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2006-01-30王闽红
《故都的秋》是一篇感情淳厚、文质皆美的散文名篇。作者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和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也流露出忧郁的心境。细腻、独特的感受,忧郁而灵性的情怀,在郁达夫这篇散文中体现得淋漓尽致。透过郁达夫的文字,我们仿佛可以看到一个旧时代知识分子对于社会、个人遭际的苦涩的品味,也可以把那份独特的情思在我们的内心中加以细细地体验,寻求一种共鸣。
在我教授这一课时,我把教学目标定位于体味和鉴赏上面。本文是较典型的抒情散文,所以整个教学环节应与“情”相联系。通过教师的解读、学生的品读,总结一些赏析文章的文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之共喜共忧,与此同时,学习到郁达夫独特的散文笔法,并注重其富于灵性的语言特征。
下面就是我对课堂的设计,教辅工具利用课件来进行。共分为课文引入、教学目标、作者介绍、文章背景、品味欣赏、整体感知、拓展思维、课堂练习、知识小结、课外练兵等十个环节。
一、导入
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各具特色。春天,繁花似锦,莺歌燕舞,春意盎然;夏天,骄阳似火,五彩斑斓,热情洋溢;秋天,金色烂漫,红叶传情,令人神清气爽;冬季,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红装素裹,景色蔚为壮观。四季之美,是大自然所赐;心灵所悟,却因各人而不同,尤其对于秋的感怀,感情尤为集中。
教师可在优美的钢琴曲中展示一幅秋意款款的风景图片,把学生带进秋的遐想之中。再展示一些有关秋的名句的古诗文并配以图片。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月落。
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
二、展示本课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德育目标以此让学生明确本课应达到的要求
知识目标:
1.了解郁达夫的思想和创作风格。
2.领悟作者流露在文中的主观情感;学习本文以情驭景、借景抒情的写法。
3.品味文章明白晓畅、简洁清丽的语言特点。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有感情的诵读散文的能力;
2.品味本文语言,提高语言鉴赏能力;
德育目标:
1.体会作者在山河破碎、内外交困的现实下,对祖国的热爱和心的忧思与落寞的情怀。
2.体会作者深沉的爱国之情。
三、作者介绍
郁达夫原名郁文(1896——1945),字达夫,浙江富阳人,1911年开始创作旧体诗,1912年考入三江大学预科,因参加学潮被校方开除。1913年9月随长兄郁华赴日留学,1921年六月,与郭沫若、成仿吾、张资平等人发起了创造社。7月第一部小说集《沉沦》问世,对当时文坛产生深远影响。1923年7月发表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为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表现工人形象的作品之一,1930年3月发起成立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2年2月与鲁迅、茅盾等联合发表《上海文化界告世界书》,同年12月发表小说《迟桂花》。1933年4月隐居杭州写了不少山水游记和诗词,其中游记尤为出色,1938 年12月举家赴新加坡发表了大量战斗性很强的政论、短评和诗词声援抗日斗争,1945年9月日本投降后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郁达夫的文学活动贯穿了从五四运动到抗日战争的几个重要革命时期,从最初表现青年的苦闷开始,逐渐扩大到反映劳动人民的不幸,以至描写革命风暴的到来。他是一个爱国作家,也是一个跟随时代一道前进的作家,他的作品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他的部分精神面貌,在艺术上侧重表现自我,带有较浓重的主观色彩,形成感情浓厚的浪漫主义倾向。
四、时代背景
1933年到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虎视中原,国民党政府对外投降,对内镇压,由于白色恐怖的威胁,郁达夫离开上海,避难于杭州,这期间写了大量寄情山水,排遣郁闷的散文。1934年7月郁达夫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寄予了眷恋古都自然风貌的情愫和对美的执著追求,流露出一种沉静寡淡的心境。
五、品味欣赏
让同学们跟随课件一起听读美文。
六、整体感知
分为:看标题、找主旨、理结构、赏语言四个环节。
1.看标题:
故都的秋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结合。
2.找主旨:
可是啊,北国的秋天却特别来的清,来的静,来的悲凉。
清:清爽清凉清淡
静:清静闲静幽静
悲凉:衰竭凄凉落寞
3.理结构:这是全文的重点,帮助同学们梳理作者的思路。
(一)怀想秋景
北国之秋
陶然亭的芦花
钓鱼台的柳影
西山的虫唱
玉泉的夜月
草木凋得慢空气来的润
天的颜色显得淡
时常多雨少风
(二)感受秋意
泡浓茶
看碧绿的天色
看不饱 尝不透 赏玩不够
听驯鸽的飞声
“清”“静”“悲凉”
潭柘寺的钟声
南国之秋
二十四桥的明月
钱塘江的秋潮
普陀山的凉雾
荔枝湾的残荷
(三)品尝秋味
槐树花蕊触觉
秋蝉残声听觉
秋风秋雨视觉
都市闲人“凉”
果树成熟
(四)赏析语言
1.韵律美
“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的清,来的静,来的悲凉。”
“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象样。”
语言清新淡远,蕴含着色彩感和韵律美,层层递进的语意和长短交替的整齐和谐的句式,体现了作者行云流水、典雅洒脱的创作个性。
2.音乐美
“西山的虫唱,潭柘寺的钟声。”
“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秋蝉衰弱的残声 )
“都市闲人的京腔京味的对白 ”
“息列索落的秋雨声 ”
以鸽哨、虫鸣、钟声、蝉唱等来以动衬静,赋予秋天独特的音响,独特的韵味,这是生命的旋律,也是大自然最美的声音。
3.画面美
通过秋花图、秋槐图、秋蝉图、秋雨图、秋果图构成多彩的故都秋景。他没有写故都的气势恢宏的宫廷楼阁,而是以细微敏感的目光追寻平常的人和物,甚至小到扫帚的丝纹、草丛中的虫鸣、墙角无人欣赏的牵牛花,可见作者细腻、敏锐的观察力和独特的审美情趣,如此脆弱、平凡的生命在他的笔下却充满了色彩和神韵。作者身处寻常百姓的民居,倾听都市闲人悠闲的对答,以自己真、善、美的心灵诠释着他内心中的秋景图,并赋予了它浓厚的文化气息。
4.意境美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象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扫帚的丝纹也衬托出作者感觉的细腻,丝纹与前面静观树上漏下来一丝丝的日光相映成趣,也透露出环境的闲静与作者心境的落寞。秋风扫落叶,远逝的生命真的只能留下这一点点的痕迹么?岁月这把扫帚能把人内心中的种种情愫毫不留情地清除掉么?这丝纹不正是作者静思时的思想轨迹么?
七、拓展思维,疑难探究
1.作者不写故都的皇家宫殿、园林、也不写远近郊区的优美自然风光,如香山红叶,只写破旧四合院旧墙脚下的牵牛花、树影下扫帚的丝纹、都市的闲人,这些都是从什么角度来写的?
明确:郁达夫不写北平的宫殿、庙宇、亭台楼阁,而是写老百姓的家院和普通街道上所见之景,写出了北平下层人民和不得意的知识分子的生活状况的一个侧影,表现出作者的平民意识,说明作者的审美眼光是与普通人的生活联系在一起的,他从赏景中体验和感悟到了文化气息,他以热情洋溢的文字表达了对中外赏秋文化的珍爱,以真善美的心灵诠释着他内心中的秋景图,读来自然增添了“厚重” 感。
2.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四对喻体的本体有何不同?
明确:a.说明浓烈程度不同
b.说明充实程度不同
c.说明肥美程度不同
d.说明厚重程度不同
八、课堂练习
根据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描绘出一幅秋景图,体现“清、静、悲凉”的特点。
示例:天高云淡,远处的碧空间或飞过一群灰色白色的驯鸽,传来长笛般的辽远的哨声。坐在破落的四合院中,手捧茶碗,时而仰视天空,时而静对墙腰上的牵牛,纷纷落下的槐树花蕊飘落一地,透过枝叶可见丝丝缕缕的日光,草丛间的蟋蟀也插空鸣叫一番,以示他们落寞的存在。是否人生中所感悟到的清静悲凉也会和拿扫帚留下的丝纹一样细腻而长久令人不能忘怀?
九、知识小结
鉴赏抒情散文要深入体会作者内在的情愁。刘勰的《文心雕龙》说“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情以物迁,辞以情发” 心灵有感于事物,叙事状物以表心意,是散文创作的宗旨;“披文以入情”是阅读的原理。即通过解读文字感知作品中的物象,从而感受作者思想感情,有感而悟,感得充分,悟得透彻。《故都的秋》就是这样的经典作品,通过点染几处故都的秋景,寄寓了无限深意,而我们通过他清新、灵气的文笔也深入其内心,体会到作者的一片情意。
十、课外练兵
1.阅读书目
郁达夫《北平的四季》、黄河浪《故乡的榕树》、余光中《听听那冷雨》。
2.写一篇写景散文,字数600字。
通过二课时的教学,教学效果较理想,学生感受到了语文的魅力,也情不自禁地自己想写点什么,在赏景的同时还感受到了厚重的文化气息,增添了对学习语文的兴趣。
(王闽红山西电子高级技工学校教务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