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校热,何时退烧
2005-04-29刘玉琴
刘玉琴
每年七八月份,伴随着各个层次的招生,一场“择校”大战总是在各地如约而至。
教育的公平、社会的公正,在“择校”歪风前变得苍白无力。今年7月10日,宁夏一13岁少女因10万择校费自行了断了如花般的生命,更将“择校”歪风推上了风口浪尖。
“择校”歪风真的无药可治?
择校:家长和学校的博弈
用心良苦为择校
优质小学、重点中学、理想大学,这是章先生给儿子设计的人生“三部曲”。 章先生是某市某单位的公务员,他的儿子今年刚刚从幼儿园毕业。章先生说,他上中学时就“干”不过从市里某小学毕业的学生,他今年是铁了心要把儿子送进那所小学的。
为了能使儿子进入“理想的小学”读书,章先生可是设计好了活动路线的。他先找姐姐,姐姐再去拜托姐夫,姐夫再牵线搭桥,让他结识校领导。为了双保险,章先生还动员妻子去“活动活动”,叫妻子去找以前的同学,再由同学去“公关”那所小学的教师。章先生说,他的住房不在该小学的施教区内,儿子又不够上学年龄,他要是走正常的择校途径,少说也要五六千元。“要是托关系能减免点择校费,花上1000元也划得来。”可令章先生苦恼的是:此路不通。
“现在竞争这么激烈,上不了好小学就读不了好初中,上不了好初中就考不上好大学,上不了好大学就找不到好工作,这是连锁效应。”铁了心的章先生又开始寻求其他的途径。经人指点,章先生想到了父亲。父亲的房子坐落在那所小学的“片”内,只要做个假相,证明孙子住在爷爷家,他就可以逃掉“数目不小”的择校费。于是,章先生带儿子去那所小学报名登记,可不久他就“露了馅”。
上午九点,章先生刚到单位不久,他就接到一个电话。电话那头声称自己是某某小学的教师,要去家访,限他5分钟内赶回去。听完电话,章先生就傻了眼,父亲退休后跟着姐姐生活,房子早出租给别人了,他哪来得及做假相啊。他急忙打电话给父亲,父亲也没有租房人的手机号码。于是,章先生只能狠狠心,留在单位继续工作。直到现在,章先生还在为择校的事奔波着。他不满地说:“要是学校能严格按着政策收取择校费,我也就心甘情愿地缴了,可学校做到了吗?” 在接受采访中,章先生的情绪一直比较激动。他说,“做假”是没有“关系”的家长迫不得己才走的“下策”,“有关系的”早就拿着“条子”进去了。
除了像章先生这样与学校玩这种“藏猫猫”的游戏外,有些家长还在房产证上做起了手脚。江女士的儿子今年小学毕业了,她说起儿子当年逃择校费的经历,仍忍不住窃喜。江女士的儿子要上小学时,她的弟弟也正想着卖房子。“我托人把房产证上的名字改成了我的,儿子就顺利地入了学。”江女士说,在她儿子入学的前一年,姐姐也是用同样的方法帮女儿逃掉择校费的。江女士的儿子入学后,弟弟就把那所“有功”的房子卖了出去。
“这些现象的真正原因和内在动力是钱。”一位教育界人士这样分析择校大战的根源。他说,家长找关系、递条子、做假相,无非是为了少缴择校费;学校报名登记、摸底检查、突击家访无非是想“缩小”片区内学生的数量,多招择校生。章先生也总结说,只要学校的差别存在,只要不正之风存在,这样的“搏弈”就不会停歇。
择校费何时更“阳光”?
早在暑假刚刚开始时,该市城区不少适龄儿童的家长就开始为孩子的秋季入学问题伤脑筋了。日前,一位包姓家长告诉记者,今年的择校费涨到6000元了……
听说择校费由以往的3600元涨至今年的6000元时,包先生十分惊讶,“怎能涨这么快?”包先生说,这样的增幅不仅远远高于他的工资的增长速度,也与该市的经济水平和居民的承受能力不相适应的。
感到惊讶的远不只包先生一人。但实际情况是,该市城区各小学的择校费虽然涨了,但没有一所小学收取6000元的,各校都在此基础上打了折扣。“当然是为了争夺生源。”一所学校的负责人道出了其中的“玄机”。
针对择校费上涨这一情况,物价部门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这样解释:早在1997年,《安徽省物价局、财政厅、教委关于制定中小学、职业学校收费标准最高限额的通知》中就规定了小学借读费的收费标准是每生每学期500—670元。考虑到当时经济发展水平,该市按每生每学期300元收取。
而今年之所以上调,一是为了落实省里的政策,维护政策的严肃性,而是为了与省内其他城市的收费标准相衔接,保持收费标准的平衡。这位人士同时指出,择校费应按学期收取,一次性收取择校费的做法不符合政策规定。
该管一管择校费了
家住该市某小区的江先生自从决定给女儿择校以来,就开始有意识地关注择校费的事情。江先生说,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江先生对择校费的收取存在四点疑问。“首先是划片问题。”江先生说,施教区的划分早说也是六七年前的事了,可这几年,市城区的建设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施教区为什么没有做出相应调整呢?
“其次是学校在收取择校费时存在太多的随意性。”江先生曾在市某小学亲眼见到这样的场景:一家长找来该校两位教师说情,结果少缴了1000元。学校的说法是“给每个教师500元的人情费”。江先生说,“这样的场景哪里像是置身于学校,倒像身处集贸市场之中!”
“再次是择校费的涨幅问题。”江先生认为,择校问题涉及到众多家庭,主管部门在决策之前应该综合考虑本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办学条件和居民的经济承受能力,不能说涨就涨了。
“最后还有择校费的监管问题。”江先生说,不管择校费该不该收,有一点学校必须明确,那就是家长交纳借读费后,对它的去向有知情权。
择校费花到哪去了
“我们既然缴了择校费,学校就应该让我们知道这笔费用花到哪去了。”一位陈姓的家长也有同样的疑惑。他说,孩子的学校去年就收了不少择校费,可学校的办学状况并没有什么改观。
谈到择校费的去向,一位教育界的人士道出了部分秘密,不少小学的择校费主要用于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和教师“开口子”工资。可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教师“开口子”工资的比率到底该是多少,相应的主管部门并没有作出明确限定。
“没有政策的限定也没有群众的监督体系,谁能说清一个校长的权利有多大?”一位家长表达自己的担忧。他说,在城区的几所小学里,择校费的数额和使用途径都没有一个公示制度,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基本上也不对此进行审查。在这样监管失位的体系下,择校费很容易形成“黑洞”。他建议,在目前还不能全面杜绝择校的情况下,学校在择校费的分配、利用、收益、管理上都应该实行阳光运作,实行公示制度,接受家长和社会监督。
择校成风,原由何在?
“花钱为孩子择校,这是不少家长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因为目前的优质教育资源是稀缺的。”一位小学副校长这样分析城市的“择校热”。她说,没有哪个家长不想让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只要一个地方存在好学校和差学校之别,就杜绝不了“择校”的生存空间,而且优质教育资源越欠缺,择校就越“热”。
择校“择”出了啥?
“到底该不该给孩子择校?”两年来,这个问题一直困绕着摩的司机巩先生。巩先生家住市外,五年前,为了能让女儿进城读书,他用所有的积蓄给女儿缴了择校费,给自己买了一辆摩托车。从此,巩先生每天一大早起床,先送女儿上学,再在市里做摩的生意,晚上接女儿回家。巩先生说,这样的生活让他和女儿都觉得累,“可这样能省出租房的费用,又可以挣点钱。”
这样的日子过了三年多,一天,女儿坚决不让巩先生送她到校门口了。巩先生很伤心,可女儿对此的解释是,老师说从农村来的借读生家里都有钱,她不想让老师和同学知道自己的父亲是开摩的的。巩先生说,当初选择择校是想给女儿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没想到这一切反而助长了女儿的虚荣心。“现在女儿很自卑,与父母的代沟也越来越深了。”巩先生现在有点后悔,他说,这样舍近求远的做法,让女儿的时间都用在学校和路上了,女儿与父母沟通的时间太少了。
择校缘何成“风”?
“这就像100米比赛,虽说起跑快的不一定是冠军,但谁都不愿输在开头。”这是一位家长为孩子择校的理由。
一位教育主管部门的负责人分析说,由于地理位置、生源及师资水平等方面的差异,一般城区的小学确实存在着差距。在少量优质教育资源相对集中的情况下,在优质资源的发展速度远远赶不上人们对其需求速度的情况下,不希望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家长们“挤破头”把自己的孩子往好学校送,于是形成择校风。
“择校风是恶性循环的,它使本地教育资源的配置更加不平衡,从而掀起新一轮的择校风。”一位家长分析说,与择校风随之“刮”来的择校费,让优质学校越来越“阔绰”。优质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迅速产生经济收益,这些收益又转化为更为优质的教育资源:强大的师资力量、高质量的生源、良好的办学条件等,这些为日后被“择”又积累了足够资本。相反,薄弱学校陷入生源质量、办学力量的“双重薄弱”。这样一来,优质教育资源两极分化现象,更加剧了家长的择校行为。
有“退烧”药方吗?
这位负责人还指出,教育部一再强调各地小学要按照就近入学的原则,以方便学生就学。可这个政策并没有让家长吃下定心丸,择校热依然“高烧”不退。
“择校热产生的病因在于校际间的差异,只要校际差异存在,那些条件较好的学校就拥有优质的教育资源,而优质教育资源的有限性和集中性又必然使其成为家长追逐的目标。”一位一直对择校比较关注的江先生给择校热做出如此“诊断”。他说,校际差的客观存在决定了择校热高烧不退,如果不能有效地减少校际间的差异,择校热依然会愈演愈烈,其后果将会烧伤我们的教育。
为了推进教育均衡发展,该市教育主管部门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为薄弱学校“输血”。可要彻底解决“择校”这一普遍的问题,仍是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