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思想统治 追求个性解放等
2006-01-19徐华等
徐 华等
《病梅馆记》一改正面歌颂梅花的先例,以“病梅”为题,借梅喻人,托梅议政,揭露封建统治者束缚、摧残人才的专制淫威,表达了作者追求个性解放和改革时政的迫切愿望。
首先,看到题目《病梅馆记》,就不由人不产生疑问:梅何病之有?此病从何而来?能否救之、疗之?作者开篇并不急于解疑,却先说江浙盛产梅,为下文广贮病梅以疗之作下伏笔。
接着作者指出,对于梅花,“文人画士”有其欣赏标准:以曲、欹、疏为美,否则就认为无姿、无景、无态。从中不难看出作者借此影射封建统治阶级选用人才的标准:刚正不阿、有骨气、生机蓬勃的人才遭到忌恨、摧残、杀戮;而屈曲、邪佞、死气沉沉的庸才、奴才却受到赏识、提拔、重用。
同时作者又指出“文人画士”不便“明诏大号”,说明其“孤癖之隐”有三:其一是他们心知不能以此为标准来衡量天下之梅;其二是他们又不便于使天下之民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其三是梅之欹、之疏、之曲,不是蠢蠢求钱之民所能凭他们的智力办到的。此隐衷虽见不得人,不能明说,但自有那些帮凶心领神会、奔走效勤。他们“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采取如此恶劣手段大肆摧残,致使那些端方正直、敢于直言、有气节有生气的人才遭陷害、攻击、扼杀;而卑躬屈膝、奸佞邪恶、死气沉沉的奴才被大量扶植,犹如虬枝旁条,生机窒息的枯干残枝遍布江浙原野。
至此,从“文人画士”的品梅标准、摧残梅树的手段之劣、范围之广、后果之恶,揭露病梅产生的社会根源。作者将犀利的笔锋直指封建的专制制度及统治者,发出无限愤慨的感叹:“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这正如作者在《乙丙之际著议第九》一文中所说的:“才士与才民出,则百不才督之,缚之以至于僇之。”“以僇其能忧心,能愤心,思虑心,能作为心,能有廉耻心,能无渣滓心”,那样,一切有聪明才智的人才都遭扼杀,聚众而责之,造成“万马齐暗”的社会局面。作者通过对梅花受害的议论,揭露封建统治者实施思想钳制政策的残酷性。封建专制主义者愈是实行高压政策,人们的思想愈是被禁锢,社会面貌必然毫无生机,时代空气必然就要沉闷窒息,而难以支撑的封建大厦就更加是岌岌乎殆哉了!
病梅之因已找到,接着作者在下文中表示辟建病梅馆以疗梅的决心和愿望。
作者对众多病梅深表同情,“泣之三日”,为人才被扼杀而痛哭,表达作者同情之深。文中“买了三百盆”,表行动之果断,“无一完者”,表祸患之烈,“誓疗之”,表决心之大,作者还明确提出疗梅的主张及采取的方法:“纵之,顺之”,解除一切束缚梅花的桎梏,“毁其盆”,“解其棕缚”,彻底砸烂一切遏制梅花生长的枷锁,让梅花自由发展,“复之全之”,恢复其天真本性,使其姿态自然地健康成长。作者这种以疗梅法来治理社会的主张,希冀打破一切桎梏,让人们思想得到自由发展的愿望,既表现了作者渴望改革时政的要求,又充分显示他追求个性解放,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迫切心情。作者之所以有如此愿望和决心,就在于他自别于“文人画士”,“甘受诟厉”,不苟同恶俗。最后他以“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的感叹句,鲜明地表达拯救社会的决心和至死不变的战斗意志。
但事实上,作者在仕途上很不得意,只做过小京官,而且受到权贵的歧视、排挤,连自己的才能都无法施展,更不用说拯救全国受钳制的人才了。因此,这只能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实际上在那个时代这种想法也是行不通的。正如他在《己亥杂诗》中曾热切地呼唤的“九州风雷”并未来到,他还不知能扫除阴霾使中国大地获得勃勃生机的风雷在哪里,前途如何,他自己也觉一片渺茫。作者到临死都未看到他希冀的社会局面出现。但龚自珍作为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先驱者之一,他这种破除封建束缚、追求个性解放和改革时政的要求,其矛头直指压抑人才的反动思想和制度,代表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觉醒,在历史上是有进步作用的,同时他的誓死不变主张变革的精神也赢得了当时和后代一切变法维新活动家的爱戴和敬慕。
(徐华江苏连云港市海宁中学)
刘兰芝遭遣原因质疑
赵则华
乐府诗《孔雀东南飞》作为一曲荡气回肠的爱情悲歌,确实有许多精彩之处值得广大读者咀嚼赏鉴。文中女主人公刘兰芝美丽、聪明、温柔、勤劳、懂礼仪、有教养,一直为众人所津津乐道。但就是这样一个多才多艺、光彩照人的,却遭遣了。说到原因,文中只是借焦仲卿之母告诉了大家一个很难令人信服的理由:“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至于怎样的“无礼节”,怎样的“自专由”,却没有具体交代。况且依据刘兰芝在焦家“三日断五匹”、“昼夜勤作息”的表现以及在离开焦家时“上堂拜阿母”、“念母劳家里”且告诫小姑要“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的言谈举止,真的是无任何“无礼节”和“自专由”之嫌。于是刘兰芝被遣的具体原因也就成了众人推测争论的焦点之一。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我也多次与各位同事和广大同学讨论过这个问题,综合各方面的意见,我认为刘兰芝遭遣的原因有以下几种可能:
兰芝婚后不育。这种说法赞成者较多。“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一直是古人的信条《礼记·本命》中载,“妇有七去”,而“无子”就是“七去”之一。刘兰芝婚后一直没有生育,而对于只有一个儿子的焦母来说,想抱孙子的感情是可以理解的,但其对于各方面表现都比较出色的刘兰芝的抱怨又不便明说,只能以一句“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搪塞。现在看来,“共事二三年”还没有生育也属正常,焦母如因此而遣妇,未免也太心急了。
焦母的专制无从施展。“兰芝礼节周全,行事有度,使她(焦母)的封建家长权威得不到施展,所以她必要想个法子逼迫儿子将其休掉了事,并不虑及他们之间的爱情。”(《汉魏六朝乐府赏析》陈友冰著)在文中,焦仲卿对其母的顺从,焦母的专横跋扈,是大家有目共睹的,而刘兰芝无懈可击的表现,使焦母的本性一直无从施展,于是她采取这种行动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焦母在发泄压抑。在封建社会,女子无任何地位可言,“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焦母应该就是这样一路走过来的(尽管文中表现的主要是子从母)。焦仲卿婚后,焦母真的是“多年的媳妇熬成婆”,于是长期压抑而又无从发泄的感情就很容易爆发,而刘兰芝的性格却又是绵里藏针,柔中带刚,不甘任人摆布,性格的冲突造成了焦母的不满,于是危机出现了。
焦母的嫉妒。焦、刘二人婚后感情甚笃,但在寡居多年的焦母看来也不见得是一件好事。“灰喜鹊,尾巴长,娶了媳妇忘了娘”,小夫妻的如胶似漆,无形当中疏远了焦母与儿子的感情,这样,对儿子的依恋就使焦母的嫉妒之心产生了。当然刘兰芝也就成了焦母嫉妒乃至怨恨的焦点,悲剧也就不可避免了。
“女子无才便是德”意识的影响。婚后,刘兰芝在焦家的表现可谓尽善尽美,特别是在才艺方面的表现更是令一般的封建女子望尘莫及,“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但是,在封建社会,“女子无才便是德”,这是一种广泛的认识,焦母当然也是心知肚明。这种认识如再遇到某种土壤的滋养,也极有可能成为刘兰芝被遣的原因。
总之,笔者认为,任何一篇著名的文学作品,其人物形象、思想内容、抑或艺术风格受到读者的关注或争议,见仁见智,都在情理之中,这是一种正常现象。我们不能也不可能要求读者对某一个问题有一种共同的认识,局限于某一种说法,以致限制了大家的思考空间,而应充分发挥广大读者的想像和思维能力,任其在广阔的思想平原上驰骋,只要言之有理,都可鼓励。笔者作为从事语文教学的一线教师,对此深有感触。
(赵则华山东省菏泽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