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片段练习是作文训练的好形式等

2006-01-19方等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6年1期
关键词:个性化作文学生

李 方等

一、片断训练的涵义。片段,多指文章、小说、戏剧等整体当中的一段。所谓“作文片断”,是指用一段或一节的小篇幅,或表现生活中的一个断面,或说明事物的一个方面,或谈论对某事或某现象的一点看法,做这种片断的写作练习,就叫“作文片断训练”。作文片段最突出的特点是篇幅小,训练目的明确,反馈比较及时,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完整作文概念,所以训练起来很方便。如果教师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片段系列训练,并且使之成为训练系统和训练体系,学生将受益匪浅。《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每个学年练笔的数量不小,如果单从大作文这种形式着手,那是很难达到要求的,倒是片断训练这种“细水长流”的形式很容易汇成“大江大河”。作文片段训练如同当前大家都喜欢的小品表演,虽然简短,但长期的训练可以使小品演员成为出色的影视演员。

二、片段篇幅相对短小。它不像一般作文训练时讲究“面”的广度和深度,它主要是以“点”的训练形式出现。

三、片段练习的训练内容十分广泛。它可以专门训练某种写作技法,如对比、象征、悬念、误会、衬托等;可以训练某种语言特色,如幽默、平实、生动等;可以训练某种作文结构特点:过渡、照应等;可以记录生活百态、社会热点动态甚至就此发表评论乃至时事评论;可以针对季节变幻发出伤春悲秋的感慨,针对阴晴雨雪谈出个人的感受,如实反映学生心灵节拍;也可以是读书笔记,针对课外阅读作品的优点与不足,来点零谈碎论;可以是短论、随感……由此看来,片段作文训练内容丰富,形式活泼,是一种帮助学生积累素材的好形式。

四、语文教材里的许多习题其实都是作文片段训练题目。这些习题大多是对原文章内容的伸展或“相关链接”,学生对这些问题的解决能够增进对作品的深入理解对作品做发散性甚至创造性解读。

五、片段训练便于学生把握。片段训练从写作的形式上看是短小的文字模块;从内容上看是相对完整的“点”的写作;从训练角度看,它是定向考查某种能力,将训练目标、写作目的显性化。如同一篇文章,片段要训练的是文章的其中某一个环节或某一个部分,并让学生把这一环节或这一部分“特写”出来。既然是环节或部分,学生写作时不必考虑整体布局、结构安排、过渡照应,只需要将本次训练做“定向定点爆破”即可。既然是“特写”,那么学生在片段训练中所发挥出来的优点和所暴露出来的弱点都能十分清晰地凸显出来。这种训练,如同将一篇文章分解开来,分为几次来完成。每次训练一种能力或一个部分,长期训练下来,学生的专向能力具备之后,就很容易化为综合能力,以后再来完成整篇文章就能驾轻就熟了。这也如同学生练习一套体操,刚开始必须一节一节来练,而每一节又有几个动作要领,如果每个动作要领都能掌握得准确到位,那么这一套体操在几节体育课里就能完成得很好了。相反,一开始就整体把握体操做法,动作上难免挂一漏零,形似而难神似,大体是体操,实际却走样了,因为没有完全把握好体操的具体细节。况且作文明显有别于体操,体操是否能够准确掌握一目了然,作文能力的掌握简直就有些“虚无缥缈”了。

六、片断训练形式易于教师把握。备课时,老师根据当前一段时间学生作文训练的重点、难点特别是弱点,可以有目的地、灵活地设计片段训练题目。批阅时,学生上交的片段练习不像大作文批改那么艰难。教师只需要就本次训练点去进行评判,不必像平时那样,过筛子一般对学生所有写作问题都加以鉴定、修改,学生训练是否到位,一目了然。并且教师就某一问题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训练,等于是对学生这种写作能力的强化,最终会内化为学生写作素养。片段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也利于教师面批面改。老师对这种文字的批语既可“印象”一些,也可专业一些;既可以此交流感情,又可对本次训练“面授机宜”,率性而为,寥寥数语,就可以解决问题;教师讲评时,讲评内容一般也集中为学生的某一共性问题。这种共性问题,老师专门来讲,容易讲解透彻;学生接受起来较为容易。因此,片段练习可以说是作文训练中的轻骑兵。这种训练“现炒现卖”,节约了时间,提高了实效。

七、片段内容具有极强的时间观念和现场意识,也可以说是具有学生作文中的“新闻”特点。因为与片段内容有关的,都是学生近一阶段读过的课外书,刚学过的课文,身边新近发生的事情和最新事态,当前社会热点动态,刚在课堂上提及的写作手法,所以内容几乎都是“第一报道”或“现场直播”。内容新鲜,学生也容易有写作热情和真情实感。原来大作文是这一星期写,最快下一星期才能得以讲评,而片段练习却可能是昨天写,最迟也能今天评,那么学生个人就很容易把握当时片段训练时的心理、感受、想法,老师的讲评很容易和学生的问题对号入座,具有极强的针对性。

八、片段练习兼有日记和作文的优点,又避免了二者的不足。一般来说,日记是每天所遇到的和所做事情的记录,有的兼记对这些事情的感受。如此看来,日记,有的就是某种意义上的日历表、流水账或者备忘录;有的虽是心灵历程的记载,但常有滥情和冲动;另外,学生的日记教师不便于检查。片段训练具有日记的优点,反映出来的文字更理性,作者的思考将更深入更成熟。就作文训练来说,难度大,学生不易把握,经常性大作文训练容易使学生产生作文疲惫感和胆怯心理,学生积极性和能动性不强。所以片段练习和作文训练有机结合,才能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片段训练比作文训练更自由、灵活,无疑降低了难度。经过长期的训练,学生不但不会将它视为畏途,反而容易培养写作兴趣和信心。片段练习如同为学生建立的写作档案,学生作文训练每个环节中的优点和弱点都能在其中留下痕迹。学生片段练习也就如实记录了学生写作成长历程。

有了这种训练形式,学生“动笔读书”的好习惯才能真正培养起来。学生日常遇到的问题和事情都有可能在片段中迅速体现出来,凡事三思而后行,学会积极思考和冷静对待,领悟到处处留心皆是学问的真谛,也能培养其慎独意识。而且片段这种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由简单到复杂的训练形式能够适宜各个学段。

(李方河北保定市石油物探中心学校第二分校)

写作,学生个性的自由飞翔

李德林

“一个由没有个人独创性和个人自愿的规范统一的个人所组成的社会,将是一个没有发展可能的社会。”作文教学应是培养学生个人独创性的理想园地。新课标倡导在写作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个性,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让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能自由的、尽情的发展。为此,教师在写作中要给学生提供写作的空间,解放其思想束缚,开阔其写作思路,使学生在写作中尽情的吐露心声,表达自己的观点。写作个性化就是学生能自主的写作,写真实的文章,写出的文章有所创新。“自主”“真实”“创新”是写作个性化的基本内涵。“个性化写作”的思想精髓就是“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即要让“个性”的观念、“创新”的精神统领

教师的写作教学和学生的写作,即写作是学生个性的自由飞翔。那如何在写作教学中把以生活为本源、以课堂为轴心、以兴趣为先导,以个性的展示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为主线,以习惯养成和培养创新精神为终极目标,动态的将学生个性化的写作思维、个性化的语言表达、个性化的阅读及教师写作教学的个性化等有趣、有序、有效的整合起来,从而取得个性化写作的理想效果呢?

一、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能力是个性化作文的基础

写作时学生常常感到无话可说,写出的文章往往没有深度,主要是缺乏生活的积累和感悟。生活是一个万花筒,蕴藏着人生百态与美恶善丑,让学生走进它、观察它、感悟它,写作不仅有了无尽的题材,而且能增添写作的深度,感悟生活,就是对生活条分缕析,由此及彼,从现象到本质进行系统深入地体验,缺乏对生活的感悟,人生便缺乏激情与深度。没有感悟的思想是苍白的,没有感悟的写作是浅薄的。只有教会学生用心去感悟生活,学生才会真正领悟到生活的真谛,写作的品位才能得以提升。我们培养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能力有两条途径:一是引导学生尽可能走进大自然,观察高耸入云的山峰,直面波涛汹涌的江河,倾听风的私语,捕捉花的叹息,使自己的感知机制与万物的生命状态逐渐形成稳定、持久和巩固的一一对应关系;二是引导学生尽可能大量接触各种艺术作品,诸如李白、杜甫、艾青的诗歌,巴尔扎克、托尔斯泰的小说,朱自清、蒙田的散文,王羲之的《兰亭序》,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罗丹的《思想者》,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等等,并有意识地领略和品位作者在艺术作品中所张扬的生命意识、所渗透的情感因子。久而久之,外在事物一旦刺激他们的感官,他们就会产生敏锐的反应,就会生成相应的审美感受和体验。

学生有了审美感受和体验,并不意味着就有了相应的能力。而要在审美感知的基础上,对自然事物或者艺术作品的内容、意义具备透彻的审美理解能力,一则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学习,逐步了解人类一代又一代积淀的智慧成果、民族精神、审美习惯、文化典故、象征符号以及各类艺术的表现技巧,二则需要引导学生自己的审美感受和体验,逐步强化个人的形象思维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后者对于起步阶段的写作活动来讲,也许更重要。因为学生在学校里源源不断地接受的各种科学知识,既有积极的作用,可以帮助他们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类别特点、生成原理、内在结构;也有消极的作用,一不小心,便会造成他们对客观事物错误的认识。这就要求人们在面对客观事物时,一定要从感性印象出发,把握事物的整体形象及其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进而调动审美想象和审美情感对其进行统摄,这是达到审美理解的关键。

学生敏锐的审美感知能力、丰富的审美想象能力、透彻的审美理解能力一旦养成,审美心理结构就完成了初步的建构。到那时,“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审美感受、审美体验,就会随时随地自然而然的产生。

二、培养学生的个性是终极目的,也是贯穿写作教学的主线

赞可夫认为,写作的根本目的是主观意识的培养,写作既培养个性,又负载个性。写作中的选材、立意、谋篇、布局、语言润色等,都离不开学生的个性见解。反过来,人的个性又制约着写作的个性。朱自清的作品总是蕴涵着淡淡的哀愁,鲁迅的文章笔锋犀利如刀枪,都与他们各自的个性有关。热情的学生,往往有激情的写作;内向的学生,常常流露着忧郁的思绪;爱幻想的学生,常常有诗意的畅想。个性的差异导致主观意识的差异,形成不同的精神风貌,产生不同的写作个性。因此,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良好个性的培养。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首先要让学生敢于说真话,诉真情。再者,就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教育的目的是实现人的社会化,对于写作教学来说则是要把学生软弱的个性变的刚健一些,把消极的情绪变的积极主动一些。有了良好的个性,学生的内心就会像大自然一样丰富多彩,他们就会用自己的视角观察世界,用自己的心灵感悟生活,就能把大千世界与个人的情感交融在一起,就能理智地调节自己的情感,写出的作品也会因之赏心悦目、鲜活无比。

三、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是写作个性化的关键

(1)细致观察,触发想象联想。社会生活是写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只有以知识为基础,经常走近生活、观察生活,积累材料,聚神凝思,写作才会境界高远、个性突显。

(2)运用扩写、续写,提高学生想象能力。扩写,要求学生要有描绘的基本功和丰富的想象力。训练扩写时,老师可以任意给学生一个题目,或是一个词语,或是一个句子,让学生用扩展法写写作片段。

(3)借助具体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一个实物、一幅漫画都可以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激活学生的思路。同一实物,见仁见智,知识水准、情趣爱好、思维角度的不同,见解各不相同。即使见解相同,下笔也不一定相同。教师应善于通过实物激发学生联想,培养他们的想象力。

四、让学生的个性自由地飞翔

作文教学的条条太多、框框太窄,达不到“教作文,学做人”的教学目的,也与新课标下的写作要求相悖。因此,给学生一个自由的空间,让学生呼吸的是馨香;给学生一些坎坷,让他们勇敢去跋涉;给他们一片信赖的目光,让他们大胆的选择。韩少功说:“选择文学实际上是选择一种精神,选择一种方式,选择一种苏醒的灵魂。”他们的写作即使拙劣,也不失其本心,即使再幼稚也不失其纯真,即使超过了心理的成熟,那也是成人的错。

以人为本,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因此,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用真情去感知美,用智慧去捕捉美,用语言去表现美,从而让他们用自己的真心去营造一个多姿多彩的精神家园,让他们的个性在写作中自由飞翔。

(李德林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大营学校)

猜你喜欢

个性化作文学生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学生写话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