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标准下语文教师角色与教学行为解读

2006-01-30刘慧娟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6年11期
关键词:指导者引导者语文课程

刘慧娟 杨 虹

“教师主体”还是“学生主体”历来是教学争论的焦点。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了“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①非常鲜明的告诉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但在语文教学现实中要真正做到这一点还是非常困难的。课堂教学在新课程下呈现其特有的风格:

传统课堂教学与新课堂教学的区别:

在这样新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并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教师已经从传统的教学管理者转向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从教学的灌输者、传授者转向成了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由学生的成绩仲裁者转向成了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这些角色的变化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更多的体现在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那么在我们语文教学的课堂里,语文教师该如何通过教学行为来体现这样的教师角色呢?

以往我们的语文教学最反对“满堂灌”,于是便出现了“满堂问”,由以前的“满堂灌”到后来的“满堂问”,表面上教师由主宰者转变成指导者,其实还是满堂灌的变形,问是由教师问而非真正学生问,教师读文本或参考书、编者读文本的感受转移到学生身上,教师用他的答案移植给学生应该说是不公平的。笔者曾经听过一位高级教师的公开课,他讲的是《病梅馆记》,他设计了许多问题,他在上课开始演示了《己亥杂诗》,后提问:①能否看出作者所生活的时代背景?②作者表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③能否看到作者当时的思想倾向?随后教师请学生回答,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似乎不满意,便示意他们坐下,教师就一一列出所提问题的答案,学生习惯性的点头并记录,教师很自然地让学生朗读,接下来又提问了:①文人画士为什么要伤梅,是不是不爱梅?②为什么把这种美看作真正的美?③结合课文做文后习题一;在整堂课中教师还问了许多类似的问题,结果都是教师回答,学生很认真的听着,老师也激情万分,整堂课表面上似乎摆脱了以往的满堂灌,教师的角色好像由主宰者转变成指导者,但问是由教师提而非学生提,学生接受太多的是别人现成的观点,学生还是被老师牵着鼻子走,这根本谈不上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恰恰相反,教师反而成了语文学习的主人,表面上热热闹闹的,学生对答如流,实际上却成为教师的应声虫,教师不顾语文特性设计问题,不分主次的问题轰炸,使得学生失去了思维所需要的空间,大而无当的问题,使学生陷入了迷茫和困惑。

现在我们的语文教学更多的是教师索性不问了,变成了要学生自己问,教师为了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自己有疑而问,很多老师提出“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宜少讲多听”,学生读完一篇课文后,按理说应该有疑问,可是学生毕竟是学生,他们有时根本无法把握课文,有时不知如何下手,于是要么什么样的问题都有,要么什么问题都找不到,教师只要学生有疑问就好,就以为尊重学生的自主性了,是否真的如课程标准所说的“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呢?教师是否真的发挥了指导者和组织者的作用呢?教师“缄口不言”,学生茫无目的的学习,教师蜻蜓点水般的附和着,好像皆大欢喜。到如今语文教师也许还不明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其实“学无定法”,教也无定法,不必拘束于一种教法,而应如课程标准所提倡的从三维角度整体考虑——“情感价值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知识与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以一个引导者的身份出现,作为一名引导者一定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语文的习惯,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让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获得感情的共鸣与启发,少一些理性分析,多一些感情,让学生从“被追问”、“被灌输”的状态中解放出来,仅靠热热闹闹的教学形式是无法真正使学生提起兴趣,热闹之后便是冷清,事实上学生没有学到实质性的东西,“教育的主要职责之一是要让学生对获得有用的知识本身发生兴趣,而不是让他们为赢得学业成就以外的各种奖励所左右。”②学生初步理解课文的知识,可能是肤浅的,学生的社会阅历毕竟没有教师丰富,因而需要教师引导,不仅使学生想问、敢问,更要让他们会问,“导”中有学生,顺着学生的学,就大家共同关心的“疑”、“惑”来“导”而非教师通过自己不分主次的问题轰炸来灌输,也非只是学生在一边盲目目的的问,教师缄口不言,学生的兴趣、习惯不应是教师讲出来的,应当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己一点一点发现的、领悟的、小结的、归纳的,让发现学习与意义学习联系在一起;学生更需要学习的方法,而非现成的机械的东西,说到底,“教就是为了不教”。

语文教师除了扮演引导者的作用外同样还是个指导者,同样是“导”,但两者有所不同,引导注重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方面,而指导更注重知识与能力的学习,要创造性地进行教学,以指导学生爱好语文、学好语文、学会语文。语文课程标准中在课程目标中提出了阶段目标,就各阶段各方面提出了要求,从“识字写字”到“综合性学习”均重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本质,这既要尊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又要规范、优化学生的言语活动行为,因而指导万万不可少。曾经有这样一堂写作课,除教师开始和结束时的讲课外,其余全部时间都是学生利用计算机软件自学。整个课堂一直都很安静,没有教师的声音,也没有学生的声音。教师的教学指导和师生之间的问答都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后来问及教师为什么选择这样的写作教学,教师说要把写作与网络整合,让网络发挥充分的作用,教师是一个指导者,这是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好像教师说得挺有道理的,这里其实涉及到一个教师讲解行为的问题,作为一个指导者,语文教师的“讲”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语文课有语文课的特性,“听、说、读、写”往往是相联系的,即使是写作课,作为一门语言如果仅仅靠在网络上写与交流,不说不听,要优化学生的言语活动、体现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实在太难了,这样的交流与指导仅仅是“纸上谈兵”,所以教师不可能不讲,课程改革的实施,实际是在用一种“自上而下”的方式为教师的“合理的讲”创造条件,教师“合理讲”要使自己的“讲”具有吸引力,把“讲”与其它类型的活动很好地结合起来,特别是会指导学生从各种活动中都能提高学习成绩,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写作,而不是盲目尊重学生的自主性让其放任自流,通过知识指导下的语文技能训练,规范、优化学生的言语活动的行为方式,写作并不仅仅是让学生写,一些基本的写作技能、阅读技能都是可以好好讲的,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要重过程。这在阅读教学中更为重要,教师除了指导学生精读,还要指导学生逐步学会略读和浏览,在学生习惯老师帮着精读的状况下,教师应花些时间教会学生略读和浏览,适当的训练也是必要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知识和方法,慢慢的就游刃有余了。当然我们必须改变以往的教师指导身份,指导并不是强行的灌输,不是告诉学生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这样的指导,教师就犯了喧宾夺主的错误,指导成了主导,这万万要不得的,千万不能忽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创造力,教师更多的是情境的创设者、信息的提供者、探究的引导者、活动的组织者。

教师不管是引导者还是指导者,都必须以协作者为前提,或者我们称做合作者,教师应该参与到学生学习中去。新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创造性机会,同时教师要有足够余地结合自己个性和知识结构,依据自己的判断力进行创造性的教学。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双方必须是平等的,戴着面具的教学毫无意义,教师在事先预定的步骤下有板有眼的告诉学生该怎样,不懂这是否是真诚的教学,那又从何而来平等?我们所说的平等并不是相等,而是承认并正视“差异”的相互认同和相互尊重的意识和态度。在这中间运用语言是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运用语言的能力和艺术,成为教学能力和风格的重要标志。从而使我们的课程体系更具有开放性和创新性,将对话理论引入教育和语文教学,的确能改变并提升教师和学生的实存状况。

教师地位的改变从很早就开始提出,但直到现在依然徘徊在主导与非主导之间,教师们习惯于原先的地位角色,所以新课程标准的提出无疑使教师从观念上和教学实践中重新反省自己,面对我们的学生寻找适合的角色加以扮演,引导并指导他们,成为他们真诚的朋友,平等地参与语文教学,这样我们的学生也许会更欢迎吧。

注释:

①《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

②《学与教的心理学》 皮连生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刘慧娟江苏省常州市花园中学;杨虹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指导者引导者语文课程
正确把握教师角色转变合理组织综合实践活动
表达感谢的方式与时机对高职学生朋辈群体指导互助效果的影响研究①
——基于目标理论
表达感谢的方式与时机对高职学生朋辈群体指导互助效果的影响研究
引导者 传播者 担当者——新年寄语《人大建设》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语文课程改革深化中的学校担当
高中语文课程应该更加贴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