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中之死》的独特视角与神秘之美

2006-02-02冯永堂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06年12期
关键词:农妇第一人称安德森

《林中之死》是安德森写作风格完全成熟的象征,其娴熟的技巧使故事情节的编排发展既错落有致又不落痕迹,是其写作风格的最好例证之一。

《林中之死》描写了一位善良的名叫格雷姆斯的太太。她结婚以前遭男主人糟蹋、受女主人虐待,结婚后丈夫和儿子整天酗酒、不务正业,她不得不单独操持家务,甚至在最冷的冬天也要为生计而在各村镇间奔波。文中经常出现的词语是“喂养(feed)”,老妇人喂养马,喂养猪,喂养牛,喂养狗,喂养鸡,她还要喂养一家子的人。安德森用第一人称讲述自己童年时观察到的一件事,描述天真的孩子在开始接触成人世界时的感悟,特别是成年之后作为一个成人和艺术家对于此事的回味。第一人称易于使人信服:“她是一个老妇人,她住的那个农场离小镇不远,而我就住在那个小镇。”“我还是孩子的时候……常经过我们的房子到镇上去。”“我仍然一下子就记起了她以及关于她的事。”“我看到了一切……”

在整篇故事中,大多数时候是以一个小孩的口吻来讲述这位农妇的生活,叙述者的所见所闻及所思构成了这位农妇一生的大致轮廓,但是农妇的内心世界及其感受却是作为小孩的“我”所不能涉入的,“我”对弟弟讲述故事的方式感到不满,可是作为一个孩子,他并不明白自己当时为什么不满。安德森并没有将故事局限于一个小孩的亲身经历,除了亲眼所见外,“森林里的那一幕成为我在此讲述的这个真实故事的基础。至于故事的片段,你明白,需要在以后的时间里慢慢收集。”作为故事的讲述者,主人公自己从“小镇的那些故事”里收集了许多素材。

安德森在书中用成人的口气评论了这个故事,指出这位老妇人的死绝不是偶然的,而是许许多多诸如此类的农妇们生活的象征和典型。他不仅仅是要描述这一孤立的事件,而是在讲述所有乡村和小镇里都司空见惯的这类普通农妇的生活。在小说结束时,他阐述了整个故事的内涵:“那个死去的女人生来注定就是喂养动物的人……她养活奶牛、鸡、猪、马、狗,还有人……死的那天夜里她正急匆匆地往家赶,身上背负着喂养动物的食粮。”在某些叙述中,安德森通过角色转换,插入超过孩子语言水平的论述和评论,使得整个故事的内涵更趋丰富和完善。

根据安德森童年时在故乡的见闻,安德森常常通过青少年的眼光来描写, 用青少年的顿悟来使他们认识世界,认识自己,从而结束一个天真的时代。“月光下,她僵直地躺在那儿,看上去并不老。有人把她的身子从雪地里翻了过来,我看到了她的整个模样。我身上产生了一种奇怪神秘的感觉使我浑身颤抖着,弟弟也是如此……”

舍伍德·安德森曾经说:“我觉得, 老百姓有一种野性比我们自己的野性更加优越。奥秘在青草中喁喁低语, 在头顶上的树枝之间游玩嬉戏, 在夜色降临的大草原和尘埃的云雾中如卷如舒地穿过了地平线。” 正是为了描写这种古老的神秘和大草原的美, 安德森在他那些优美的短篇小说里描绘了密西西比河流域的神秘感和崇高感, 也表现了它的孤寂恐怖和凄凉。特别是在他的《俄亥俄州的温斯堡》、《林中之死》、《马与人》等著名的短篇集里集中地描写了乡村生活和乡村里人们的奇异和古怪。正是这些奇异、古怪的生活形态代表了中西部的神秘和美。

《林中之死》中的老妇人在大雪天从城返家的路上,饥寒交迫,冻死在树林里的一棵树下。她养的几只狗在老太婆临死前一直在雪地里神秘地跑着:“在空旷地上,在披上白雪的树下,在苍冷的月光下,它们(格雷姆斯太太的狗) 组成了一幅奇怪的画面:在一个圆圈里它们无声无息地跑着,爪子拍打着柔软的积雪。静悄悄地,它们在那圆圈里一圈又一圈地跑着跑着……”这是一幅神秘的场景。几只狗为什么会绕着一个圆圈跑? 是不是在老太太临死前为她举行的某种死亡的仪式? “我只记得在森林里的那幅情景:大人们都在周围站着,那具裸露的像少女般的尸体,脸埋在雪里;雪地上有狗群跑出来的痕迹;头上那寒冷晴朗的夜空,片片的白云从树林中空旷地上空飞驰而过。”这些描写都为格雷姆斯太太的死涂上了一层神秘之美的色彩。

老妇人的死被一再地重复。但是这种重复并没有使文章的神秘气氛消失,反而更加浓烈。“我”对老妇人死去画面的回忆:“男人们站立着,裸露的、女孩子似的身体,脸朝下趴在雪地里,奔跑的狗弄出的轨迹,以及上方清冷的冬季的天空。云朵的白色碎片掠过天空,匆匆飞过树间那一小片开阔的空地。”整个画面清冷寂静,在神秘之中更增一分冰凉的触觉。

从作者的叙述方式来看,第一人称的叙述角度决定了他的视角并不是全知的,这就使得他的叙述留下了让人想象的空间。比如,老妇人被送入殡仪馆后,作者便留了空白给读者:大人们对于她的死是什么态度?他们将怎样对待她的身体?……他用“你明白我指的是什么”这样的语言给文章简单的情节提供了回旋的余地,耐人寻味。

(冯永堂,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农妇第一人称安德森
农妇卖了多少个鸡蛋
汉代铜镜铭文中的第一人称
农妇的理想
母亲的背影
好兄弟,别哭,我没事
捉与放背后的法与情
富贵病
“捉与放”背后的法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