过文本与潜在地存在于文本中的作者见面,这就必然沟通了学生和作者这两个主体世界,使学生与作者以文体为媒介发生心灵碰撞和灵魂的回答。始则泯灭自我,澄怀静虑,终则二者相融,浑然一体。审美突破了学生已有的习惯、经验,使学生借助作家对生活的深刻体验,形象展示回归生活的原始状态,张开自己心灵的眼睛,去感受生活。带着深刻的生命体验而探入文本构筑的内在情感世界,将自我融入文本的艺术形象之中,将心灵升华到对人生和宇宙的整体体验的真、善、美相统一的境界。

以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为例,当学生调动深度情感体验,对文本进行生命情感和心灵投注的时候,便会蓦然发现作家正在向自己走来,和自己直面对话、倾心相谈,与他一起走在生命高度亢奋的意识锋刃上,从而目睹生命的本相,聆听真理的告诫,捉得文本的真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感到有一种心智为之洞开,灵魂得以抚慰的惬意。

三、美育点燃了师生和文本的和谐之灯

语文是美好的。语文学习是美好的。语文是美学载体,其中既有文学形态的精美显现,也有教学形态的审美表现。可以说,语文几乎可以传达世界上美学家致力研究的一切美。

文本是作者用来表达思想感情和审美观点的。文学是语言的奇特之果。语文课的审美教育也源于作品的语言。教师可以通过对作品语言的剖析,让学生感知语言的形象美、内涵美和思想美。人的情感是相通的,不同经历不同阶层不同时代的不同读者都可以从某一角度找到与作者的共通处,达到部分地接受作品的地步。关键是看你在什么理性背景下,沿什么途径入手、探幽。不但要通其情,并且要晓其理。张炳隅先生在其《文学鉴赏学》中用“通情达理”概括,正是其意。作为教师,不仅要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学生,让学生为这些情感所感染,而且还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即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教师和学生共同面对文本,是审美和交流审美心得的关系。情感的共鸣是师生与文本在情感上的契合,所谓心有灵犀一点通,感同身受,进而达到物我同一,和谐共振。

任何成功的教学艺术,都是师生思维、情感“同频共振”的产物。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每个孩子的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生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

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注意师生之间在心理特征、审美情趣、审美理想以及生活经验方面的差异,并尽力缩小这种差异,“将心换心”,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抓住时机,在情感的关键处点拨学生心灵的情弦。尽可能地将文本的审美因素与学生的审美经验“接轨”,在文本和学生之间建立起一种能够触发的审美联系,给学生开辟审美想像的通道,使之产生回旋激荡的情绪活动,引起共鸣,获得美的享受。

师生双方都沉浸在一种和文本和谐的氛围中,全身心地投入到文本中去体验、去领会、去把握,用感受补充甚至替代语言,把信息的传递和接受变成一种享受,将知识传授不断从感性向理性深化升华。师生之间迸发出强烈的审美共鸣,共同点燃作品的精神之光,达到了和谐共振。

于漪在谈到她讲《周总理,你在哪里》一课的经验时说:“我的那份教案,与其说是用笔写出来的,还不如说是用泪水写出来的。”备课时,她满怀深情,浮想联翩,想到了周总理的伟大人格和丰功伟绩,特别是想到周总理把自己的骨灰撒在祖国大江南北临终嘱咐,更是悲痛欲绝。教学时,她将“文本、教师、学生”三情融为一体,在动人魂魄的情感中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拨动学生的心弦,使学生进入最佳的主体角色,从而诱发师生的情感共鸣,产生和谐交流的绚丽之花,达到师生双方的最佳和谐。

美育点燃了师生和文本的和谐之灯,照亮了教师和学生的和谐之路。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现代化的中国是美的,走向世界的中国人民是美的,未来的社会更是美的。美学家席勒把美育比成熊熊火把,说它可以照亮幽暗的角落,让一切珍贵的东西闪光。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是审美的精品,语文教师作为美的使者,将引导学生在美的海洋中遨游,采撷美的智慧花朵,让语文教学闪耀着和谐之光。

(高跃芳湖南益阳国基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美育美的师生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好美的雾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