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木兰诗》教学设计写真及反思

2006-08-10徐宏寿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6年8期
关键词:履历表木兰诗从军

一、教学设计

以往讲授文言文(含叙事性古代诗歌)时,我总是采用“串讲字词——疏通文意——分析归纳”的思路,教学过程中,我感到吃劲,学生们也觉费力。

近来在教学《木兰诗》时,我突发奇想:是否可以给木兰构建一份“履历表”呢?

我思索着,于是在第二天的语文课刚开始的时候,我出示了投影:

木兰履历表

姓名、性别、婚否、籍贯

家庭成员、从军原因

生活经历、品德评价

学生们一看到这份“木兰履历表”便兴奋起来,我也趁势抛出话题:谁来替木兰“本人”填写呢?

话音刚落,学生们纷纷举起了手……接着,我们便开始了谈话——

师:张镇同学,你在“姓名”一栏填上了“木兰”,那么你知道木兰姓甚名谁吗?

生:木兰是民间传说中的一位女英雄,不一定实有其人。我从一则资料上看到,有说木兰姓花,有说木兰姓朱、姓木,但都没有确证,所以还是模糊一点为好……

师:我们都知道木兰是位女英雄,文中哪些语句点出了她的“女”性风采呢?

生:“木兰当户织、惟闻女叹息……阿姊闻妹来、小弟闻姊来、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师:文中哪些语句说明木兰是位未婚女性?

生:“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如果她已婚,依照过去的习俗,还乡团聚应该先去夫家再回娘家才合乎情理。

师:木兰的“籍贯”一栏,张镇同学没填上,有谁知道的呢?

生:我认为填“北方”比较合适。理由有二:书下注解说《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另外,文中有“可汗”一词,“可汗”是古代我国北方和西北地区某些少数民族君主的称号。由此可推断“她”肯定是北方人。

师:分析得有理有据。那么,木兰有姊有弟,却为何要由她代父从军呢?

生:这正表现了木兰心忧家国、深明大义的思想品格。这一点可从“愿”和 “从此”两个词看出来。

师:我们该如何评价木兰“代父从军”这一行为呢?

生: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表现了木兰勤劳智慧、勇敢坚强、朴实高洁的品质和爱国情怀;

生:老师,我有一种理解。我觉得木兰代父从军并不是壮举,而是一种贸然行动,是不理智的。

师:何以见得?

生:她年龄太小不宜应征;她女扮男装有欺君之罪;在纷乱的战场上女子有许多不便,恐怕难以自保——战争,应该让女人走开!

师:言之有理,这是一种可贵的思维方式,颇有新意。但老师要补充的是《木兰诗》讲述的是传说故事,是以故事的形式刻画人物形象、表现“热爱和平”这一主题思想的。唐人韦元甫说“能如木兰节,忠孝两不渝,千古之名焉可灭”。我想,今人评价木兰代父从军,恐也缘于此吧。

生:老师,“热爱和平”的主题从哪里能看得出呢?

师:这个问题提得好呀!老师说一个句子,“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你能据此描述一下当时的环境吗?

生:远处军中打击金柝的声音从半夜的寒风中传来,月亮寒冷的光辉照在将士们冰冷的铠甲上。

师:是有些美感。可是,如果你当时也身处木兰那样的军营,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生:冷,很冷。

师:除了身体感到冷,还有别的感受吗?

生1:金属器具敲击的声音,铠甲冰冷的反光给人心理上的冷。

生2:有一种恐惧感吧,对战争中血腥屠杀场面的心悸。

生3:对自己处境的忧虑。

生4:对前途未卜的担心。

师:是的,当我们从前线将士这样的角度来看这一片寒冷夜色的时候,我们应该能够体会到他们为什么要辛苦,为什么要担忧了!

生(异口同声):为了家乡,为了国家,为了和平!

师:对呀!此时,我们应该不难想象一个女子为什么能够代父从军,为什么能够驰骋疆场了吧。

生5:老师,我懂了——这就是木兰的形象广为人们传颂的原因!

生6:老师,木兰辞官拒封、还乡团聚之后,她的生活会是怎样的呢?

师:你们来回答呀!发挥你们的想象,编一段《木兰后传》,署名嘛,就叫“苏中少年”,如何?

学生每四人一组讲述着那一段段或美丽或离奇或欢快或忧伤的故事,令我赞赏、令我回味……

二、课后反思:

初中文言文(含叙事性古代诗歌)大多比较简单,比较浅显,比较易懂,从怎样的角度切入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兴趣大增呢?

大凡有经验的教师都明白,课堂教学的成功,必须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对所教文本的熟悉,二是找到破译文本的突破口。所谓对文本的熟悉,不仅是文本本身,还必须熟悉与之有关的背景,作者本人。这是对教师自身学养的要求和规范,缺少了这一点,对文本的理解便常常表现为肤浅,所教课堂便常常显现为照本宣科而不能得心应手。至于上课的突破口,则要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文本进行设计。其原则是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其前提除了对文本的理解外,更要了解学生的思想认识状态。这是一门教学科学,更是一门上课的艺术。

如前所述,以往讲授文言文(含叙事性古代诗歌)时,“串讲字词——疏通文意——分析归纳”的思路,虽实在却无灵气,因呆板而觉费力。给木兰构建一份“履历表”的构想,缘于前一段时间的一次听课活动:一位教师讲授张岱的《于园》(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时,并未因循守旧地从字词句篇入手,而是仿用虽有多年却仍不失为新理念的特级教师钱梦龙先生执教的《愚公移山》的手法——于园为何人所建?同学们从哪些句子里能够读出“富人于五”之“富”呢?……一个并不起眼的“富”字被教师牵引得贯通了全文,真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课后,我就想:教学文言小品文《于园》(带有说明文性质的短文)尚可如此,教《木兰诗》一课不妨也换个角度。于是教学前几日的一次“课外阅读篇目问卷调查”的形式便激发了我的“灵感”,“木兰履历表”也就诞生了,课堂也因这份“履历表”而波澜迭起,学生的思维也因这份“履历表”而互相刺激,互相启发……

课后,有年轻教师问:“徐老师,你在课堂上好像并没有像我们一样讲很多的话,只是提问提得有些意思呢!”

我说:“课堂上老师讲得多还是少不是一个量的问题,而是一个质的问题,提问有讲究,这讲究我以为便是角度,‘是否能引导学生探究,是否能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才是根本。”

是的,课堂教学的成功突破在于角度——换了一个角度,往往能化沉闷为活跃;换一个角度,往往能化难为易;换一个角度,往往能化险为夷;换一个角度,往往是成功的诀窍。

(徐宏寿江苏省江堰市二中附设初中)

猜你喜欢

履历表木兰诗从军
送友人从军戏作
木兰从军
最适合从军的七大犬种
履历表格这样填
网红履历表
《木兰诗》中的亲情解读
履历表
抗战时期的知识青年从军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