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教学初探等
2006-01-19李文星张凌等
李文星 张 凌等
中国是诗的国度,古代诗歌光辉灿烂,现代诗歌异彩纷呈。初中语文课本编选了不少古诗、新诗,诗歌的阅读教学就显得非常重要。而诗歌教学历来就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如何确定教学重点,如何运用教学方法,众说纷纭,教学效果一直不怎么理想。初中生对诗歌的学习既不算很喜欢也不是很重视,而且他们也缺乏相应的感悟能力的训练和学习方法的指导。因此诗歌教学一直未能发挥其应有的魅力,因此在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呼唤诗性的回归是诗歌教学的必然。
一、古代诗歌的教学
古代诗歌毕竟不同于现代诗,它有古今语言表达的差异以及由于历史的变迁所形成的诗人与学生感情的距离,这就会造成学生理解上的困难,因此学习这样的诗歌首先要理解诗歌的内容。选入初中语文课本的古诗,一般都比较浅显。只要引导学生参照注释,必要时讲一下背景作为辅助,就不难疏通内容大意。至于一些有碍于疏通理解的文字还是要做精要的讲解的。这些碍于疏通的文字的确定,应让学生在自学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提出疑问,交由小组或集体讨论,教师相机点拨,以加深学生记忆,为理解诗歌内容扫清文字障碍。对于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把握,应找诗歌中集中流露和具体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词、句,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如果抓住“呜呼!何时眼前突兀现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句话作具体分析、理解,深入体会,就不难理解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了。
其次就是要集中精力朗读背诵。初读诗歌时,可选择与诗歌感情比较一致的民乐曲,做配乐诵读,以激发学生对诗歌学习的兴趣。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再指导学生有节奏、按节拍的吟咏诗歌,体会诗歌的韵律美和诗中的特定氛围。这就需要在读法上加以指导,主要是在节奏、速度、轻重音等方面作具体示范性指导。当然,不必如古人那样各有曲调,只要慢慢读,适当延长某些字的读音,有一点抑扬顿挫的情味就可以了。古代诗歌具有节奏鲜明、韵律和谐、语句简练、琅琅上口等特点,这些特点都需要让学生通过朗读去体会。在熟练朗读和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背诵这样就非常容易。熟读成诵的目的就是为了积累,天长日久,学生积累得多了就会信手拈来,不但丰富自己的语言,而且提高自己的感悟能力。多朗读背诵古诗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陶冶学生的性情。总而言之,与其铺排分析浪费时间,不如多读多背几首好诗,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把学生领进更广阔的诗歌天地。
最后就是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这一步相比较来说难一些,因为能力的培养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想完成这步教学应让学生学会欣赏优美、精彩的诗句。所谓优美、精彩的诗句,主要指诗歌中的名句或富有表现力的妙句。这些句子最能引发读者情思,余味无穷,又往往在全篇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在学习时,不能停留于理解诗句的意思,还要更进一步挖掘。那就重点分析优美诗句中富有表现力的字,也就是诗人在行文中的“炼字”,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国破山河在”中的“破”,这些字,要分析其在表达上的准确性和含义上的巨大包容性。还有词语间的奇妙组合,如“风吹雨”(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花溅泪”、“鸟惊心”(杜甫《春望》)这些词语组合到一起,往往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意蕴,要启发学生深入体会。再有就是让学生学会欣赏诗歌的艺术特色。欣赏应该遵循由局部到整体或由整体到局部的认知规律。欣赏优美诗句是局部感知,欣赏艺术特色则是从整体把握诗歌内容和思想感情。具体到每首诗中,主要从艺术手法和艺术构思入手,如《诗经》中所选诗歌的比兴手法和一咏三叹、重章叠句的表现形式;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层层推进、蓄势转笔的艺术构思,这都是整体把握诗歌的一把钥匙。理解了这些艺术特色,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感受诗歌的表达效果。
二、现代诗歌的教学
现代诗歌字面上无生僻词语,相对于古代诗歌来说理解起来就容易一些。但有些诗歌读了以后,诗人所要抒发的感情或诗歌的主题却很难把握。这与诗歌这种特定的文学样式分不开。因为诗歌是文学中浓缩的精华,它表达的往往是诗人在特定的情景下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带有浓厚的个人色彩,加上语言的凝练性、跳跃性、模糊性,诗歌的难以理解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了。那么在初中语文的现代诗歌阅读教学中该如何把握好尺度,教给学生一些具体可行的方法呢?我个人认为不妨做到以下三点:
(一)发挥想象、拓展画面
诗歌语言有高度的凝练性,上下旬之间的跳跃性强,这时我们可以通过想象多角度地构建画面。如七年级上册何其芳的《秋天》给我们展现了一幅幅生动鲜明的画面,构成一组绚丽多彩的乡村秋景图。通过想象我们仿佛就能听到诗人在深情絮语,仿佛能看见幽谷、农舍、渔船、牧羊女……。农家图显得安静、闲适;渔家图显得冷清;原野图显得空阔、寥落,排在一起构成了浓浓的“秋天”的氛围。以农家图为例,可以想象:在一派静谧中,有节奏的伐木声一路飘出幽谷,震得树枝上亮晶晶的露珠纷纷坠落;忙碌的收割季节刚刚完毕,镰刀收了起来,而瓜果也己熟透了,人们开始用背篓来装肥硕的瓜果。这组镜头有空间转换和时间转换。空间转换:幽谷一农家院落;时间转换:收割稻子的时节一采摘瓜果的时节。《天上的街市》和《静夜》写的都是夜空,美丽的夜空和诗人对仙人生活的充满浪漫色彩的想象有机地结合,构成和谐的艺术世界。学生在弄清作者借以产生联想和想象的实际情景后,应该能很自然地进入诗中的想象世界,去领略诗歌的美并体会作者的心情。
(二)抓住形象、理解感情
诗人的触觉是灵敏的,他们往往在为大多数人所忽略的事物上,生发出绵绵的诗意。于是这个事物就成为一个涵蕴着作者诗意的艺术形象,成为作者诗意的载体,另外,这些事物往往本身具有被大众普遍承认的文化内涵,因此,诗人借助它们来说理抒情,较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如《在山的那边》一诗中的“山”——凝固、封闭,“海”——变动、开放,他们在人们的心理意识上具有的这些特点,虽然和它们天生具有的自然特性不无联系,但已经经过人的眼光的“折射”。“山”与“海”所具有文化意蕴,使得“翻过山去看海”获得超出这个实际行动本身所具有的意义,而代表着一种追求发展与进步的人生信念,诗歌的内涵借以丰富深厚起来。《未选择的路》中的“路”,很明显地被赋予了“人生之路”的意义:“路”除了具有“通向不同目的”这一层意义之外,还具有“人生之路”的不可逆转的意义。这两层意义之间的转换与连接在结尾完成:“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理解了“路”在诗歌中的意义,对诗人要表达的“人生中要经历选择,选择之后就无法更改”的观念就能理解了。
(三)借助媒体、激发兴趣
大家都知道,诗歌的教学存在着一定的难度:讲得多
了,诗歌的韵味全无,讲得少了,怕学生体会不透。光靠常规教学的讲解,让学生学得津津有味是有一定的困难,这时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就显露出来。比如我上《雨说》这一课时,在简单介绍背景和作者后,就让学生欣赏配乐朗诵版的《雨说》。调动画面,在屏幕上展现诗歌中所描绘的景物:田圃牧场、鱼塘小溪、白云山峰、雨中嫩绿的柳条、鲜艳的红旗……,一群孩子在雨中嬉戏、奔跑,笑声不断。借助这些音像效果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其潜能,那么学生体味诗歌中诗人所抒发的感情和诗歌的主旨就容易得多了。另外诗歌是需要多读的,但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能富有感情地朗读,这时也可采用多媒体进行艺术化的朗读,鲜明地表达出作品的艺术形象和强烈的思想感情,也能深深地感染学生,让学生在艺术化的朗读中用心感受诗歌留下的广阔的思维空间,从而把握诗人的情感脉络。同样《雨说》这一课,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充分地理解了作者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的美好祝愿,感受到了台湾诗人郑愁予那细腻的情感世界。可见,诗歌教学和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相结合,既满足了学生追求现代化的心理,又能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的确是一种好的方法。
总之,诗歌教学要立足于诗歌本身,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使诗歌发挥其应有的魅力。
(李文星河南省濮阳县第三中学;张凌河南省濮阳县城关镇第四中学)
古诗文教学中人文美德教育的渗透
张爱红
高尔基说过,文学即人学。文学作品实际上是人类精神、道德、睿智、理念的生活反映,而人类的繁衍与进步又正是通过这庞大气势传递、创造着一种价值。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为了不断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培养学生真正做到读书与做人的高度的完美统一,就必须着力挖掘课文中体现的人文美德的底蕴。中学语文课文中古诗文作品中就蕴含了许多人文美德的思想。把人文美德教育渗透到古诗文教学中,这不是说把人文知识或人文精神生硬强加到古代文学课中,而是将人文美德与文学内容融合在一起,浸润在文学知识中。既能使文学课程丰满,显得更富有生机和人性,又使文学知识与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古诗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美德教育,至少有以下几个途径:
途径之一,在古诗文优美篇章的学习中渗透。例如教学《孟子二章》一文,我们可先向学生讲清儒学大师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让学生们体会“义重于利,义重于生”,舍生取义是人的本性,并应该保持,不应该为物欲所蒙蔽而见利忘义,丧失人性的真正含义。以雷锋、焦裕禄、孔繁森为人民利益艰苦奋斗舍生忘死的光辉事迹为榜样,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并带着极大的热情去朗读背诵《鱼我所欲也》这千古名篇,欣赏理解“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的千古名句。有机地达到文道结合,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途径之二,在古仁人高尚品格的学习中渗透。如:《屈原列传》中,我们可以渗透屈原的爱国精神和端方正直,敢于同恶势力作斗争的高尚品格;《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我们可以渗透李白蔑视权贵、追求自由的傲岸性格;《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我们可以渗透杜甫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指南录>后序》一文,我们可以渗透文天祥生死不渝的爱国热忱,凛然不屈的民族气节,顽强斗争的坚韧毅力和视死如归的英勇精神……从而激发青少年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掀起为振兴中华建设家乡而读书的热潮。
途径之三,在强化古诗文学习能力中渗透。从表达方式上分类,古代散文大致可以分为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在对这三大类体裁的研究中,在强化学生写作能力的过程中,也可以渗透人文美德教育。如:议论文的作者都是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用科学的材料、确凿的证据,经过严密的论证和逻辑分析,表明自己的观点,直接告诉并说服读者,旗帜鲜明,爱憎分明。所以在教学议论文时既要让学生析文至明理,又要缘文而析事,提高学生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让学生体验作者情感,达到和作者情感的共鸣。记叙文采用记叙、描写、抒情等文学手段,或刻画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借人物形象以明理;或咏山诵水,寄物于情,抒发作者的强烈感情;或通过记叙纷繁、复杂的事物来表现主题。但不论怎样,都是以情见长。所以,在教授记叙文时应首推移情,在感染熏陶过程中,移情至明理、析事。教师如能不露说教痕迹,渐熏渐染,巧妙而天衣无缝地把思想教育渗透到课文讲解和知识传授中,就会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境界。说明文所涉及的范畴,不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不管是对实体事物的说明,还是对抽象事理的说明,都必须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反映客观事物的内容、形式、规则和规律。它在教给学生们各种知识的同时,也在教他们如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训练他们分析判断事物的能力。
人文美德教育在古诗文教学中的渗透,要讲究方法,注重渗透。努力做到渗透贴切,渗透自然。“渗透”贴切有两层意思。一是对教材蕴含的人文美德因素要准确把握,没有发掘尽,十分可惜;生硬联系,随意发挥,又难免牵强附会。人文美德因素的确定,需视教材的特色和学生的实际而定。二是语文教材与人文美德因素渗透的有机统一,即在完成语文知识与能力的传播培养的同时,适时渗透。“渗透”自然,指将人文美德渗透于语文课的教学全过程中,渗透于字、词、句、篇的学习领会里,这种渗透是两者的自然结合,是水到渠成。
(张爱红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南漳镇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