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唯见江心秋月白

2005-04-29肖祝生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05年3期
关键词:琵琶行出场领悟

肖祝生

看罢课件《琵琶行》,勾起了我第一次读《琵琶行》的回忆。我的语文老师是一位年过半百、造诣很深的学者。他那妙语连篇的分析,亦如大珠小珠落玉盘。使我至今难忘的是他的朗读,时而如切切私语,时而如银瓶乍破,虽然是夹杂着浓厚乡音的京韵,却让我如痴如醉。老师似乎在用声音叩开我们的心扉。

在写这篇评论以前,我有意问过课件的制作者,我说,为什么想到要用一个课件来帮助你的教学?是必须吗?作者回答得很风趣:我那不烂之舌只有二寸半啊。

原来课件是逼出来的,他要让课件帮他多长出半寸舌头。可有可无的是摆设,非要不可的才是真品。

课件《琵琶行》的美更在于它的意境。所谓“意境”,就是情与境的融合。作者说:“鉴赏诗中对音乐的描写,领悟诗人与琵琶女思想感情的共鸣点……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去鉴赏诗中对于音乐的描写,更好地和品味诗中的意境。”课件的制作灵感源于对教材的深入理解和领悟,有了这种领悟,构思、创意便应运而生。一曲秋宫怨,几幅静态画,简洁得犹如江心秋月。我问作者,为何不安排动画?答曰:有必要吗?是的,那些个光怪陆离的晃动,那些个手舞足蹈的镜头,带来的会是什么效果?一切素材的安排都得服从于主旋律。

其实,课件《琵琶行》中的“动”全蕴含于音乐和图片中。意境讲究虚实相生、意与境浑。白居易为琵琶曲而湿巾,学生又怎不为课件带来的音乐而怦然心动?再看那课文讲解处的画面,看着近处静静的琵琶特写镜头和那茫茫江月深处的琵琶女,你的耳边是不是响起了阵阵琵琶的诉说?那千古绝唱通过课件的传递、交融,在学生的心灵里升华,这是多么高级的交互!

课件结构层次是以琵琶女的三次演奏为线索,用三幅可缩放的图片组成分析的核心内容,而每幅图只以极简练的文字概括出丰富的内涵,给教师留下了极大的回旋空间。课件最忌将要讲的内容全然搬上银幕,像我们看到的电视课程一样。课件不是影片,课件有课件的个性,它十分尊重教师和学生的自主。

制作课件容不得半点分心,稍不留神便会出现败笔。我们来看看琵琶女的出场,作者在创作思路中解说:“运行课件后,出现课件制作工作室的名称,如同软件的飞屏,体现制作的专业性,以一幅琵琶女的图片作为课件的封面,并伴随着琵琶演奏曲。”我们不禁想,这种“飞屏”让人感到“很专业”,对下面琵琶女的出场究竟有多少贡献?琵琶女是在“千呼万唤”中出场的,出场后还“犹抱琵琶半遮面”。何不用一幅隐隐的茫茫江月替代工作室的“飞屏”,让琵琶女从朦胧中渐次展现最后定格为封面?至于工作室,就让它到最后去飞吧。

课件中好几处的文字也显得呆板,特别是全诗朗读时的字幕,六百一十六言全堆放在那儿,效果极差,不妨换以渐入渐出方式。课件设计受制于教学设计,课件的脚本尚有不少地方值得商榷。如玄宗挽白居易诗是错误的,应为宣宗,玄宗死后10年,白居易才出生呢;将解题、背景都置于“课文讲解”目录下,在逻辑上说不过去;“知识拓展”的也只是课文内容;练习设计仅限于知识落实。至于如何多角度引导学生对诗歌的领悟,进一步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更值得引起重视。有了好的脚本,才会有好的课件。

简洁、清晰、充满诗意,是课件《琵琶行》的最大特点。如果我的老师那时能得到这样课件的辅助,他的课岂不更耐人寻味?

猜你喜欢

琵琶行出场领悟
了解“SSA” 领悟全等形
多么痛的领悟
浅析《琵琶行》的音乐美
还没出场,就已出局
《琵琶行》与《李凭箜篌引》比较分析
看这不寻常的出场
瞒天过海
吃“螃蟹”之后的领悟
吴绪经水墨画
知我者谓我心忧——解读白居易《琵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