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语文作文创新等
2006-01-19李传华等
李传华等
纵观近年的中考、高考作文试题“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答案是丰富多彩的”等,试题的内容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开放与灵活,它要求作者摈弃条条框框,充分张扬自己的个性,展露自己的人格世界。可见,要想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必须在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个性意识。学生习作一般都从模仿开始,然而,现在学生作文中严重存在的雷同化现象以及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严重萎缩,不能不说与片面强调模仿有很大关系。有人是“依葫芦画瓢”,以模仿得“像”为目标;也有人是活用别人的方法而不为别人的方法所拘,斟酌损益,取长去短,创立自己的方法。我们提倡的是后一种模仿。模仿是创造的第一步,迈出第一步后,紧接着就要创造,创造才是写作的真正目标。结合我多年的教学经验,我归纳出了以下几点作文创新教学法:
1.教师根据学生的爱好特长,让学生在学期初自由组合写作小组,如“现代诗歌小组”、“科幻小说小组”、“杂文小组”、“散文写作小组”等等。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搜集资料,阅读范文,自主创作。到一学期结束,每一小组交出习作作品和写作经验总结。这种实践有利于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对培养学生开拓、创造的自主精神也是有益的尝试。学生主动向课外拓展,自己的个性得以自由、和谐地发展。
2.教师完全放手,由学生自己命题、选材、立意,不限体裁、文体、表达方式,不规定字数、时间、学生爱写什么就写什么,爱怎么写就怎么写。写这类文章,便于学生把自己的生活、思想同作文紧密地结合起来,多多练习,自由自在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这样便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学生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就会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
3.社会热点是学生关注的焦点,将它适当引入作文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面向社会的意识,激发他们写作的欲望。例如针对“雅典奥运”、“反腐倡廉”、“印度洋海啸赈灾”等热点,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最后由教师归纳总结,然后布置作文,由于情在笔先,学生写来得心应手,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
4.教师和学生对习作常产生评判差异,我认为之所以出现这种差异原因有两点。一是教师和学生对作文的评判标准不一;二是双方缺乏平等交流。作为教师要消除这种差异,不必拘泥于自己对文章好恶,索性放下架子,体验学生的情感、兴趣。长期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们绝大多数教师沿袭的仍然是学生作文教师改的传统方法。教师们尽管付出了大量艰辛的劳动,学生们的作文水平却总是在低谷中徘徊不前,收效甚微。这就说明作文批改由教师一手包办的做法存在着弊端,有改革的必要。学生作文教师改,剥夺了学生修改作文的优先权,使之不自觉地丧失了修改作文的主动性,人为地养成了学生对修改作文的惰性和依赖性。“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们应该把修改作文的优先权还给学生,让学生们在长期不断的作文修改过程中去提高写作水平。《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可指导他们自己修改,或者组织他们互相修改。”由此可见,努力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是作文教学十分必要和迫切的任务。
加强师生交流可采用多种形式。可以是三、五人为一小组,选择同学们感兴趣或共同存在的问题作为谈话的中心话题,指定一人为中心发言人,教师作总体指导。同学各执己见,不同观点汇聚到谈话中,每人都能多少领悟到一些东西。也可以是教师写的“写作心语”,由学生讨论评点。此种不拘一格的交流既拓宽了学生的思路,又提高了他们对自己文章和其他文章的判断能力,同时在交流的过程中也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和了解。
学生蕴藏着极大的写作积极性和创造思维的潜力,教师应想方设法为他们创造条件,在教学中创新求变,使其对作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从中感受到写作的快乐。作文教学中应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给学生充分的写作自由和广阔的想象空间,让学生用自己独特的语言表露独特的感受和心声,以抒写有个性的作文。
(李传华湖北省安陆市实验初中)
观察生活轻松作文
顾伟清
“最难写的是作文,不是我不想写,实在无话可说。”好多学生愁眉苦脸地诉说着。马卡连柯说:“只有正确地解决了材料的问题,才谈得到写作技巧的问题。”“没有掌握材料以前,别忙动手。信口胡谄的东西没有人需要。”前苏联作家富曼诺夫也这么说。那么怎样避免搜肠刮肚、内容空空如也的尴尬局面呢?关键是观察生活、积累材料。
一、观察生活是写作的主要来源
写作材料主要来自于大量的阅读和丰富的生活经验。社会生活是最主要的来源,因为一切作品不是写作的“源”而是“流”,只有社会生活才是真正的写作的“源”。《史记·太史公自序》写道:“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过梁、楚以归。”司马迁之所以能写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因为坚持不懈地“行万里路”。赞可夫也说:“应该打开窗户,让沸腾的社会生活,奇异的自然现象,映入学生的脑海,借以丰富学生的感情经验,激发学生的感情。”
“两只爪在地上略按一按,和身往上一扑,从半空里撺将下来。”“便把前爪搭在地上,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的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那大虫(老虎)的一扑、一掀、一剪,被施耐庵写得入木三分,句句入神。那是施耐庵冒着生命危险亲眼观察老虎的生活习性和捕食动作的结果。难怪鲁迅先生说:“可以宝贵的文字,是用生命的一部分,或全部换来的。”
二、引导学生观察恰当的对象
或观察感兴趣的事情,或观察有深刻意义的事件,或观察有丰富特征的东西。观察孔雀写得栩栩如生,观察麻雀却写得单调乏味,是因为观察孔雀比观察麻雀更有趣。观察为敬老院打扫卫生所写的文章比观察在教室里搞卫生所写的文章更有教育意义,是由于为别人做好事比为自己做事更有意义。被观察的对象本身要有丰富的特征,这是让学生有话可写的关键。
“这只花瓶,我们看来看去,没有什么可写的东西。叫我们怎么写?”四(1)班的同学紧锁着眉头说。原来老师展示的是一只没有多少特征的花瓶。
“你看,瓶身洁白如雪,浑然是一尊巧夺天工的汉白玉。瓶底圆而大,瓶颈细而长,恰似一只宝葫芦。更为有趣的是瓶身上还镶嵌着两条金黄色的龙,龙被雕得真好,宛如要腾飞起来似的。瓶里还插着几株刚采下来的桃花,粉红色的花朵不时散发出阵阵香味,顿时整个教室充满着春的气息,洋溢着春的活力。”四(2)班的小草同学能一口气写出这样漂亮的话语,得益于老师展示的是一只富有特征的花瓶。
三、启发诱导学生正确观察
经过一番观察后,有些学生动起笔来,还是腹中空空,究其根源是不善于观察。“留心各样的事情,多看看,不要看到一点就写。”因为“对于任何事物,必须
观察准确,透彻,才好下笔。”鲁迅真诚地说。郭沫若也说:“顶要紧的是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充分地活用自己的感官,活用自己的头脑。”不难看出,善于观察的三个绝活是:一是“多看看(多角度观察)”二是“活用感官多种器官观察)”三是“活用头脑(观察中思考)”。
多角度观察和多种器官观察是获得大量材料的两把钥匙。就拿观察小花狗为例,老师可以启发学生多角度观察,从散步、快跑、吃东西等方面观察狗的动作神态;从眼睛、尾巴、毛发等方面观察长相;从狗的饮食、叫声、起居等方面观察狗的脾气。还要启发学生用多种感官感知,利用触觉摸摸狗的不同部位,利用听觉听听不同场合的叫声,利用嗅觉闻闻狗的气味。多角度、多种器官感知肯定会获得大量关于小花狗第一手真实的材料。
在思考中观察,在观察中思考,这样会观察得更准确、更透彻,更能看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特别是观察要与联想相结合,联想可以使人的思维异常活跃,从而打破时空的限制,往往能获得创造性的形象,有时甚至会出现创作灵感,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犁花开”。
观察美人蕉时,老师就可以这样启发学生联想:远看盛开的美人蕉像什么?学生很快联想到,像一个个小喇叭。美人蕉苗条可爱,微风一吹,又像什么?又像一个个在翩翩起舞的美丽的纯真姑娘。叶子很长,又像什么?多像一把把芭蕉扇,一上一下不停地扇动着。
另外,启发学生带着感情观察也很重要。观察时,投入感情,进入角色,才能达到情和景的交融共鸣,才能得到有丰富感情的材料。这是能写出真情实感文章的重要条件。“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儿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朱自清先生之所以能写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花图,是因为带着愉快的心情观赏春天的美景。
四、学会整理观察材料
获得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后,就要及时整理“劳动成果”,让精华留下,请杂货走开。围绕主题,把典型材料筛选出来。
围绕主题,把能反映人物思想和揭示事物本质的材料留下来,把多余的材料坚决地砍掉。白居易说:“凡人为文,私于自是,不忍于割裁,或失于繁多。”契诃夫也说:“要知道在大理石上刻出人脸来,无非是把这块石头上不是脸的地方都剔掉罢了。”
“进来一位青年教师,头上长着头发,戴着一副眼镜,上身穿着一件衬衫,脖子上系着一条领带,下身穿着长裤,脚穿一双皮鞋,个子中等,圆脸,皮肤黑白一般,长得有点胖。他就是我们的班主任汤老师。”
这位同学罗列了这么多外貌,像开了个中药铺似的。虽面面俱到但不能抓住人物最主要的典型特征,这是初学者不懂得材料取舍的常见病。
要抓住典型材料,像x光一样,透视出人物的性格和内心世界。下面精选后的描写材料:
“进来一位青年教师,戴着眼镜,镜片上闪烁着五六个圈儿;讲到得意之处,圆脸上会长出两个深深的酒窝。有时,好像换了一张脸,铁青的,冒出几根筋,在颤抖,那是有人违反了纪律。”
只有抓住典型特征材料,才能把一个知识渊博、既平易近人又严格要求的班主任活脱脱地勾勒出来。
同时要选择生动、新颖的材料,材料生动、新颖,才能表现出新鲜、活泼的思想,才能吸引人、感动人。俗话说:“吃别人嚼过的馍无味道”陆游也说:“文章最忌百家衣。”与别人的材料雷同或相似,就难有新意。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出淤泥而不染”,写出莲之高洁;“濯清涟而不妖”写出莲之质朴;“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写出莲之正直;“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写出莲之清高。历代文人墨客往往选取“莲,花之美色也”。唯独周敦颐不落俗套地选取“莲,花之君子者也。”观察之精细、所得材料之新颖,可谓典范也。
(顾伟清江苏省昆山市周庄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