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言文教学,不亦悦乎?

2006-01-19方利华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6年1期
关键词:课本剧古文文言文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模式大都是:逐字逐句翻译分析课文、划重点词句、背实词意项、做练习等等。老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吃力,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使得学生对文言文产生隔阂和畏惧,导致文言文教学低效甚至无效。因此,必须改变文言文教学枯燥无味的模式,采用灵活生动多样化的趣味教学方法,发掘文言文自身魅力,使学生“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提高文言文教学效果。

一、讲故事,展现教材以外的精彩

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我们有多种故事可讲,如背景故事、演义故事、野史轶闻等。在课前、课中或课后,我们通过讲与教材相关的故事,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文言的兴趣,也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最终提高学生的文言素养。

大多数文言文一般都有着丰富的历史背景,学生学习的文言材料是丰富的历史海洋中的冰山一角,是绵延的历史画卷中的一个图案。如在教《烛之武退秦师》一课的时候,我们可以讲重耳流亡的故事;在教《勾践灭吴》的时候,我们可以讲吴王阖庐和夫差以及越王勾践的故事以及范蠡的故事等等,背景故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课文内容,淡化课本教学的内容枯燥。在讲背景故事的时候,可以通过设置悬念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演义故事和流行的戏说方式类似,原本不太有趣的历史事件,经过演义,就成为人们喜闻的故事了。例如学习《过秦论》、《鸿门宴》时,我们可以讲讲有关秦始皇、刘邦和项羽的演义故事。对于重要的历史人物以及有关的历史事件,大部分同学都知道,为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最好讲演义故事,这能收到生动有趣的课堂效果。讲野史轶闻也是对涉及重要历史人物或著名人物的课文的教学的一种很好的补充和调剂,如王羲之爱鹅的故事等。

二、编演课本剧,让古人古事鲜活有趣

只要有故事情节的文言文都可以编成课本剧让学生来演。《烛之武退秦师》《勾践灭吴》《鸿门宴》《屈原列传》等是很好的课本剧题材。课本剧的编演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放手让学生去做。首先要吃透文本,把握中心和人物性格。在此基础上可以适当增删情节,一般是增加情节的多,可以适当地删改人物动作和场景以适应演出的需要。为了使人物形象更丰满逼真,使剧本更吸引人,增加故事情节是关键,增加故事情节要始终围绕矛盾冲突与人物性格展开,人物的对话要紧凑。课本剧的编演可以打破时空限制,加入现代的东西以达到增加趣味性的目的,同时要注意刻画人物性格,突出课文主题,不可一味任学生胡闹,也就是既要放得开,又要收得拢。枯燥难懂的文言文,通过编、演、看、评课本剧,可以散发无穷的魅力。

三、朗诵表演,享受古文的音乐美

不少文言文虽生涩难懂,但句式整齐、音韵和谐、气势非凡、感情充沛,读起来令人回肠荡气,是朗诵的好材料,如《过秦论》《谏太宗十思疏》《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陈情表》《腾王阁序》等。对于好的朗诵材料不能简单地布置学生读背,久之容易枯燥,也使学生不能很好地享受古文的音乐美。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诵表演,可以让简单的读背变得有吸引力,更好地展示文言文的音乐美。朗诵表演可以是老师范读,可以是单个学生朗诵,可以是音像范读,可以分组朗诵比赛,可以分段分句朗诵。在时间上可以是讲解前、讲解后、单元课文结束后、学期课文结束后这些时间段。语气和表情动作上可以是正规的形式,也可以采用夸张的形式。

四、启示人生哲理,展示古文智慧光芒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文言文中蕴藏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在文言文教学中我们启示人生哲理时不单是讲一些明显的大道理,大道理甚至可以不讲,更重要的是讲一些隐含的处世哲理。例如《鸿门宴》一文,项羽刚愎自用不听良言导致丧失良机,刘邦虚心礼貌听取正确意见终于脱险,这些道理学生通过总结基本能想到,可以不用多说。我们可以从刘项二人对待项伯和曹无伤的态度和措施上得出不少启示。刘邦为收买项伯这个奸细,以对待兄长的礼节招待他,并“约为婚姻”,尽力拉拢对方阵营的重要人物为己所用,对待背叛自己的曹无伤坚决干净利落,“立诛杀”之,项羽却轻易供出为自己提供重要情报的曹无伤,对待项伯丝毫不起疑心,一点不介意他明目张胆地护卫刘邦。我们还可以从文章开头得到一些启示,刘邦入咸阳后“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心存大志表露无疑,这也是后来鸿门宴历险的原因,再进一步引申,秦将王翦在攻打楚国时不断差人向秦王索要田庄财物显示自己无野心,刘备受困曹操处以种菜来韬光养晦。古文中传记文学包含不少人生哲理、处世哲学,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善于引申,并联系生活实际,展示古文智慧光芒,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五、细节想象,激活古文的光彩

相对于现代汉语,文言文浓缩精练,展开文言文句子,运用细节想象,可以激活文言文的无限光彩。正是因为文言文具备骨架般的简洁,可以给人广阔的想象空间,所以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展开合理想象,融入头脑中积累的信息,让简短的单调的文言文变得有血有肉。这样可以改变文言文教学被动接受的模式,激发学生对文本再创造的兴趣,激活课堂气氛。例如,上《阿房宫赋》这一课,有很多句子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无限想象。如“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这一句,对于“六王毕”,可以引导学生想象秦始皇摧枯拉朽的军事攻势,六王惨败的种种场景,在硝烟战火中生灵涂炭的场景,六王在最后的日子里依然腐朽奢侈的生活场景,秦攻下六国都城抢掠财宝和美女的情景等等;对于“蜀山兀,阿房出”,可以引导学生想象百姓伐木的场景、搬石运土的场景以及种种被奴役的凄惨的场景,秦始皇对人民是如何“执敲扑而鞭笞天下”的,秦始皇的残暴、百官的如狼似虎的面目等等。我们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六国论》中秦的贪婪面目、赂秦者的怯懦表现:《伶官传序》中伶人谄媚的神态以及阴险的嘴脸,庄宗仓皇动作、悔恨的泪水:《项脊轩志》中祖母关切的神态、妻子贤惠温柔的举动、小妹们活泼调皮的样子等等。引导学生把文言文鲜活的细节想象出来,不仅活跃了文言文教学气氛,还能对学生的作文和阅读水平的提高大有帮助。纵横驰骋于文言文的细节想象空间,趣味无穷。

挖掘文言文的教学魅力点,进行趣味教学,真正做到寓教于乐,文言文教学就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方利华江苏张家港乐余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课本剧古文文言文
PEP《英语》六(下)课本剧Freer and happier
中古文學劄叢之二(五題)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中职语文课堂课本剧运用现状的调查
古文中走出的“超能力者”
称象
读《隶定古文疏证》札记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
语文课本剧课程的开发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