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考,真的公平吗?

2006-05-27李明明

北京文学 2006年6期
关键词:复读生教辅建筑师

李明明

“距高考仅有98天”,黑板(上)白字(白粉笔)赫然写着。在这种关键时刻我本不该再说高考的坏话,但今天和同学们一讨论,我不禁要对那些说高考合理公平的人问一句:“高考真的公平吗?”

这是个笑话也是事实:一个湖北民工和一个北京建筑师在工地上聊天,发现二人居然是同一年参加的高考,且民工的高考成绩比建筑师高出了40多分!但他落榜了,而今天的建筑师当年却进了清华。

我冷笑:湖北的录取线算什么,和我们四川相比你们已经捡了大使宜了。2005年湖北省文科重点线是506分,本科线478分;而我们四川却分别是570分和519分;北京仅是486分和443分。意思就是说一个水平和我差不多的北京考生很轻松地就能进重点,而我付出多于他三倍的努力也考不上本科。

也许你觉得我夸大事实,不信你可以去查嘛,用事实说话。也许你在查阅了各省近四年来的录取分数线后会说:“海南省的录取线比你们四川高多了。”那么,请想想为什么海南省是“高考移民”重灾区?我告诉你,我们用的不是同一套题,我们满分是750分而海南是900分,而且海南的题难度很低。顺便补充一下,经济教育很发达的广东省高考满分也是900分,且常年都有“满分状元。顺便请回忆一下,我们常常听说新疆北京海南查处一大批高考移民,什么时候有人往四川山东移过?只有从川鲁往外跑的。

说到分数,就不得不说一下判卷老师。

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我们的成绩是由判卷老师决定的。先不说个人评审标准的差别而导致“十个老师判同一篇作文得出十个分数”,仅仅看问答题,判几千份卷子肯定把老师们累得头昏脑胀,难免会出现错判和漏判,而这些都是查卷查不到的。对于这一点,除了烧高香,不知道我们还能做什么。

再看录取吧。

我的好朋友去重庆参加了美术集训,和重庆的学生混熟后他给我带回一个让我难以置信的消息。2005年重庆有一考生离重点线少了几分,但他家人通过在招办的一个熟人,把一个外省上线的考生硬是挤掉,让他上了重庆大学。地方保护搞得最凶的地方,是上海。从“新概念”到高考录取,上海本地的学生总是能在红榜上占下半壁江山,总是特别幸运得到青昧,总是能“赢在起跑线上”。上海户口,就是一路畅通无阻的金牌。而地方保护主义,对于录取工作中的黑幕来说不过是冰山一角。

好吧,让我停止找客观原因。回过头来看四川省。2005年绵阳市有4000名考生参加高考,3700人上本科线。哇!好厉害。其内幕更厉害,那5700多人中有2000多人是复读生,绵阳中学的复读班都办了十多个。不信你可以去查啊。我觉得只有头一年没考上而复读的人值得理解,那些考上了不走,要复读的人最可恶,特别是高分复读的。复读,特别是高分复读,不仅是不正当竞争,而且浪费高校招生计划,自己多浪费一年时间不说,还影响了他人的录取。考生人数的增加,直接导致录取线的抬高,又会造成新一轮的恶性循环。去年四川有45万考生,今年增加到了55万,这其中复读生又有多少呢?反正我们县的复读班是挤爆了。其他县也不会少。

再看看学校吧。

成都七中、北京四中、福州一中、启东中学……多么响亮的名字。这些国家级重点中学多么好就不说了,每年都有无数的教辅打着他们的旗号大张旗鼓叫嚣“高考秘宝”,其中也有不少“名师”参与。其实都是相互抄袭假冒伪劣,通过没素质的出版商们恶炒,教辅已成了“十大暴利行业之一”。吃亏的还是广大普通中学的学生。

我想,每个学生都会渴望由一次真正公平的考试来分胜负吧,但社会现实就是这么不公平。尽管有人可以睁眼说瞎话来作掩饰,但公道自在人心。我想用我老师的一句话作结尾:不管结果如何,我现在尽力了,至少可以不后悔。其他的事,命运自有安排。

面对不公平的现实,我们能做的,也只是这么多。

猜你喜欢

复读生教辅建筑师
非法劣质教辅须严打
卷首语
小小建筑师
新疆:不得强制学生购买教辅材料
关于高三复读生心理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
猴子建筑师
梦想成真之建筑师
教辅出版,痛并快乐着
高考故事:我和复读生
一个建筑师的独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