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要放得开又须收得拢

2006-08-10史定翔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6年8期
关键词:哈尔雨果船长

《诺曼底号遇难记》是一部小说,小说作者雨果歌颂了海难事件中出现的英雄船长——哈尔威。我们阅读小说重要的是分析人物形象,这自然也便是我教读该课的重点。

为使学生能加深对英雄船长的理解,我在笫一课时结束后布置了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的作业,并在第二课时进行“比拼”。

第二课时伊始,我便在同学简要复述第一课时的内容后,就以组为单位分角色朗读本文对话部分。当第一组同学读完后,有同学指出,该组的“哈尔威船长”读“奥克勒福大副?”一句时声音太轻,没有看清提示语“船长喊了一声”——注意是“喊”,想想当时声音噪杂,声音小了怎么听得见。接着是第二组、第三组朗读,同学们均作了点评。在点评之后,有些同学对“炉子怎样了?”“海水淹了。”“火呢?”“灭了。”两句对话产生了异议。一位同学说,既然海水淹了炉子,火自然灭了,在这种紧急的情况下,话语虽简短,但重复似乎不妥。马上有位同学反驳说,这不是多余的,可能在船上除了炉子之外,别的地方还留着火种。又有一同学说,我认为:从表面上看似乎是多余的,但当时在紧急情况下出现的语无伦次或语言罗嗦,又是正常的,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作者观察的细致和对场面描写的成功,也恰恰表现了大作家雨果不凡的功力。这时不少同学频频点头,绝大部分表示同意这一说法。

我看到大家争论结束,也觉得同学在朗读中已熟悉文本,通过朗读的点评又深一层地体会了作者的人物描写,特别是对话描写的作用,于是便水到渠成地在黑板上板书:一个的船长,请大家在空格上填合适的词语,马上有人说伟大、舍己救人、忠于职守、镇定自若等等。

突然有位学生说:“这是一位不珍惜生命的船长”。虽然声音很小,却似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议论纷纷……因按常规,至此,即将是人物形象的把握水到渠成的完成,而且离下课也只有十来分钟,这时可以做一些扩展性的阅读……这有点出乎意料,不过既然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则有必要抓住这即时性的教育资源,进一步进行探讨。

“能不能说得响一点,并谈一谈依据?”“老师,您经常对我们讲要珍惜生命,生命不可复制,如果哈尔威船长既能救人又不舍已,岂不是更好?”“对,有道理,船长死的不值得。”一部分同学表示赞同。其中一位同学站起来说,“可能船长自知跑不出去。大家知道,当船下沉时四面的水都会朝船的方向涌来,水性再好也无法游出去。我觉得长期在船上的船长深知此理,因此不跑了。”说完还向四周看了看。

“不,船是慢慢下沉的,何况当最后的救生艇救援时,如要自救,他作为船长,游泳技术肯定不错,不会游不出去的。可以断定他本来就不想游出去,正如文中讲到须救出的是60人,而不是包括自己在内的61人。”另一位同学马上反驳。

“我同意他的看法,船长在随船沉没时,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铁铸,纹丝不动,说明他没有自救的打算。”

“不管怎样说,我的看法是,他不牺牲,船要沉;牺牲,船也要沉。这么好的船长,活下来可以做很多更好的事情,不该选择与船共存亡。”

“不过,我感到船长的选择是正确的,他已经把船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要宝贵,船在,人在;船无,人亡。或许当他踏上‘诺曼底号的那一天起,他就已经决定与它共存亡,现在他正用自己的生命,为自己崇高的信念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雨果在小说一开头就写下了这样一句话:真正的强者是有自制力的人。哈尔威船长就是这样的人,在灾难面前,他克制了自己的恐惧,克制了可耻的利已主义,沉着冷静,忠于职守,履行了自己的做人之道。”一位同学似乎非常激动地说。

这时,教室内鸦雀无声,大家陷入了深思……

为打破沉默,也因为马上要下课了,我便带领大家回顾第一课时中所介绍的雨果的作品《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也将曾简要地介绍的雨果一生的创作活动,都是实践善恶的对照,如《巴黎圣母院》就是特别注重美丑与善恶的对照,艾丝梅拉尔达的美与卡西莫多的丑的对照;英俊的费比斯与貌丑的卡西莫多的对照;克罗德与卡西莫多灵魂上的丑与美的;乞丐世界的肮脏、鄙陋与上层社会的奢侈繁华的对照,以及他们的纯洁单纯与丑恶自私的对照……故而他的作品均有一种震憾人心的悲剧的壮美。

有人说,面对死亡时任何犹豫、慈悲、怜悯、胆怯都是生命无比珍贵的体现,也是舍已为人之所以伟大的体现,因为生命恰恰就是我们最珍贵的最不想抛弃的东西,也唯有这样,那些献出自己生命的人才显得如此高尚、高贵而值得我们敬仰。

这时下课铃响了,为使课后让学生有进一步的思考,我布置了一篇短文,即重新设计本文的结尾:“哈尔威船长将最后一名船员送上救生艇后,纵身入水中……”

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也让学生带着更多的问题离开课堂。改写作文交上来之后,许多同学在文后加了附言:不管自己怎样开动脑筋,将文章的结尾变得“圆满”,均使整篇作品变得索然无味,人们心目中的英雄船长形象也似乎荡然无存了,可见雨果为我们塑造的这一人物,以这种方式来结束全文,更显伟大作家的非凡功力。这种感受与思考才能逐步让学生懂得从作家的角度去阅读文章,才能体会文学作品的无穷魅力,正如我国传统阅读“知人论世”,这也正是我们读文学作品的基本原则。

赋予学生说“不”的权利,给予他们说“不”的勇气,是语文教学凸现人文性的途径之一。在教学中,我有意识地鼓励学生敢于说“不”。在《“诺曼底”号遇难记》的教学中,学生在对文本理解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有价值的疑问:作者赞扬了哈尔威船长舍己救人、敢于负责、勇于牺牲的崇高精神,是个值得我们学习的伟人形象,学生却提出“他尊重别人的生命,却不尊重自己的生命,是对生命尊严的亵渎。对于这一“异样的声音”,我予以鼓励,加以引导,因为我觉得语文教学走出了成功的第一步,它摆脱了过去学生沿着教师思路走的模式,摆脱了一个“调子”统治课堂的倾向。这不仅加深了文本的理解,更有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

课堂需要开放,但是只有在教师有效引导下的开放,才是可控的、有价值的开放,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灵动、富有生命力的课堂。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但我们也不能忘记语文教学还承担着“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的任务。”凡事都须有个“度”的问题,像脱离了文本的泛泛讨论、一味放任的盲目求异、肤浅的追求自主自由式置疑探究无疑又偏离了方向。记得张定远先生曾经谈及“如何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重要话题时就反复强调过不要脱离“文本”。像前两年在一些语文报刊上引起争论的“《背影》中关于父亲违反了交通规则”的那种质疑课,我认为“度”的问题就没把握好,那不是实用高效的语文课。

总之,学生独立思考是可贵的,脱离文本的思考则是可怕的,我们教师就是要处理好启发他们肯思考和引导他们正确地思考这两点,即正确把握好“度”,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作为未成年人的学生,思考容易偏激、肤浅,故而必须引导矫正,使学生步入科学思维的轨道。

(史定翔上海市德州中学)

猜你喜欢

哈尔雨果船长
雨果剃发
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出发吧,船长
雨果的“谎言”
当船长
船长,我的船长
杰克·吉伦哈尔比弗利山庄不够味
如果雨果的哈尔威船长说了假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