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课程标准下语文“双基”的人文性探析

2006-01-30高秀杰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6年11期
关键词:双基课程标准新课标

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人文性”成为语文课程标准大力倡导的一种新理念。“人文性”比“工具性”角度更科学,坚持了“以人为本”,比“思想性”内涵更丰富,包含了文化性、人性品质及思想性等,它与大语文观、大教育观一脉相承,强调“人文性”对语文教学改革十分有利。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无论是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还是课程目标、实施建议,都蕴涵着极强的“人文性”,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人文性”也渗透入了语文“双基”之中。在此背景下,我们不仅要通过分析《课程标准》对语文“双基”进行再审视,而且应充分利用“人文性”这一新理念促进语文“双基”的合理实施。

一、分析新课标,定位新“双基”

语文“双基”即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0世纪60年代初之后,语文界为了尽快纠正左倾思想所产生的影响而极端地强调语文的工具性,把语文变成纯粹的政治传声筒,语文课成了政治课,并明确提出要加强语文的“双基”教学,片面强调单纯的知识技能,忽视了语文能力的培养,加之教学方法机械,教学内容苍白,丰富的文化被划一化,语文成为扼杀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工具,语文课成了艺术的屠宰场、情感的死牢笼,学生普遍厌学。此后,教育界几乎一致地把语文“双基”与“工具性”、“标准化”、“应试”,甚至“机械”等词语联系在一起。在经历了我国先后七次课改之后,很多教师和教育专家对理论强调先破后立,主张对传统语文教学的一些经验、方法进行否定。“双基”这一提法似乎已经过时,也成为“破”的目标,其实用语或提法只是一个表象化的躯壳而已,本质的东西还是其内涵,如果换了新外衣而内在精神依然落后,倒不如更新观念和内涵,这才是最根本和有效的办法。对于“双基”亦应如此。

第七次课改之后,“人文性”被注入到语文教育之中,“人文性”实际是一个外来物,其哲学基础是人本主义、人格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其实质是人文精神,“现代教育语境中的‘人文内涵是相对于‘物的因素的‘人的精神性因素和相对于‘物质性需求的‘精神性需求。现代教育中的‘人文性指的就是与‘物质性、‘功利性相对的‘精神性”。语文“双基”也与时俱进地被赋予了“人文性”的时代内涵:

(一)从课程目标来看,《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首先提出了五个总的要求: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这五大要求可归纳为两个层面:

1.纯语文知识层面,即语文的基本知识,但它已不再只是音、字、词、句等语言知识,还包括言语知识和语文文化知识。语言知识主要有语音、词汇、语法三方面的知识;言语知识虽然尚无完整体系,但基本上包括了言语主体、言语环境、言语作品三方面;语文文化指“以语文为载体的文化,主要指文学、典籍、成语、音韵和书法等方面的知识”。

2.语文素质与能力层面,这不仅包括语文基本技能,即通过反复实践在个体身上形成较稳固的语文动作方式和语文心智活动方式,因此它主要包括语文动作技能(如流利书写规范的汉字等外部动作)和心智技能(如记忆、联想等内部心理活动),还注重提高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崇高审美能力和积极创新能力等,这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实现人的自我成长和精神成长、激发人的创造力与生命力的“人文性”。

(二)从课程内容及结构来看,首先,《课程标准》将语文课程分为两部分:必修和选修。必修部分是高中语文教学内容的核心,也是与学生现在及未来生活或工作联系最紧密,应用最广泛的语文基本知识和技能,对于提高高中生的语文素质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选修部分是在学生基本掌握必修知识基础上满足学生个性化、全面化发展的需要,能够拓展学生的语文知识视野,进一步增进学生对语文知识与社会生活之间关系的理解。另外,从身心发展阶段来看,高中学生作为“16-18岁的青少年,正是向多样化方向发展,形成稳定而健康的个性特长的重要阶段,这个时期,青少年的自我反省意识增强,对自身的各个方面,特别是今后的发展潜能及个人价值的认识逐渐明朗化,他们在各种各样的活动领域中开始有选择地发展自己的志趣和特长”,选修课与必修课的并存使课程内容多样化,为学生的个性充分得到发展创造了空间。其次,《课程标准》对于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不像《教学大纲》的要求那样呆板和量化,但它同样涵盖了中学生应具备的语文素养的所有方面,又不失明确和恰当,且处处渗透着人文性。《课程标准》删减了《教学大纲》中一些苛刻的、缺乏科学性的数量要求,更多的是“注重个性化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使语文“双基”紧密地与学生的思想、情感、趣味等相融合,注重彻底地解放学生从而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极大地挖掘学生的潜能。《课程标准》中的语文“双基”不再极端地强调语文的高深难,而是不仅强调扩大知识面和学习的广度,控制深度、难度,还要在总体上控制学习内容的总量,“新课程观提出,宏观上再‘广一点,‘粗一点,微观上(知识的数量上),再‘减一点,总体上可以‘浅一点”,这对学生的学习是极具指导性和弹性的,给学生以足够的选择余地和灵活的空间,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

基于以上变化,我们可以看到,《课程标准》中语文“双基”是多元的,不再单纯指知识和技能,科学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的情感态度等也成了基础,这些多元化的内涵相互统一、融合,才是新课标背景下的新“双基”: 以汉语中的思想和文化为起源,以作者的感受和表达为依托,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形成其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为目的,教授学生正在体验到的一切。

二、贯彻新课标,夯实新“双基”

《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对于学生学好其他学科,今后工作和继续学习,对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提高国民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那么,如何把语文“双基”这个“基础的基础”夯实也就成为了重中之重。

(一)文化与精神:“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在这里,我们强调文化与精神并重,实际上是指在课程实施中正确把握新课标中所指出的语文课程的性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我们固然反对语文课程为传统工具性所主宰,为升学考试所左右,但也不能不要知识、技能,将传统完全抛弃,一味地讲人文性。要在对工具性合理继承的基础上讲人文性,“实现科学与人文彼此关照,相互包容,最终达到二者协调统一,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浑然一体的关系。”

1.抓文化——该有的“工具”不能丢。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力图使学生在初中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夯实语文基本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巩固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通过学习进一步积累中国和世界的优秀文化。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认真对待每一堂课,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在有利于“双基”教学的前提下,适当创新,如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但在提倡这些新方式的同时,不能本末倒置,表面形式上去了,真正应当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却丢了,正如张志公先生所讲“不能喧宾夺主,热热闹闹搞了许多名堂,却没有把语言文字训练本身搞好”另外,在内容的设置上,考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杜绝“假问题”的出现,使学生处于“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的境地,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树立其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双基”教学的顺利实施。

2.抓精神——应有的“人文”必须有。上文中我们讲了,语文“双基”的人文性是以汉语中的思想文化为起源的,因此,必须在语文“双基”的教学中贯穿“人文性”,“让学生了解汉语汉字中所包含的民族的思想和文化,体验汉语汉字表达出来的作者的独特感受和凝聚的民族感情;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健康的情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使学生潜移默化地体会语文的文化价值:“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语文学科与人类文化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结合课程内容介绍一些对文化发展起重大作用的例子,如孔子的《论语》作为中国的一笔文化遗产,它对于学习方法、处事态度等的阐述,至今让我们仍有受用;余秋雨的《道士塔》一文,传达给我们对中华民族沉重屈辱史的悲痛之情,让我们铭记历史……并多将一些的文学领袖的事迹介绍给学生,毕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另外,要充分利用影视、民俗、自然、习惯等多种课程资源,让学生意识到语文与“我”密切相关,生活语文不可分,处处留心有学问,从而使其热爱语文,喜欢学语文,这样才利于语文“双基”的教学。

语文“双基”的学习中,文化的学习和精神的培养都要结合具体教学内容逐渐渗透,只有抓好课程实施、教学实践这一环节,才能落实并巩固“双基”的基础地位。

(二)教师与学生:“一个也不能少”

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双方在语文“双基”教学中也同样占有着重要的地位。

新课标背景下,语文“双基”有了自己的时代内涵,相应地对新课程的实施者——教师的要求也有所提高:

1.提高自身素养,提供打好“双基”的前提。在新课标背景下,语文教师必须对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和教学方法进行再审视,剔除与时代不符的部分,努力学习语文学科的新理念、新知识,提高自己的学科洞察力,把握学术前沿动态,拓宽相关学科视野,实现多学科知识的融合……只有教师的素养提高了,具有了渊博的学识、积极的人生态度,才能提高“双基”教学的效率。

2.教学中,注意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选取最佳的教学方案,教师不能以自我为中心、以教参为中心,多把目光投向学生:学生字不会写、句不会断都需要老师的示范;学生遇到困难,需要老师的及时帮助;学生提出问题,需要老师的解答。正确定位自己的角色,作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使自己的教与学生的学充分有机结合,因为语文“双基”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些知识和技能,如果不考虑学生接受的程度,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以后的学习、其他学科的学习也都会受到影响。“双基”教学中教师关注学生是“以人为本”的表现,但要注意的是,关注学生不等于丢掉教师的主导性,对学生放任自流,被学生牵着走,教师的主导性要与学生的主体性结合运用。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不变的真理,学生是教学中最大的实际,因此我们要正视“双基”教学中学生的地位,弘扬“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确立学生在“双基”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这不只是对教师的要求,学生自身也应有所努力,学生学习应主动(学生在“双基”学习中的主动性主要表现为一丝不苟、认真勤奋、实事求是、积极思考),要做学习的主人,“教学相长”,学生学得主动了,发现问题的能力增强了,质疑的多了,对教师的教也会有所促进,反过来,教师教得好了,又会促进学生的学。另外,目前所提倡的合作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等都需要学生作主角,如《课程标准》中讲到“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方法,发展想象能力考核成绩、思维能力和批判能力”,“注重合作学习,养成相互切磋的习惯,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由于学生个体的积极参与,语文“双基”的学习不再是纯粹的认知活动,学生不再只是一味接受知识灌输的容器,知识的获取与学生个体相联系,尊重高中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的需要,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人文性。

高中阶段是学生思想、情感、人格等各方面发展的关键时期,对高中生的培养重心应落在人的内心发展上,新课标下的语文“双基”最根本目的也是为了形成学生积极的情感,健全的人格,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为学生打好“双基”便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这种人文性深入到了《课程标准》的每个角落中,使语文“双基”处处闪耀着人文的光辉。

(高秀杰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

猜你喜欢

双基课程标准新课标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略谈地方本科院校对钢琴基础课“双基”教学改革的分析与探讨
基于条带模式GEOSAR-TOPS模式UAVSAR的双基成像算法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