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学——打开语文教学改革之门的钥匙
2006-08-10朱红范
当前,语文教学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表面上热闹非凡,但揭开它的面纱就会发现,许多改革并不成功,仅仅是换汤不换药而已。许多老师嘴上高喊着改革的口号,心里想的依然是老路子,课堂上教的还是老套路。这与一些老师的教学思想还没有根本转变有关,思想没有根本转变,行为上也就不可能革故鼎新。然而,如果只沿着老路子走下去,结果只能是走入死胡同。“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新课改下的教学是全面创新的教学,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各方面在各自基础上都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以形成丰富而独特的综合素质。只有全面创新,语文教学改革才能最终走向成功。究竟如何进行创新教学呢?
一、教学思想要创新
教师的教学思想决定着教学过程,如果教学思想陈旧,教学改革就不可能得到落实。传统的语文教学常常是时代背景、作者简介、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由此往往导致:教师是“眉飞色舞”,学生却“雾里看花”。转变教学思想,提高创新能力,要改变传统的接受型教学为研究型教学,把“灌输式”、“知识型”教学转变为“启发式”、“智能型”教学;要让师生互动中的每时每刻成为创新教学的过程,教师的提问应是富有启发性的,学生的回答应是打破思维惯势的;教师的评价有时应是有弹性的,学生的练习是要能够迁移运用的;要拓宽语文学习的空间,大胆走出课文、走出课本,注重课内课外有机结合,在“大语文”中激活学生潜在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如讲《愚公移山》后,我在肯定愚公移山精神时,引导学生逆向思维,提出“移山与搬家”、“移山与挖隧道”的看法。通过讨论比较认为移山不如搬家,但为什么课本写移山呢?学生质疑后领悟作者意在愚公移山的精神,使学生触类旁通,解决疑难,培养了其创新思维。如教《项链》时,当玛蒂尔德得知佛来思节夫人借给她的是假项链的时候,她的命运如何?学生众说纷纭,思维非常活跃。
二、教学方法要创新
改革语文教学,需要教育的创新,而教育创新的核心,是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优化教学方法,提高创新能力,要充分调动学生追求成功的潜在动机,激发他们积极思维的兴趣,解放他们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放手让他们学习和探究感兴趣的问题。教师要不断学习和钻研中外教育家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从中吸取营养,取长补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并能运用到教学中来。听于漪老师的课,她的优美的语言,对文章的整体把握,深厚的文学功底,独特的人格魅力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魏书生把科学的思想方法与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例如结合教学,引导学生学习如何观察事物、分析综合问题以及如何进行记忆、想象等方法。又如,在定向训练中,魏书生每学期都引导差生画语文知识树,使学生理清本学期所要学习的语文知识结构,以提高学习的自觉性。教学民主化,是魏书生教学工作的一个显著特点。魏书生教学轻松,而且外出的时间不少,而他所教的班依然秩序井然地进行自学,丝毫不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这是为什么?魏书生本人道出了个中真谛:“我觉得,民主化、科学化像语文教学的两翼,它能载着我们从必然王国逐渐飞向自由王国。”从他的教学中,我领悟到了教学民主化、科学化的真谛。张孝纯提出“大语文教育”的主张,语文教育应突破语文课本与课堂教学的范围,把视线扩展到校内外的语文课外活动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的语文环境。教无定法,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风格,我们要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只有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才能不断创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三、教学手段要创新
先进的教学思想和科学的教学方法必须依赖多样的教学手段才能在课堂上体现出来,这就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手段。传统的教学手段仅凭老师一张嘴、一本书和一支粉笔。在课堂上,老师的嘴不停地讲,手匆忙地写,总觉得一节课45分钟不够用,而学生早已昏昏欲睡,这样的课堂何谈教学质量。教学手段创新可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具要不断创新。根据每课的内容制作不同的教具,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比如在讲《泥哨》时,我给学生展示了一个泥哨,并让几个学生吹了吹,结果,学生学习这一课的兴趣大增。又如,在学习《断臂的维纳斯》时,我带了一尊美神维纳斯的雕塑,学生有了直观的印象,对课文的理解便容易多了。
其次,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开展多媒体教学,能延伸和扩展教学活动;能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达到从强调知识积累向强调知识创新的转变;能使学生展开认识、分析、综合、比较等学习活动。语文课堂教学,适当地应用信息技术综合处理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使教学信息的处理呈现多维化、集成化和交互化;使教学信息的容量增大,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丰富教学的表现力。教学中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将更有利于教学信息的加工;有利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转化,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使学生学得更积极主动,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接受,提高创新能力。如讲《周总理,你在哪里》一诗时,我精心选取一些有关周总理生平的视听电化资料,让学生了解总理的丰功伟绩,亲身体验亿万人民缅怀总理的悲壮感情。如教《看云识天气》一文时,作者不仅是让学生知道通过天的“脸色”、云的变化识别阴晴风雨,预知天气的变化,而且以此作为题材,勾画出整个场景,表现大自然的静态、动态之美和大自然的无限情趣。
另外,教学评价要创新。传统的考试制度对师生影响很深,但分数并不一定能够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于是,宁鸿彬取掉了考试,代之以“根据平日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而做出的听、说、读、写、思五方面的记录”。搬开了考分的重压,学生无需整天去死记硬背知识,可以深入地探讨一些问题。课外作业也不再布置,把课余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自学的主人,为学生提供了发展创造力的条件。
每节课的教学过程尽可能设计得不一样,让学生每一次上课都有新的发现,每一节课都有新的收获,每次上课前都翘首以待。
四、教学内容要创新
目前,语文课本略显陈旧,许多篇目距离现在年代久远,现实意义也不大,学生理解起来难度很大。有些课文宣扬的观点与时代格格不入,有些课文是由于政治因素而被选入的,有些课文与学生的年龄不太适合。这些内容都需要更新。另外,各个学校也可根据本校的情况自编教材。还可以根据每课内容再补充一些精美的文章。语文教学还可以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走进现实生活,让他们亲身去感受,去体验。语文教学仅靠课堂45分钟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大大提高了,课堂气氛也活跃了,教学效果明显改善。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新课改需要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转变教育思想,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创新教学内容,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教学效率。创新教学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全体同仁不懈努力,才能收到成效。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创语文教学美好的明天!
(朱红范郑州测绘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