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知诗意、悟诗情、入诗境等

2006-01-19静等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6年1期
关键词:电教诗歌音乐

卢 静等

诗歌作为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文学样式,在中国源远流长,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宝贵财富。在高中语文新教材第三册中,诗歌就占了三个单元。但诗歌的用字用词非常讲究推敲,字词含义深刻,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因而采用传统的“就词论词、就句译句”法教学诗歌,学生往往因不能进入诗的意境、领会诗的韵味而觉得枯燥无味。现代多媒体的广泛使用,为我们解决这个难题提供了条件。

电脑多媒体将语言文字所描绘的内容变成形声搭配结合的立体平面交叉、有声无声结合的画面图式,造成特殊的情境,为引发学生的思维想象,为知意、悟情、入境奠定基础。

一、音乐欣赏式知诗意

音乐是将美凝聚在时间里的艺术。大多数学生对音乐这种艺术形式易于接受、乐于接受。如果将音乐以其广泛的内涵及其优美的表现形式,通过现代媒体技术,渗透到诗歌教学中,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还可让学生在美的享受中理解诗歌的内涵。

1.以音乐引路,激发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新课的导入是教师把学生引入兴趣的大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重要一步。人类几千年的音乐史,为我们聚积了十分丰富的音乐精华,在诗歌教学中巧用音乐创设一种引人入胜的佳境,对调节学生心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作用十分显著。一段贴切优美的音乐切入,自然而又新奇,一开始就能形成磁石效应,令学生心驰神往。

如教学《再别康桥》时,我利用课前两分钟的时间,播放范广慧演唱的由此诗改编的一首歌,那柔和、缠绵的音乐,那画面中不断展现的康桥的美丽的风景和剑桥大学的诸多古典建筑,似乎都把学生带到了那个优美、宁静的环境中,与徐志摩在同游康桥。一位学生课后说:“当音乐奏响时,我的心弦似乎被拨动了,我很难用言语来表达我当时的心情,但是我知道,我喜欢这首诗,我想尽快研读这首诗。”他的这番话道出了许多同学的心声,音乐诱使他们带着期待和迫切的心情到课文中去寻找康桥风景的神韵,去体会徐志摩当时的离别之情,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了,为理解诗意作了很好的铺垫。

2.以音乐渲染,掀起高潮

所谓的教学高潮,从心理学角度而言是指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的认知和情感反应达到顶点,从教育学而言,它是师生双边活动的积极性达到最佳配合状态的时刻。心理学研究表明:课堂教学前20分钟是教学的黄金时间,是学生精神饱满、精力充沛、学习效率最佳之时机。怎样让学生在课堂45分钟内始终保持高昂的情绪呢?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制造悬念,达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状态。而音乐的介入不失为教学的“强心剂”,它使学生的意识处于异常觉醒和高度兴奋状态,能提高课堂效率。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再别康桥》的基调,理解“轻轻的”“悄悄的”等词对诗的感情基调的定度,我播放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让学生想象诗人在月明星稀的夜晚,在康桥柔和的波光中荡漾着,在跟熟悉的康桥轻轻的道别。周围的一切是如此的寂静,没有惆怅、没有悲哀,只有那割舍不去的依恋。同时,为了让学生理解本诗跟人们惯用的以悲情愁绪为主题的离别诗的区别,我选取了柳永《雨霖铃》诗中“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一句,并配以《神秘园》的音乐,那低沉的乐声,似乎在倾述情人间离别时的那份无奈、苦楚,似乎要撕断人的心肠。在比较中,学生感悟到了徐志摩这首离别诗的独特、清新之处,同时使音乐与文学融为一体,达到教学高潮。

二、品析式悟诗情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各种文体都离不开语言。小说、戏剧可以通过故事、人物去把握主题,而诗唯一给予读者的路径就是语言。所以诗歌鉴赏的关键一步就是语言的鉴赏,而多媒体的运用能形象地再现诗歌语言的涵义。

1.利用形象的画面,加深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例如我们在讲述《水调歌头·游泳》时,当欣赏“极目楚天舒”一句时,电脑屏幕上出现了毛泽东同志畅游长江的画面,伴着和谐的背景音乐,同学们看到万里长江,江面开阔,水急浪高,六十多岁的毛泽东畅游在开阔的江面上,尽眼望去,楚地的天空多么广阔,一个“舒”字与眼前辽阔的境界、视野的舒展多么相符;一个“舒”字又显出诗人心胸异常的舒畅,真是情景交融。形象地再现了词语的含义,不仅帮助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还能从精练、含蓄的语言中品味到它对创造诗的意境,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作用。

2.利用反白、闪烁、超链接的功能,加强学生对重点词语的注意和记忆。例如在教《沁园春·雪》时,像“望”、“惟”、“顿”等等词语,我们都让其反白、闪烁,然后利用超链接的功能,用鼠标一点,带出对词语的理解和评价。由于生动有趣,使学生都注意并记住了这些词语,效果很好。

三、MTV式入诗境

有人认为诗学就是情学,认为诗是心灵的燃烧。所以诗歌教学特别注重朗读,叶圣陶说:“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在诗歌教学中,恰当运用电教手段,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吟诵,把声音的高低、快慢、强弱、轻重以及语调的抑扬顿挫读出来,以诗歌的语言美去理解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1.配乐朗读

《再别康桥》可以说是把臧克家所提倡的诗的“三美”发挥到极致的一首诗歌,特别是其中的音乐美,只有在不断的朗读中才能真正领悟到。如诗歌的第一节,三次用了“轻轻的”这个形容词,显得节奏轻快、旋律柔和,带着细微的弹跳性,仿佛是诗人用脚尖着地走路的声音;诗的第二节在音乐上像是用小提琴拉满弦奏出的欢乐的曲子;韵律上严守二、四押韵,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这优美的节奏像涟漪般荡漾开来,既是虔诚的学子寻梦的跫音,又契合着诗人感情的潮起潮落,有一种独特的审美快感。第五节最后一行说“在星辉斑斓里放歌”,第六节头一行突然一转,说“但我不能放歌”;第六节两个“沉默”的承递;第一节和最后一节用语的呼应反复——这些都可以叫人联想到音乐旋律的涌动、承接和再现。诗的音乐在变换,诗人的心境也在波动,正如康河的水在轻轻地荡漾着,撩拨着每一位读者的心弦。

2.配画理解

在《再别康桥》教学中,我剪取了电视剧《人间四月天》中的片断,并配以影视明星黄磊的朗读,让学生一边看画面,一边聆听配乐朗读,把学生带进了一个宁静、柔美,星光与波光默契,诗人沉湎于其中的环境中,然后指导学生朗读这首诗歌,让学生体会诗的韵律、节奏,并用缓慢、低沉的音调把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憧憬、对眼前的无可奈何的离情别绪表达出来。最后,让学生进行配乐朗读。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对读的兴趣,也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多种感官作用,同时,对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有着很大的帮助。听完朗读后,我问学生体会到什么,学生脱口而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一教学环节,

既让学生领悟到了朗读的技巧,同时,对于体会课文所描绘的柔美、缠绵悱恻的意境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在这种用画面、文字、背景音乐集合而形成的特殊情境氛围中,在这种震撼心灵的情感辐射下,使学生的内心真正受到“颤动”,自觉地同作者一同地进行着对人、事、物的体验、思索和感悟,并化为融合着自己灵魂个性的精神血脉,渗入心田,释放活力。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是体现时代特色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其科学性较为突出。而多媒体语文课既要做到科学性与人文性相结合,感性与理性相统一,这势必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努力探索与潜心研究,本文的探讨仅是为了抛砖引玉罢了。

(卢静浙江省温州市第五中学)

谈电化教学手段运用于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赵立英

电化教学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运用于语文教学,无疑起到了节省时间、增大课堂容量、直观、形象的作用,但在实际使用中还有许多不尽合理的地方,引发我深深的思考。

一、滥用

在课堂教学中,尤其在公开课教学中,使用电化教学手段,做为评价一堂好课的标准之一,于是,教师讲公开课,就尽可能多地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录像机、录音机、投影等、在一堂课中轮番使用,教师显得手忙脚乱,学生看得眼花缭乱,一节课下来,老师、学生疲惫不堪,教学效率并不高。

我认为,教师在运用电教媒体进行教学时,首先要考虑到教学内容的需要及学生的接受能力,并不是用得越多越好,因为电教媒体毕竟只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

二、教师范读和学生听录音比较

有的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听录音取代了教师本人的范读。原因是录音机的声音来自于播音员,吐字、发音可谓字正腔圆。因此,教师本人不再为学生范读课文,把范读的任务交给了录音机。我认为使用录音机自有其优点,但由于有的播音员并不完全熟悉课文,尤其是不完全熟悉作者写作此篇的时代背景,只是凭借自己的理解去抒发所谓的感情,其感情的抒发似乎不是情从心出,过于生硬、牵强。更有甚者,有读错字音的情况,学生听后,常常会偷偷发笑,教学效果适得其反。那么,“录音”是不是一无是处呢?不是,我并不否认多数录音是规范的,表达的感情是真挚的,值得教师学习和借鉴,但那毕竟是录音机的声音,不是教师本人的发音,因此,我主张范读课文还是应由教师本人担任。课前,教师可以收听录音,边听边学,吸取其优点,为我所用。教师范读,给学生提供了视觉和听觉形象,学生能很真切地听到老师本人的声音,能很真实地感受到老师随作品中的人物、事件流露出的喜怒哀乐,学生会从老师那充满激情的朗读,丰富的表情中展开联想和想象,受到某种启迪和教育,这是录音机所无法取代的。课下,笔者曾就听录音和教师范读的问题征求过学生的意见,学生一致反映,听老师范读要优于听录音,他们觉得老师的朗读更真实。这令我想起不久前举行的一次口语交际公开课,老师讲的是口语中的朗读,执教者并未给学生做示范朗读,只是一遍又一遍地让学生听录音,虽然,无论从教学环节、教学水平等各方面都无可挑剔,但评课者却提出:你教的是口语,为什么不给学生做示范朗读呢?播音员的水平再高,也不能取代老师,教师的朗读水平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才会逐步提高。

综上所述,教师范读绝不能被录音所取代。

三、板书和投影的关系

投影仪在教学中普遍使用,其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不只是因为操作简便,更主要的是事先可以把教学内容写在投影胶片上,大大节省了教学时间,但有的教师却一省再省,把板书的内容也省掉了,黑板上只孤伶伶地留有课题,诸如写作背景、课文分析一律用投影打出。我认为投影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它绝不能取代板书,板书并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这是因为:

1.投影片所显示的内容一闪即逝,学生还未反映过来,画面就消失了,学生的印象是朦胧的、模糊的。

2.板书,应体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一节课的灵魂所在,学生通过教师的板书,总结所学的知识,找出重点、难点,学生还可以随着教师的讲解边思考、边记录、边记忆。学生整理好笔记,其主要内容在头脑中就形成了初步印象,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四、录像和教材内容的关系

录像可以把静态的物像转变成动态的物像展示给学生,为学生提供视觉和听觉形象。有许多教师在教学中注意了录像片和教材内容的关系,播放有关教材的录像。那些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对于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无疑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如:一位语文教师在教诗歌《周总理,你在哪里》之前,放映录像片《十里长街送总理》,那一幅幅列队肃立、泪眼汪汪的悲恸画面,把学生带到了那个特定的年代,学生很快沉浸在哀思之中,并很快理解了诗人深沉的思想感情。

在实践中,我体会到要适时、高效地使用录像,要注意以下几点:

1.录像片较长,要放在课前播放

有的教师占用课堂很长时间播放影视录像,形式上热热闹闹,有声响,有情节,学生看得津津有味,但师生共同品味课文却花的时间很少,让你觉得喧宾夺主。

2.要注意录像片的局限性和语言艺术的丰富、抽象性。

录像虽为我们提供了声音、色彩、图像,比较直接、鲜明,但也有其自身的局限,如: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的录像片“一道凝碧的波痕”,无论怎样展开联想,也无法从片中看到。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字,虽不如影视艺术的审美直接、鲜明、强烈,但却给学生提供了艺术想象和再创造的天地。丰富、抽象的语言文学艺术有时是不能用简单直观的录像片来图解的。

因此,语文教师要懂得自己上的是语言文字课,要上成真正的语文课,绝不能用形象代替抽象,用图像代替文字。

综上所述,“任何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都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工具,它必须依靠教师的认真选择、科学的设计,精心的组织,合理的使用,才能发挥它的效能。”(《中小学电教》95.4《谈电化教学中几个度量关系的处理》)任何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选择都必须服从于教学内容的需要,要认识到各种电教手段都不是万能的,绝不能丢弃传统,盲目地为了电教而电教。

(赵立英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三中学)

猜你喜欢

电教诗歌音乐
诗歌岛·八面来风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