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范读,不可忽视的课程资源

2006-08-10易万成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6年8期
关键词:范读师范语感

在实行课程改革的今天,一些教师为片面地追求课堂的自主性、开放性、生成性,以“范读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范读,又累又原始,吃力不讨好”为由,放弃了范读。另外,现代教育技术日益普及,课堂上以声、光、电的组合取代教师范读,似乎成了一种潮流,能体现上课教师先进的教育理念。因此,教师范读似乎成了被遗忘的角落,很少被人提及,更不用说去实践了。但我认为,无论课程改革怎样发展,教师的范读都是难以替代的。

其一,教师范读是学生体验语文学科丰富情感性的最佳途径之一。

阿·托尔斯泰说:“艺术就是从感情上去认识世界,就是通过作用于感情的形象来思维。”初中阶段语文课本选了许多文学作品,这些文学作品的作者都是以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正如古人所言,“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诗大序》),“人禀七情,应物斯感”(刘勰《文心雕龙》),语言文字是作者表情达意的媒介,蕴藏在语言文字之中的情感、内涵等,往往可意会而难以言传,非得通过朗读体会不可。但是,学生的生活背景、人生阅历、知识结构、情感体验等,又决定了他们对许多课文的情感的理解和感悟有困惑、有障碍。于漪老师曾说:“教师本身对文本的理解有多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才会有多深。”教师范读,正是教师将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感悟、体验以最质朴、最直观、最生动的形式展现出来,给学生以激发和感染。教师如能在范读中“读之以情”,学生就会“感之以趣”、“趣之以读”、“读之以思”,因此,范读本身又对学生“授之以法”。课文中那深邃的思想、高尚的情操、美好的向往、澎湃的气势,就会如股股清泉流进学生稚嫩的心田,激起学生情感的波澜。

当代小说家李森祥写的《台阶》,塑造了一位勤苦朴实、忠厚善良的农民形象,他用辛劳的汗水维持家庭生计,而他的生活追求并不高,只希望自己家的台阶能高一些,为此他耗费了全部的力量,当愿望实现时,他也老了。要让学生理解特定的时代背景下“我”对父亲浓郁、深沉的感情,采用教师讲解的方式是很难实现的。而如果只让学生朗读,学生由于缺乏必要的人生阅历、情感体验,也难以读出感情。因此,执教这篇课文时,我采用学生尝试朗读、教师范读、师生研习课文、学生再次朗读的方法,以“读”为主线,充分发挥教师范读的示范作用、引领作用、熏陶感染作用,从而让学生深入理解本文所蕴藏的丰富情感,深切感受父亲平凡、生动、感人的形象,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范读是形象的、具体的、可感的、富有情趣的,是让学生直接接触语言文字、体验语文学科丰富的情感性的最佳途径之一。

其二,教师范读比录音或多媒体朗读有更为强烈的渗透力、影响力。

美国心理学家梅拉列斯在研究中发现,学生接受信息的总效果=7%文字+38%语调+55%面部表情。教师范读的声音更真实、更真切、更显立体感,除了声音的传递外,教师的眼神、表情、手势等体态都将成为一种信息,即时直接地传递给学生,促使学生的情感、体验在流动的过程中孕育、生成。说和写是语言的输出过程,听和读是语言的输入过程。新课程强调,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教师在范读时,学生边听,边有意无意地观察着教师无比丰富的体态语言,又何尝不是一种意义建构?又何尝不能促使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发展?又何尝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另外,教师轻如和风、重如洪钟、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朗读,可以使学生产生对教师由衷的尊敬和爱戴,使教师产生强烈的亲和力,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我担任语文教师二十余年,毕业的学生对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课文的范读。2005年教师节,一位学生寄给我的贺卡上写道:“老师:最思念的是你激情如火的语文课,最感动的是你入情入境的朗读。”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对寿镜吾老先生大声朗读“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的描写,形象而传神。事隔多少年了,寿镜吾老先生那摇头晃脑、忘却物我、入情入境的情形,仍深深地印在鲁迅的记忆中,难以磨灭,乃至他朗读的内容回忆起来仍只字不差,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的那种朗读体态仍历历在目。尽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寿老先生此时此刻的朗读是一种无意范读,但鲁迅先生描写得如此细致、生动,字里行间透露着对老师的殷殷怀念之情,这不正从一个侧面说明教师自身的朗读会对学生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其三,教师范读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语感。

新课标提出语文教学“要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什么是语感?叶圣陶先生曾经作过明确的界定:“对于语言文字灵敏的感觉,通常叫做语感。”读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途径。教师精彩的范读本身就是对学生语感培养、训练的一种好方法。教师范读时的语气、语调、表情、体态都能作为一种“美”的信息直接传递给学生,学生听得见,看得着,可以直接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从而间接体验文章的“美”。刘国正先生回忆他的语文老师时说:“先生很少讲,但喜欢吟咏,吟到得意处,音节铿锵,声震瓦屋。我也跟着吟咏,跟着铿锵,许多诗篇的妙,是在跟着吟咏中体会到的。”刘国正先生的语文老师的这种吟咏,就是有表情范读。吟咏先出于口,再入于耳,然后了然于心,一读一听之中,进入情境,体悟语言,展开联想,揣摩文旨,自然增强了语言文字的敏感性。

其四,教师范读本身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

什么是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建设新课程:从理解到行动》通识卷,202页)。著名特级教师黄厚江在《对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教学几个问题的思考》中有一段发人深省的话:“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到底是什么的角色,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这是要专门讨论的问题。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使学生真的成了课堂的主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必须承担自己应有的责任,发挥应有的作用。” 教师的自身修养、人格魅力,对学生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课程改革呼唤教师的课程意识,教师本身就是一种课程资源,教师范读更是一种鲜活亮丽、深受学生喜爱的课程资源。因此,教师范读体现了教师课程意识的一种觉醒。我们有什么理由说,教师范读不能体现新课程理念?

诚然,教师范读远比放一段录音、用一段多媒体要费神得多。但语文教学是一种艺术,艺术就需要付出。正如于漪老师所说:“语文教学是需要磨脑子的”。一堂语文课,教师感情投入不够,造势不够,学生缺乏感情的熏陶和感染,又如何实现“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李海林老师有一段精僻的论述:“如果你本人真的被语文‘感动了,‘震憾了,那就有了感动、震憾的基础,剩下的只是一个纯技术的问题了,诸如时机的选择、节奏的把握、教学语言的锤炼等等。如果你本人没有这种感动、震憾,那么也就没有了感动、震憾学生的可能。”他所说的“感动”、“震憾”,主要是就情感而言的。试想,语文教师连自己都不能感动,又如何感动学生?语文老师自己游离于文本之外,又如何让学生走进文本?自己不投入感情,又如何让学生投入感情?

当然,教师范读并非朗读教学的全部。学生可在教师范读前尝试朗读;可在教师范读时默读、轻声跟读;可在教师范读后,个别读、小组读、男生读、女生读、齐声读、有表情读等等。教师范读和学生朗读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教学相长,师生互动,其乐融融。教师范读也并非拒绝信息技术。试想,教师在范读时,配上一段和课文基调相和谐的音乐,岂不更让学生进入意境、心旌神摇?另外,教师范读也要因文而异、因人而异,浅显易懂的文章无需范读,直接让学生朗读即可进入文本。如果教师本身因先天条件或身体条件等不适宜朗读,也不必强求,可用录音、多媒体来代替或由学生来范读。

课程改革呼唤教师的课程意识,教师本身就是一种课程资源,教师范读更是一种鲜活亮丽、深受学生喜爱的课程资源。在课程改革逐步深入的今天,重视并开发这一资源,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承担的重要责任之一。

(易万成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实验中学)

猜你喜欢

范读师范语感
小学语文课堂范读时机的把握及策略分析
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作品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作品
浅谈教师范读的“放”与“收”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范读策略探究
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师范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