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茶魂

2005-04-29林清平

清明 2005年5期
关键词:石台县石台雾里

林清平

中国是茶的故乡,陆羽在他的《茶经》中云:“茶之为饮,发于神农氏。”神农氏发现茶树的传说中,最初提到的是茶的药用价值,与生命和健康有极大的关联:神农氏尝百草身中七十毒,正当口干舌燥、五内若焚之时,忽见几片叶子飘落眼前,神农氏习惯性地拾起叶子放在嘴中咀嚼,竟意外发现这种苦涩而气味芬芳的叶子有解毒的功效。解,是一种“中和”,“和”成为茶叶与生俱来的一种品质。

自茶叶被发现之后,茶就不仅成为中国人生活的一部分,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还渐渐形成了一种文化。茶文化产生之初,开始是受儒家积极人世思想的影响,后来又渐渐受到佛、道等多家思想的濡染。最能体现茶文化的是茶道,中国人始终认为“和、静、怡、真”是中国茶道哲学思想的核心,这里首提的也是“和”字。儒家对“和”的诠释为,中庸之美、明礼之伦、谦和之礼和俭德之行,而且在茶事活动中将一个“和”字表现得淋漓尽致。

“和”乃茶之魂。对茶叶是,对茶道是,对以茶为业的“天方”或许更是。

走进“天方”之前,还是让我们先去经历一段“天方”过去的故事吧——

那是2002年3月,京城的张明远昼夜兼程,穿越千里关山,赶往皖南石台县去会老朋友。

说是老朋友,其实他们相识才一年。当时,他在京城办事,办完事到潭柘寺去烧香礼佛。礼毕,在寺院前的一棵大树下,从随身的旅行包里取出一只玻璃旅行杯,准备饮茶。恰好张明远从寺院里出来,一眼便看见他杯中的茶,绿得那样好看,顿感走进一片绿阴之中。这种感觉妙不可言。古时,志勤禅师在师门参学求道,一天,看见满山桃花盛开,忽然大悟。张明远见到这杯茶,恰如志勤禅师看见满山桃花盛开。他情不自禁地上前与他攀谈:“这位朋友,能让我看看你这杯茶吗?”“可以可以。”对方说着,便将杯子递过来。张明远接住,一手托着杯底,一手扶着杯沿,缓缓地转动杯子,只见杯中之茶,一枝枝如盛开的兰花,却又那般安静、恬怡、舒展。忍不住打开杯盖,将鼻子凑近,杯中有股芬芳之气升上来,他闭上眼,细细地回味,却怎么也找不到一句话来形容内心的感受。那人见张明远如此痴迷,竟自呆了,过了一会才说:“我还没动过,你不妨尝尝。”张明远果真饮了一口,顿觉齿颊生香,好不惬意。品了一番,才想起将杯子还给人家,对方却说:“送给你了,我这里还有一盒茶叶,也送给你。”张明远慌忙接住,如获至宝。冷静下来,才觉得不妥,还不知道人家姓什名准呢?询问之下,方知对方姓郑名孝和,从皖南石台县到京办事。郑孝和,约莫三十来岁,中等身材,身子有些单薄,不长的头发,也不成个发型,就那么自自然然地生长着,胡子大概有几日没刮过了,上身着咖啡色夹克,下穿灰色裤子,整个一书生模样。二人就这般相识了。

张明远到了石台,找到天方公司,人问他找谁,他说找郑孝和。秘书将他带到三楼一间办公室,门楣上挂着总经理的牌子。张明远急了:“我是来看郑孝和的,怎么把我带到你们老板这里?”郑孝和在里面说:“进来坐坐再说。”他犹豫着落座,秘书送来盖碗茶,另有几个人来向郑孝和汇报事情,固定电话响了,他拿起听了几句,说:“嗯,好,好好,没问题。”还没来得及放下电话,手机又响了。

张明远恍然大悟,“原来你就是总经理?这家公司就是你开的?”“是呀。”“真是真人不露相。”郑孝和笑看着他,请他品茗。“一年不见,你怎么瘦成这样?”张明远笑而不答。“生病了吗?”“是的。”“什么病?”“相思病。”原来,张明远这一年来,一直饮用郑孝和的天方富硒茶,体重从180斤降到140斤。“难为你,这么远还托人带茶叶给我。”“应该的,应该的。”

第二天,郑孝和放下手上的工作,亲自陪同朋友张明远来到石台县珂田乡大山村。张明远看到这个村子有两大特点:一是长寿者众;二是没有一个胖子,人都精瘦的,老年人精神矍铄,中青年人朝气蓬勃,整个村子一派生机盎然。张明远让郑孝和先回公司,自己要留在村子里住些日子。

这是有关郑孝和流传甚广的众串故事之一。通过这个故事走进“天方”,幸近郑孝和,或许我们对文章开头提到的“和”字,会有更切肤的体认。

许多业内人士称郑孝和是中国茶王,更有甚者,说郑孝和是茶圣。陆羽用文字奠定了自己茶圣的地位;而郑孝和则是以茶业来实践。按他的话说:“我只是茶痴。”

郑孝和说自己是茶痴,既是一种谦和,也透出他对茶的痴情。自从他踏入茶业这个行当,沉睡在他灵魂深处的对茶的情感、灵性、悟性,似乎全部被唤醒了,从此不仅沉醉于茶,而且大有但愿长醉不愿醒的架势。

1964年,郑孝和出生于芜湖县清水镇一个农民家庭,1986年初中毕业后他和弟弟一道来到石台县,开始了修理钟表的生涯。兄弟俩起早贪黑地干起了钟表和小家电修理活,收入甚微。郑孝和发现山区石台的信息和运输比较闭塞,如果从外地贩运小家电来卖,利润应该不错。1990年,他听说厦门电器比较便宜,于是向亲友借了4000元钱,开始了自己的第一次从商之旅。他从厦门地下商场买了打火机和磁带,由于质量不过关,卖不出去,几乎血本无归。但他并不气馁,接着,他选择了较近的芜湖小家电批发市场,并且做了市场调查,掌握了石台市场紧俏的家电信息。每天他都要到芜湖进货,弟弟负责销售。他也经营烟酒杂货,由于适销对路,他的生意越做越大,拥有了自己的运货车,代理了康佳、创维、长虹等著名品牌家电在当地的经销权。产品销售辐射石台及相邻几个县。到1995年,他已经赚了100多万元,挖到了创业的第一桶金。

经营批发等商业生意给郑孝和带来了一定的收入,1995年郑孝和花70万元买下了石台县医药公司的一幢面积为1600平米的四层沿街楼房,用楼房整体出租的房租养活一家老少,可享受衣食无忧的生活。但郑孝和并没有停止创业之旅,他觉得山区需求有限,经营批发不会有更大的发展,于是他把生意交给弟弟经营,开始了自己的二次创业。

他先是投入10万元买了十几台蜡烛机,办起蜡烛厂。产品生产出来了,但销路出了问题,由于村村通电,石台市场需要蜡烛量不大。半年后只好将机器低价处理,亏了10多万元。

他在食品类杂志上看到生产饼干有利可图,便投入十几万元办起食品厂,日产饼干2吨。由于是大路货,利润较低,而且原料面粉要在北方进货,产品也主要外销,加大了销售成本。他的这次创业再次以失败告终。

1996年,一个偶然的机会,郑孝和得知山东临沂是个茶叶集散地,有规模较大的茶叶批发市场,于是便在临沂开了间茶叶店。临沂市场上对绿茶不认可,郑孝和一开始从石台进了大量绿茶,一度积压,生意冷清。善于观察的郑孝和发现临沂茶市上的茶叶产品结构过于简单,便转而销售有丰富中药理论

根源的养生八宝菊花茶,竟渐渐的在茶叶市场上一枝独秀,生意火爆!他自己也从外行变成了一个懂花色品种、懂品茶以及茶文化的行家。

和他临近摊位的商户是销售“维维”豆奶粉的,每次看到这个商标郑孝和心里都有所触动。他卖的茶叶只有产地名,却没有品牌。由于缺乏统一品牌和商业运作,石台县所产的优质茶叶卖不上价,作为商人,他意识到其中的巨大商机。1997年他毅然将生意红火的茶叶店交给亲友经营,开始了自己的创品牌之旅。

1997年9月1日,天然茶叶有限公司在石台县诞生了。有了临沂的市场经历,郑孝和感觉到天然配方的保健茶将大有可为,开发出“天方”牌八宝菊花茶,一炮走红。公司又成功开发了绞股蓝茶、银杏花、苦丁茶、金银花茶以及玫瑰花茶等多个品种。2000年,天然茶叶有限公司更名为天方茶叶集团公司,注册资金为1166万元,天方有了自己的送货车队,并在各大城市成立了办事处和销售机构。很快,自产自销的“天方八宝菊花茶”,昂首走进市场,并被国家体委指定为中国亚运代表团茶饮品。

在他看来,如果一手将农民的茶叶收来,一手再卖出去,那么我顶多是个茶商,甚至只是个茶贩,那不是做企业,那只是简单的贩卖。他经常痴痴地想:农民送来的毛茶,是将要成年的女孩子,送到我这里,我必须培养她成人,成为美人,还要给她穿上漂亮的衣裙,给她好好妆扮一番,遇到合适的人家,才把她嫁出去,切不可委屈了她。所以,“天方”出口的茶叶,有美仑美奂、形态各异的包装。

在茶业这个行当里摸索了一段时间,郑孝和发现,此前自己所谓的茶业经营,仅仅是简单加工,无非比别人多了一层包装物。如果固守现有的这一方天地,岂不是与过去开批发部大同小异。从企业当前的经济利益看,增加产品附加值的空间十分有限,从企业长远的发展战略看,“天方”产品的科技含量太低,很难参与真正的市场竞争。他苦苦思索“天方”的前途在哪里?但是,他许久都没有找到答案。有天晚上,他坐在家中苦思冥想。家人在看电视,不停地换台,恰好换到一个经济栏目,一位主持人正在演播室采访某大企业的负责人。他突然说:“别动,别动,让我看一会好吗?”家人虽然顺从了他,却对他困惑不解,自从成立“天方”以来,他几乎与电视绝缘,怎么现在又看电视了?他看了一会,脑中灵光一闪,说:“你们接着看,我必须马上到公司去一下。”

来到公司里,他一头扎进自己的办公室,“哗哗”地翻报纸,发现什么有用的东西,赶紧动笔记下来。一直翻到凌晨1点,桌上报纸、杂志足足堆了一尺多厚,他停下来,喝一口茶,靠在椅子上,闭眼想了一会。他又从书架上抽出一部书,埋头看了起来。天亮了,他心中也亮了,他自言自语地说:“一个企业,如果在低层面竞争,那它的竞争对手太多了;如果在最高的层面上,那就是高处不胜寒。”他感到背后出了一身冷汗,从国外众多大型企业的成长史中,他悟出一个道理:做企业,就是跑马拉松。

这时,他似乎看到了“天方”的路。“天方”要成为一棵大树,枝繁叶茂,必须将根系深深地扎进土壤。也就是说:“天方”必须有自己的基地,加上科技,还必须有自己合身的品牌。他顾不得回家休息,他要趁热打铁,尽快拿出发展规划。第二天,一份长达15页的《天方茶业有限责任公司发展规划书》在公司内部讨论开了。第三天,他开始了一次长途旅行,北上南下。一周后,安徽农学院教授詹罗九先生就任天方公司技术顾问;一个月后,牯牛降一带5000亩高山茶园,圈进天方公司有机茶基地;一个半月后,“天方”销售网络,向北延伸到东北;茶业产业化体系形成,天方茶业集团成立;天方集团被外贸部授予进出口经营权,台湾同胞来了,俄罗斯的客人也到了……

2001年,石台县大山村大面积富硒区的发现引起郑孝和的关注,他迅速组织茶农成立了茶叶生产合作社,在牯牛降腹地大山村以及周边生态环境保护较好的地区共建茶叶基地5000余亩,并创办了天方有机茶厂。用了半年时间推出集团的王牌产品——天方富硒有机茶。2002年推出1万斤,被抢购一空。2002年,天方集团被列入全省50家龙头企业。天方系列茶饮品所需配料,多数在石台的土地上生长,玫瑰花基地、金银花基地、贡菊花基地、银杏基地等等在石台形成。天方集团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产业化道路,由经商转变为做事业,郑孝和多年的梦想得以成真。

他经常与知识界的朋友交流,大家都说他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他却平淡地说:“其实,成功往往就是陷阱。成功对企业来说,只是阶段性的。在一段时间里,完成了本阶段的各项指标,可以说企业成功了。但是下一个阶段呢?企业尚须不断地发展,因为市场是变化的,企业也就要随之而变。”

在很多人看来,郑孝和心想事成,将一个民营企业做得如此之大,应该是一派春风得意,轻松自如,呼风唤雨的气象。其实不然,他生活俭朴、不修边幅;每天很早就到公司,下半夜才有可能休息;每天都在为新的问题焦虑。当然,旁人很难从表面看出他的焦虑。有朋友问:“你每天要处理那么多问题,怎么我觉得你像个没事人似的?”他微微一笑:“你知道茶字怎么写吗?上面是草,下面是木,人被夹在中间。我天生草本人,劳碌命,发脾气就能改变这一切吗?”他又说:“做企业就是创新,如果不经常产生新问题,那还叫企业吗?那是一潭死水。”

企业做到这等的规模,原本他不必再这样辛苦,他可以聘用职业经理人专门担当经营者的重任,而他自己只要做好投资者的份内事即可。但石台是个偏远的山区县,各方面条件远远落后于城市,而职业经理人都习惯城市生活,在石台这样的地方,他们是难以生存的。所以,他迫不得已一身充当两个角色:投资者(董事长)和经营者(总经理)。有人建议他,将集团总部迁到大城市去。他却说的好:“天方的根在石台,离开石台这片沃土,天方就会枯萎。”

尽管每天要面对无数的烦心事,但他始终心态平和,不急不躁,冷静沉稳。他不仅要处理企业内部的事,还时常为客户排忧解难。有一天,两个远方的客户到公司来进货、结账,办完事,来找他:“我们有批货放在一间临时仓库,没想到管道漏水,将茶叶都打潮了。当然,这是我们自己的错,与公司无关。可我们刚开始做生意,各方面都难,郑总,你看能不能帮我们一回?”郑孝和平静地说:“好好好,没问题。”那二人本来是抱着试试看,成不成无所谓的态度来找他的,没想到他竟毫不犹豫地答应了。郑孝和推心置腹地说:“你们初学乍练的,首先资金就困难,哪经得住这样的损失,我不帮你们,谁帮你们?不过,我想说一句,不知你们肯不肯听?”那二人岂能不听。郑孝和又说了:“做生意,管理上千万马虎不得,如果下次再发生类似的事情,恐怕我想帮也帮不成了。”

在安徽,在池州,在石台,经营茶叶的企业多如牛毛,其中不乏名牌,如黄山毛峰,仙寓香芽,太平猴

魁、六安瓜片等等,但能够把企业做大的,绝无仅有。天方为什么就能够从名牌众多的茶界突出重围,将企业做大呢?许多人提出这个问题。

把自己的经营理念,贯彻落实到茶业实践的全过程,郑孝和以此为人们解开疑团。一般人经营茶业,只是做产品,而郑孝和不,他在做品牌。他首先是做企业的品牌,将企业做成强力品牌,以此开拓市场,建设一个高规格的平台,把石台好茶优秀的品质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天方集团每年用于企业品牌宣传促销的费用,以百万元计,并且逐年递增。有了好的展示平台,石台的好茶再经天方巧手调教,便远嫁了他乡的好婆家。

郑孝和之所以能将天方茶业做大做强,一是靠品牌战略,二是靠市场定位精当。早在他草创天方公司之初,便将产品细化,品种繁多,适合不同层次的消费者享用。如一部好的文艺作品,往往是雅俗共赏,既能阳春白雪,也能下里巴人。自从天方产品问世以来,便有人在高雅的书斋里,一边听古筝上抚出的《梅花三弄》,一边品天方茗茶;有人一边算计柴米油盐,一边饮天方茗茶。

认识郑孝和的人,一致公认:郑孝和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儒商。他谈吐有致,处事从容得体。在危急关头,他不惊不恐,镇定自若;烦难事当前,他不慌不忙,不愠不火。无论是与茶农打交道,还是与客户打交道,他习惯换位思考,总是先替对方多想想,然后才考虑自身的利益。在这个过程中,他不像是在与对手谈生意,倒像是与老朋友促膝谈心,和风细雨,春光明媚。

儒商两个字,远不足于涵盖郑孝和的人格魅力。儒商也是商人,而郑孝和不是。从他跨人茶业这个行当,一接触到茶叶,整个人从内到外,一夜之间就完成了脱胎换骨,由商人转变为有独到眼光的企业家。只不过,那时还是一枝嫩芽,有待于日后成长。

他做企业家始终与文化并行,1997年成立天方公司,刚刚搭起一个简易的舞台,1998年就办了一份自己的企业报—臼《天方茶苑》。当时因为物质条件不具备,人手紧缺,从刊名到版式设计,撰稿、编辑、发行,他都亲力亲为。他利用报纸宣传企业和产品,传播茶文化。天方集团成立后,他成立了一个茶道表演队,培训出一批茶艺小姐,每逢县里举办大型主题活动,他都要派出他的表演队,向世人演示茶艺,宣扬中国古老的茶文化。同时,还建了一个茶艺馆,立志把不成熟的消费者,引导到健康的消费轨道上来。这些举措,并不能直接为企业创造经济利益,却能提升企业的文化品格。

自从锁定做一个茶人目标的那无起,只有初中学历的郑孝和深知自己的知识储备不足;便不敢懈怠,多少年如一日,坚持夜读,不仅自学高中、大专课程,还啃了大露的世界著名的经济学专著,摄取了大,量世界文艺名著,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所以,他做企业,做企业文化,总是那么中规中矩。不失偏颇。

郑孝和从报章中得知历史上出口国外的茶中珍品“雾里青”就产于九华山和石台县牯牛降。通过进一步了解,他发现雾里青作为中国古代的一种名茶,属绿茶中的极品,其制作工艺失传已久。郑孝和得到这些信息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如果世上真的不再有雾里青的丰姿,那该是多少代茶人的遗憾?老祖宗遗留给我们的茶文化,岂不是遭受重大的缺损?痛定思痛,他立下一个誓言:一定要在自己手上恢复雾里青!作出决断的同时,他深知,此举风险一定很大,困难也一定是见所未见的。

他立即行动起来,组织专家研讨,同专家一起,查阅如山的文史资料和工艺资料。资料找到了,但他与专家们都傻了眼:乙百亩茶园里,也未必能选制出一斤雾里青,况且其制作工艺之复杂,火候掌握的要求吝高,令人乍舌。许多人,包括专家都奉劝他,算了吧,如此制茶,何利可图?别说制不出,就是制得出,也没人喝得起。但他偏不这样想,他说:“如果我错过这次为中国茶文化做贡献的最佳时机,那么,我将恨自己一辈子。”他这种执著的精神,感动了相关人士,更感动了专家。他与雾里青攻关小组的全体人马一道,跋山涉水,找遍石台所有的茶园,屡试屡败,屡败屡试。经过天方人呕心沥血的栽培,2003年雾里青在天方制成,失传几个世纪的雾里青,恢复如初。当年,“雾里青”还被评为“五星级国际茶王”。消息一经披露,中国茶业界一片惊叹……

尾声

在一处“雾里青”茶楼,笔者与郑孝和有过一次畅谈,话题当然还是茶。郑孝和基本同意我对茶、茶道以及“天方”和他本人的看法,他说:你说“和”为茶魂,真是一语中的!我以为,茶魂之所以能够永恒,实际上也是“和而不同”的结果。惟其如此,我才反复强调自己是一个茶人一片茶叶。

责任编辑倪和平

猜你喜欢

石台县石台雾里
留言板
解药
石台县硒资源状况初探与产业发展对策
游宜昌三峡(通韵)
与光
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旅游发展探析——以池州市石台县为例
石台行
喝火令·旧歌难唱少年怀
全域旅游对安徽省石台县脱贫的作用机制分析
天然富硒地 石台产硒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