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转危为机,转机为利”的公关策略

2005-04-29葛学勤

北方经济 2005年6期
关键词:公关危机解决问题

葛 梅 葛学勤

一、何谓“危机”

所谓“危机”就是在社会生活突然发生的严重危及了社会秩序,给社会带来重大损失的一种非均衡状态。一般来说,危机有以下几种类:可预测的与不同预测的;人为的和非人为的;突发性的和潜伏性的;自身造成和环境造成。其特征表现为:不可预见性,突发性,扩散性,破坏性,以及受公众和媒体的关注性。企业危机有许多种,常见的有:产品或服务瑕疵型危机;劳工、股东纠纷型危机;经营不良型危机、反宣传事件型危机等等。正是由于危机具有如此复杂的特征和类型,企业在处理危机过程中,认识和了解危机是非常必要的。

无论那种危机都会经历五个阶段:(一)危机酝酿期。指的是危机的孕育时期。危机有时有些预兆和端倪,当然更多的是难以察觉,这个阶段如果察觉的话,可以扑灭。危机的酝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实践中,危机的爆发只瞬间而已,但其隐患却是长期酿成的。(二)危机爆发期。指的是危机的产生时期。危机已浮出海面,细心敏锐的人肯定可以察觉,而忽视和迟钝则会视而无睹。在这个阶段,它的特征是危机已经暴露,可以逆转,也可以转化。(三)危机扩散、蔓延期。危机事态正发展,本质原因却不一定能明确,现象则在传播中不断复制。信息的内容复杂化。信息传播渠道呈多样化。(四)危机的减缓期。指通过事态的发展,事件的处理,原因的调查,事情有了结果。公众、媒介的关注逐渐减弱、消失。(五)解除消失期。危机最终消亡,但其影响仍在。

二、寻“危”问“源”

企业应对危机的成因作深层次的探析。除自然环境因素、社会环境之外,许多危机的产生根源在组织内部,即往往是因为内部的管理体制或人员素质导致问题演化成危机。英国公共关系危机处理专家迈克尔·里杰斯特,1995年在其著作《危机公关》说:“若一个组织不能应其发生的危机与公众进行合适的沟通,不能告诉社会它面对灾难局面正在采取什么补救措施,不能很好地表现它对所发生事故的态度,这无疑将会给组织的信誉带来致命的损害,并甚至有可能导致组织的消亡。”

(一)管理者公关理念淡薄,缺乏危机管理意识。在现代组织中,企业对危机进行管理必须有一个过程,即一个从预测(潜在问题估计)、计划(应急计划编制)到执行(动用企业一切资源,采取合理手段)、评估(了解公众对企业在危机中行动的认同态度)过程。同时,解决危机的最终目的是消除危机所带来的对企业形象的损害,并重新树立和改善企业的良好形象。但是,一部分管理者没有正确的公共关系理念,在组织利益与社会利益相矛盾时,首先想到的是如何维护组织自身利益,以致危机发生之前,不知道“患忧”;发生之后,想方设法要“置身度外”,使问题演变成一场危机。

(二)企业自身决策违背公关基本原则要求。在现代社会,企业的决策与行为应自觉考虑到社会的利益,“与公众同发展”。如决策背公众和社会环境的利益要求,就有可能使企业利益目标与社会利益目标相对立,从而引以公众对企业的抵触、排斥和对抗,使企业陷入危机中。

(三)企业内部员工素质影响企业形象的塑造。企业包括管理人员和员工两类,就管理者而言,现阶段我国的企业管理者已逐步向职业化过渡,但仍有一些管理者离职业管理人的要求甚远。他们管理素质低,靠经验和习惯行使其管理职能。对内缺乏感召力和凝聚力,不能激发员工工作潜能;对外缺乏组织形象意识与公众权益意识,对公众正当权益要求置若罔闻,甚至粗暴对待公众,以致引发组织形象危机。就员工而言,他们的工作特性已决定了他们是企业形象的直接代言人,许多公众也是通过与一线员工的“对话”,才形成对企业总的印象。因此,员工的服务素质优劣,服务能力的强弱就直接关系到公众对企业的认可程度。

(四)没有建立正常有序的传播沟通渠道。许多企业在传播沟通意识上还存在两大“盲点”:一是无限制扩大企业机密范围,不是奉行事无不可对人言,而是追求事事保密、层层设卡,惟恐公众知晓企业的决策内容。二是只知道信息的单向发布,不知道信息的及时反馈,如在广告投入上,有多少企业对广告效果做过科学测评呢?

三、“转危为机,转机为利”

“每一次危机既包含导致失败的根源,又孕育着成功的种子。发现培育以便收获这个潜在的成功机会,就是危机管理的精髓”。企业的决策者在解决危机时,必须从根本上明确问题、解决问题,达到矫正形象、塑造形象的目的。也就是说,“明确问题”,“解决问题”是企业变“危机”为“商机”,转“商机”为“利润”的两大关键环节。

第一环节:明确问题。危机一旦发生,所谓的“问题”就来了。问题出现的形态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公众和媒体直接向企业提出问题;二是由于问题的存在,致使某种事态发生,需要从危机事件中找出问题所在。危机事件通常是各种信息相互交错的综合表现,它只是某种现象,并不是问题的实质。从危机事件本身到问题的明确化不是一个简单、直接、很容易的过程,而是一个复杂的、很伤脑筋的信息处理过程。因此,公关问题的提出必须深入分析,才能保证有的放矢地解决问题。否则,对问题的分析就不够具体、透彻,以至于“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第二环节:解决问题。明确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解决问题是公关工作的目的所在。危机公关策略的有效性表现在解决问题上。如果公关工作不能解决组织面对的形象问题,那么公关工作就是无效的、多余的,是没有理由存在的。公关组织的形象主要取决于其工作的有效性,即解决问题的力度。

从公共关系角度,解决问题的方式有两大步骤:一是信息落实;二是信息传播。所谓信息落实,就是使以信息方式存在的问题获得实际上的解决,即解决实际问题。所谓信息传播,就是将信息落实的情况向公众传达。信息落实是基础,信息传播是必要手段。如果企业要更有效地解决组织面临的公关问题,必须遵循这个基本思路,步步落实,从而完善地解决问题。仅有信息传播或信息落实都是片面的,是不能彻底解决问题的。没有信息传播,社会组织难以在更大的范围里塑造形象;没有信息落实,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困境,达到塑造良好形象的目的。如果说信息传播是“务虚”,那么信息落实就是“务实”。正如西方公关专家所言,PR = DO GOOD+TELL THEM。因此,企业管理人员必须懂得什么是最根本的,应该从根本处着手解决问题。

总之,危机公关策略要求,在问题与问题的解决方案之间建立必然的、直接的、根本性的联系,而不是偶然的、间接的、表面的联系。必须从问题提出的信息分析入手,找到问题的实质,并在此基础上寻找解决实质问题的最有效手段和办法。

猜你喜欢

公关危机解决问题
专题报道[公关“她”力量]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向“黑公关”说NO
农资届公关指南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
停电“危机”
“危机”中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