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建设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
2005-12-13吴永忠
吴永忠
我国生态环境治理,经过建国50多年来的艰苦奋斗,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水土流失仍很严重。据2001年有关部门的统计结果显示:我国水土流失面积高达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37%,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达50亿吨;荒漠化土地面积达到26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27.3%;沙化土地面积174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20世纪50年代,沙漠化土地每年扩展1560平方公里,80年代达到2100平方公里,进入90年代扩大到2460平方公里,目前每年扩展速度则高达3436平方公里。建国以来,我们已经有1000多万亩耕地和3525万亩草地成为流动沙地,有24000个村庄被侵吞、埋没,农牧民沦为“生态难民”。另外,全国约有80%河流、湖泊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不少流域的水污染由下游蔓延到中上游,由城市扩散到农村,由地表渗透到地下。土地污染也日益严重。全国15%~20%的动植物种类生存受到严重威胁。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给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全国生态环境总的态势是,局部好转,整体仍在恶化。就沙化、荒漠化而言,整体上仍然是“沙进人退”。1997年以后,国家加大了对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国务院制定并颁布了《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先后启动了全国天然林保护工程、国家生态工程、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十百千”示范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京津周边地区防沙治沙工程等大型生态建设项目,涉及的县有1000多个,生态建设的覆盖已辐射到全国,其建设期远至2050年,甚至更长。投资数额达数百亿、几千亿。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又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生态建设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进入新世纪以来,通过1997年后加强生态工程的建设,我国森林面积增加2.4亿亩;全国40%的自然湿地得到有效保护;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由1990年的367万平方公里下降到356万平方公里,10年减少了11万平方公里:全国沙化土地扩展趋势已得到初步遏制,由上世纪末年均扩展3436平方公里转变为现在年均缩减1283平方公里。生态建设的效果越来越好。
一、生态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现经济、社会和自然持续、协调发展的基础,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是我国一直坚持的一项战略。我国人口众多,资源人均占有量少,非再生性资源储量和可用量不断减少,资源对经济增长制约作用越来越大,从资源、环境现状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目标来看,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把满足人们现实需要、维护人民的切身利益作为衡量一切工作的唯一标准,着力解决好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生态建设中,我们首要的也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人的发展是“五个统筹”的本质要求,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土地利用率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1.生态建设要为亿万群众谋利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生产建设活动越来越多,人地矛盾也越来越突出。由于生产和建设过程中不注意水土保持,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在20世纪80年代,全国年均人为活动新增水土流失达1.2万平方公里,90年代后由于加强了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加强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但年均人为活动新增水土流失面积仍达1万平方公里。土地生产力的降低,势必影响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在全国5000多万贫困人口中,绝大多数生活在水土流失严重的恶劣环境中。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加快生态建设步伐,刻不容缓。
进行生态建设,必须与改善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相结合,必须与产业开发、农民脱贫致富及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生态建设中,退耕还林、封禁治理等具体的治理措施实施时,要结合当地实际。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要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根本措施,把解决群众的粮食和增加群众的收入放在首要位置,保证退耕林退得下、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处理好国家要“被子”和农民要“票子”的关系,保障二者“双赢”。使生态、生产和生活三者相互协调。
2.生态建设与生态保护要依靠亿万群众
生态工程由于点多面广,项目分散,治理措施多样等特点,使在生态工程建设中,机械和专业的施工较少,而以农民工施工为主,广大农民群众是生态建设的主体。坚持依法治理,把生态建设纳入法制轨道。依法保护和优化生态环境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我国已经制定了十多部保护和治理生态的法律,各地也出台了不少地方性法规,为保护、治理生态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依法治理生态,首先必须把有关的法律法规交给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做到人人学法、懂法、守法、用法,同破坏生态的各种违法行为作斗争。
二、统筹生态建设的综合性
生态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必须集中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合力,才能取得好的成绩,具体要在以下几方面进行综合治理:
1.管理上要综合
近年来,随着政府对生态建设的重视,许多部门都在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有水保部门的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如长江上游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国债项目等,有林业部门的林业生态工程如“三北”防护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等,有农业部门的农业生态工程如生态农业试点工程、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工程等,以及水利部门的水利生态工程如荒漠地区水利生态工程、草原水利工程等。
由于生态工程项目类型多样,涉及的部门和行业较多,资金来源和渠道不同,其管理模式也不同,如何管好用好资金,充分发挥资金的效益,提高工程质量,是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共同关心的问题。生态建设是一个跨部门、多学科的工作,涉及面比较广,需要一个职能部门来协调、管理。如陕西省延安市实行政府统一领导,专门成立了山川秀美领导小组,由水保部门协调生态建设,负责统一规划、统一技术标准、规程和规范等的制定、质量监督、检验的验收等,有关部门各投其资、各记其功,保证资金用途不变、渠道不乱,共同搞好生态建设。又如贵州省毕节地区以“捆绑式火箭”的方式,按照水保部门统一规划,开展生态建设。
只有制度创新,才可以加快山区的生态建设步伐,以生态来统一造林、治水、治沙、舍饲、脱贫等工作。理顺水保部门在生态建设中的协调管理的地位和作用,就能更快、更好地开展生态建设。
2.治理措施上要突出综合
在生态建设上,要山水林田路全面规划,工程措施、生物措施、耕作措施要因地制宜、科学搭配,真正发挥生态工程的综合效能。
三、生态建设要遵循自然规律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差异很大,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建设必须根据当地的土质、气候、地貌、降雨量等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宜封则封、宜治则治。要尊重自然规律,实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方针。把人工治理与充分发挥大自然自我恢复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如我国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三北防护林”建设,经过20多年的建设,出现“治理赶不上破坏”、“荒漠越治越多”的现象,造成这种尴尬局面的原因之一就是人们在认识上存在误区,认为生态建设就是“造林”,重建设轻保护,造林不管各地的实际的生态条件。这样做,既浪费了大量经费,又延误了宝贵的时间。三北防护林和90年代的470万公顷的防风固沙林和37万公顷的农田防护林,都是以高大的乔木为主的,这样做,工程造价高,成活率低,维护、更新困难。河西走廊有1200公里的三北防护林,因补水困难或地下水位降低而成片枯萎或死亡。实践证明,在降水稀少的北方地区,应以灌草为主,实行草、灌、乔相结合,建设立体绿化带,以取得最佳的生态治理效果。
在生态建设中,只有尊重自然,尊重科学,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才能达到我们希望的结果。
(作者单位:贵州省水利电力学校)
责任编辑:郭渐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