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负势竞上”指的是“山”还是“树”等

2006-01-19力等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6年1期
关键词:词人比喻成语

王 力等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这是《与朱元思书》中对“山之奇”进行描绘的句子。对这个句子的理解,有很多版本。

在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的语文教学参考中,对此句的理解是:“两岸峭壁,皆生寒树,层峦叠嶂,争相竞高,直入云天,动态比拟中,山之奇毕呈。”在后面的参考译文中对此句的翻译为:“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部生长着苍翠的树,透出一派寒意。(重重叠叠的)山峦各仗着自己的地势争相向上,仿佛要比一比,看谁爬的最高、伸得最远,由此而形成无数的山峰。”从这两处来看,“负势竞上,互相轩邈”的主语指的是山。

在1988年出版的《历代名篇赏析集成》中对此句的分析是:“负势竞上,互相轩邈”,是指寒树不畏天高气寒,顽强地生长,互比高低,给山增加了无限生机。“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寒树直指苍穹,参差起伏,蜿蜒连绵,宛若山峰。在这里,我们可以很明白地看出这句话指的是“树”而不是“山”。

在人教社2002年版的八年级教材中,《与朱元思书》的课下注解中,对“负势竞上”的解释是:凭借(高峻的)山势,争着向上。对“轩邈”的解释是:这些树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在这里对什么“负势竞上”并没有明确地指出。

那么“负势竞上”到底指的是“山”还是“树”呢?笔者认为这里还是写“树”,但目的是写“山”。从语意的理解上看,作者坐在小舟上,随着富春江水“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仰视夹岸的长满树的山,此时看到的山是动态的,山顺次向后倒去,于是作者形成幻觉:平时静态的山和树,此时争着向上,争着向高处和远处发展,笔直的向上,直插云天,作者看不到山体,因为山上“皆生寒树”、“横柯上蔽”,所以作者触目所及的全都是树,而此时,山与树是合而为一,是一体的。再从翻译的角度上看,因为前一句“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语意已经落实到“树”上了,从语意的连贯上看,下文也应该说树。这些树依附着山势,争相向上,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好像由此才形成了无数山峰。这样解释是合情合理的。最后从结构上看,文章段落的结尾部分“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也是写树,这与前面这几句互相呼应,使结构更加严谨,使文章清幽淡雅、余音缭绕。

所以说,作者在这里,通过对山上树的争比高低的动态描述,显示了树之奇,从而突显山之奇,可谓用心良苦,别出心裁。

(王力河北省秦皇岛市第十中学)

“经年”是“一年”吗?

李荣军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雨霖铃》中有这样一句:“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教材将“经年”注释为“一年”,笔者认为这种解释不妥,原因有二:一、林申清的《宋词三百首词典》将“经年”注释为“年复一年”,王力的《古代汉语》将“此去经年”注释为“这一走,一年年下去了”。另外,成语“经年累月”中的“经年”也是“一年又一年”的意思。二、作者当时因为仕途失意,心情十分压抑,决定离开京城(开封)去各地漂泊。这首词描写了他和心爱的人难舍难分的痛苦心情。上片写一个秋天的傍晚,词人和心爱的人在都门外长亭分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景;下片是词人的想象,想象别后羁旅生活的情况。“经年”这一句就属于虚写,词人想象着分别以后,不知何时才能相见,而在这期间,即使遇到良辰美景,没有心爱的人在身边相伴,对自己又有什么意思呢?真可谓道出了心中无限的伤感之情。联系语境,本句属于想象的内容,显然词人不能确定何时才能相见,才如此伤感,如果他能确定归期,又怎会如此悲伤呢?再加上词人当时是去漂泊,仕途不顺,交通又不便利,这种种因素就使得词人更不知何年何月才能相见,所以才生出如此多的伤感来。综上所述,“经年”解释为“一年又一年。”最合词义。

成语中的矛盾修辞手法

陈平

所谓“矛盾”,或称“(牛氐)牾”,是指遣词造句有意打破搭配常规,用一组前后意义矛盾或不协调的词语互相修饰、限制或搭配,以形成强烈对比的一种修辞手法。它源于古代希腊语“oxynloxon”,意为“敏锐的愚钝”。这种表达法在外国文学作品中比较常见。如莎士比亚《奥赛罗》中的奥赛罗轻信谗言,错杀了无辜的妻子,但他认为自己维护荣誉的动机是正当的,因此他说:“要是你们愿意,不妨说我是一个正直的凶手。”而《罗密欧与朱丽叶》写两人幽会,离别时朱丽叶对罗密欧说;“离别是这样甜蜜的凄清,我真要向你道晚安直到天明!”“正直的凶手”和“甜蜜的凄清”,都是矛盾的组合,但这样的组合却因反常而有意外的效果。

矛盾修辞手法在成语中的运用大致有这样几种情况——

1.材料和成品的矛盾。常语云:“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要有什么样的成品,就需要有什么样的材料。表现这两者之间矛盾的成语有炊沙做饭、画脂镂冰(镂:雕刻。在油脂上绘画,在冰上雕刻,比喻劳而无功。)、煎水作冰、煮沙成饭、钻冰求酥(酥:酥油,牛羊奶制成的食品,比喻想要的东西一定得不到)、钻火得冰(唐·释道世《法苑珠林》:“未见钻火得冰,种豆得麦。”)和以冰致蝇(致:招引,用冰块引苍蝇。比喻事情必难实现。语出《吕氏春秋·功名》:“以狸致鼠,以冰致蝇,虽工不能。”)等。

2.条件和工作的矛盾。一般地说,完成某项工作,就需要有一定的条件,否则,就成矛盾。如“绠短汲深”,绠,汲水用的绳子;汲,从井中打水。用短绳吊井水,比喻力量小而不能胜任。又如教学关系,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得有一桶水;如果不然,那就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难矣哉!再如“圆凿方枘”,凿,榫眼;枘,榫头。方榫头插不进圆榫眼,比喻两者不相投合。类似的成语还有“方底圆盖”(方底器皿,圆形盖子,比喻事物不相合),夏炉冬扇(夏天生火炉,冬天扇扇子,比喻做事不符合当时的需要,费了力气而得不到好处)、管窥蠡测(以管窥豹、以蠡测海)等。当然,事因难能,方见可贵,也有运用矛盾修辞手法的成语,是从条件和成效之间的矛盾来说明技艺娴熟的,如“咫尺千里”和“咫尺万里”,形容能在短小的画幅内画出寥廓深远的景象。

3.行为和动机的矛盾。如“引足救经”,经,自缢,用拉着上吊的人的脚来解救他,欲益反损矣,语出《荀子·仲尼》:“志不免乎奸心,行不免乎奸道,而求有君子、圣人之名,辟之是犹伏而咕天,救经而引其足也。”类似的成语还有断手续玉(断:砍下;续:接上,砍下手来再接上一块玉。比喻得不偿失)、灼目去疾、削足适履、截趾适履、杀头便冠、剖腹藏珠、胶柱鼓瑟、戴盆望天、伏而咕天(咕:以舌舔物,伏地以舌舔天,比喻所行与所求不一致,无法达到目的)、射鱼指天、水中捞月、掩目捕雀、缘木求鱼、守株待兔、杀鸡取卵、放虎自卫(放出老虎来保卫自己比喻利用坏人而自招灾祸)、饮鸩止渴(鸩:传说中的毒鸟,用它的羽毛浸的酒喝了能毒死人,喝毒酒解渴,比喻用错误的办法来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剜肉补疮、割肉补疮、膝痒搔背(膝部发痒,却去搔背,比喻力量没有使在点子上)、头疼医足、负薪救火、披麻救火、纵风止燎、扬汤止沸、火上浇油、避阱落坑、问道于盲(语出唐·韩愈《答陈生书》:“足下求速化之术,不于其人,乃以访愈,是所谓借听于聋,求道于盲。”)、悬驼就石(《法苑珠林》卷六记载:有人得到一匹死骆驼,剥皮嫌刀钝,楼上有块磨刀石,于是上楼磨刀,下楼剥皮,上下往返,十分费事)、筑室道谋(筑:建造:室:房屋;道谋:与过路的人商量。比喻做事自己没有主见,缺乏计划,一会儿听这个,一会儿听那个,终于一事无成)、从井救人、揠苗助长、掩耳盗铃、惜指失掌、毁瓦画墁、毁舟为舵、南辕北辙、刻舟求剑、讽一劝百、明珠弹雀、买椟还珠和挂一漏万等。

当然,如果从辩证的眼光来看矛盾,那矛盾的双方就不仅相反,而且相成。许多运用矛盾修辞手法的成语,我们更应重视的就在其相成关系。如“枉尺直寻”,寻,古时八尺(一说七尺)为一寻。屈一尺而能伸八尺,比喻小处做出让步,以求在大的方面取得进展,获取较大的利益。语出《孟子·滕文公下》:“枉尺而直寻,宜若可为也。”类似的成语还有以攻为守、以守为攻、以退为进、欲擒故纵、欲取姑与(将欲取之,必先与之)以及“超以象外,得其环中”和“让礼一寸,得礼一尺”等。至于“咫尺天涯”,则是看似矛盾,其实并不矛盾,因为它比喻距离虽然很近,却像在遥远的天边一样,一者指的是空间距离,一者指的是心理距离。

还有一点,文言文中经常运用偏义复词,有些成语包含矛盾修辞手法,其实即是偏义复词的运用。如朱自清就曾在其散文中指出过,“逼真”和“如画”语意恰好相反,但我们却经常使用“逼真如画”,这就是偏义复词,偏在“逼真”。又如出自《庄子·养生主》的成语“踌躇满志”,“踌躇”作“徘徊不前,犹豫不决”讲。如《广雅·释训》:“踌躇,犹豫也。”《汉书·李夫人传》:“何灵魂之纷纷兮,哀裴回以踌躇。”注:裴回,徘徊也;踌躇,住足也,而“满志”则是从内心感到满足和得意的意思。《庄子》把这两个含义不同的词放在一起,偏义复词也,偏在“满志”。

(陈平浙江省东阳市南马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词人比喻成语
论词人择调与审美联想
比喻最爱
什么是比喻
林逋梅妻鹤子
猜成语
再析比喻义的“像……似的”
词人的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