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热”的政策归因与改进
2017-08-11睢瑞丹
摘 要大城市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象纷呈,影响了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和谐有序发展。导致“择校热”愈演愈烈的原因十分复杂,从政策角度看,是由于重点地区、重点城市、重点区域、重点校系列政策的结果,除此之外,国家颁布政策的互相矛盾以及利益群体对择校禁令的“变相抵制”都对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为此,我们要开展义务教育阶段校际监测,建立符合全体公民平等权利的教育制度,加快办学体制改革,缩小校际差距,保障师生权益,重视信息技术带来的学习方式变革,通过多措并举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杜绝择校乱象。
关键词大城市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择校乱象 择校治理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为未来十年的教育改革绘就了蓝图。其中,推动实施教育领域内综合改革成为一个耀眼的关键词。于是在解决择校的问题上,教育部旋即提出通过“资源均衡配置”、“规范招生秩序”、“薄弱学校建设”、“扩充优质资源”、“加大督导问责”以及“引导社会舆论”等十项举措,以“组合拳”的方式解决择校问题,由此开启了择校问题综合治理时期。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这样的治理取向得以延续。一方面,继续强调以资源的公平和优化配置为主的教育均衡发展策略,其重点是改造和提升薄弱学校的办学水平,这被视为破解择校难题的治本之道;另一方面,十分注重以重建招生入学秩序为主的教育管理结构调整策略,其核心是推动就近入学和规范办学原则的落实。不容否认,这些努力的确对实践产生了影响,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中小学择校问题滑向“失控”的势头[1]。但是,这些政策还远没有取得实质性“胜利”。特别是在一些大中城市,择校问题在短期内还将是基础教育的一个顽症。“择校热”不但助长了教育腐败,还变相加重了广大家长的负担,其像个幽灵一样与我国的义务教育制度如影相随,几乎覆盖学前教育与义务教育阶段的全过程。“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苦心,让家长们在“择校”的独木桥上奋不顾身地拼搏,而“择校”又造成应试教育甚至更糟糕的“应赛”教育向小学教育、幼儿教育蔓延,导致所谓“奥数热”“教辅热”,有偿家教屡禁不止。
一、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热”的政策归因
导致“择校热”愈演愈烈的原因十分复杂。从政策角度来看,是由于重点地区、重点城市、重点区域、重点校系列政策的结果,其中重点校政策是导致校际不均衡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国家颁布政策的互相矛盾以及利益群体对择校禁令的“变相抵制”都对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1.国家长期重点校政策造成学校之间的校际失衡
建国伊始,我国经济基础整体薄弱,中小学教育面临着普及与提高的双重历史任务,在没有足够财力支撑的前提下,重点校政策成为我国要实现快出人才、出好人才的必要举措。重点校政策的实施在满足既定目标的基础上,也激化了校际矛盾,校际差异巨大成为重点校政策带来的一个严重后果[2]。随着我国社会的整体快速发展,实现校际均衡发展、保障就近入学的有效实施又成为新时期我们必须面对的难题。在新时期,城乡二元结构、地域性差异、教育投入的偏向等都造成校际教育经费配置失衡。同时,针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力促就近入学的战略目标,我国政府长期缺少监管机制、少数优质校与多数普通校、薄弱校并存的客观现实,为学生、家长提供了择校的“沃土”。
2.“政策贯彻不彻底”为择校大开方便之门
1986年颁布实施的《义务教育法》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升初中实行免试就近入学;1997年,国家教委文件中提出有困难的大城市公办学校可以招收择校生;2001年,教育部文件中又明令禁止择校生。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但大城市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问题依然是一个教育难题。禁止择校政策历经数次往复,造成的结果是国家政策不但没有解决现行教育问题,反而使得教育问题不断蔓延,国家政策的威信也随之持续走低。导致的最直接后果就是学生、家长对国家政策置若罔闻,持续不断地开展择校,对整个教育发展造成极其不利的影响。
3.利益相关群体联合变相抵制择校禁令
择校问题屡禁不止背后牵涉着诸多利益群体,利益相关群体的联合抵制造成国家择校禁令屡禁不止。具体而言,在变相抵制择校的群体中,主要有利益群体名校、名师、地方政府与培训机构[3]。名校为了维护自身在教育界的“霸权”地位,通常会用招生权与对他们有用的部门或个人进行“交易”,同时通过择校可以获取大量的择校费,以用来改善学校管理,提高学校质量。对于名师而言,他们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往往会去名校任教,以获得“名利双收”,而名校大开择校之门保障名师待遇,形成了一条利益链,斩而不断。对于地方政府而言,通常认为通过择校可以引发学校之间竞争,增加学校发展活力,通过“丛林法则”式的发展塑造一批名校,从而带动地方教育的发展,所以地方政府对于国家规定的禁止择校行为也只是选择性地实施,形式甚于实质。除此之前,很多教育培训机构与名校签订发展合同,通过收取高昂的培训费用,为名校进行掐尖。名校、名师、地方政府、培训机构形成的变相抵制国家禁止择校政策的利益同盟,对于教育发展是极其不利的,可以说代价是相当高昂的。
二、缓解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热”的举措
择校现象在大城市屡禁不止的根本原因在于大城市义务教育阶段校际差距过大,为杜绝择校乱象、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缩小校际差距是根本选择。为此,我们要多措并举,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杜绝择校乱象。
1.开展义务教育阶段校际监测
教育监测、评估,是保证教育政策科学化、民主化、绩效化的重要环节,是检验教育目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的基本手段。只有对教育政策实施科学的监测、系统的评估,才能从根本上保障教育的有效改革和持续发展。针对校际差异过大的问题,我们须建立义务教育校际均衡监测,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学术界将教育公平的内涵划分为三个层面:教育起点公平、教育过程公平、教育结果公平。当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已经得到保障,均衡监测的重点应放在教育过程和结果的公平,即关注资源配置和教育质量[4]。这就需要我们从教育经费投入、辦学条件、师资配置、教育质量四大方面考量义务教育公平,监测一定时期内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情况,回应人民群众关切。对所选择的义务教育校际均衡监测指标体系,必须要有相对稳定的分析模式,从而维持指标体系的连续性和一致性。
2.建立符合全体公民平等权利的教育制度
首先,这一教育政策要建立在公平、均衡的价值框架之内,所有政策的选择和实施都必须符合这一原则,作为公民合格教育的义务教育政策更是如此。在义务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上应该建立教育公平的氛围,将教育公平作为教育决策部门的根本之道。其次,这种教育制度是与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结构相一致的,只有符合这些结构的制度才能得到落实和持续。再次,这种制度要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价值期待,以人民利益作为衡量政策好与坏的重要尺度。只有通过均衡教育政策,不断缩小区域之间、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群体之间的差距,切实保障弱势群体的利益,使所有学校都获得高质量的教育,才能真正获得人民群众的认可。同时针对我国义务教育发展存在择校、乱收费、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违规补课等问题,须通过健全法规、制定相应的标准来解决。具体建议为:一是出台相应法规予以规范,使得违规行为可以有惩治依据;二是建立相应标准,使得具体活动有依可循;三是建立监测机构,尤其是第三方监管机构,对义务教育活动进行规范。
3.加快办学体制改革,促进学校多样化、特色化发展
特色发展既是每所学校挖掘自身优势、深化学校变革的需要,也是尊重公民的教育选择权、为公民提供多样化教育产品的体现。因此,我们应该大力推动学校的特色化发展,防止千校一面、千人一面,从而使学校之间向百花齐放的良好态势发展。学校特色发展离不开学校自身主动性和能动性的发挥,一所学校只有认识到自己的优势、特色、机遇和挑战,并根据教育规律去办学,才能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特色发展要求学校根据自身特点对学校的师资、课程、教学、管理等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统整和改造,这个过程需要各个学校的管理者以及全体师生共同努力和创造。学校特色发展的过程是每所学校走向成功的过程,也是区域教育内涵发展的需要,更是区域教育走向高层次优质均衡的必由之路。
4.合理调整学校布局
学校布局合理与否,直接影响适龄儿童能否顺利平等地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当前在学校布局调整中由于过多为自上而下推行等原因,导致突发一些矛盾。今后在学校布局调整中,具体应考虑多重因素:首先,自上而下推行和民间意见相结合。学校布局调整在遵循国家统一规划的同时,还应 注重民间的意见,不能因为寻求速度和效率而忽视义务教育的最终服务群体。其次,做到以人为本,切实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学校布局调整应很好地考虑学生主体。最后,学校布局调整要根据实际情况予以适当调整。学校布局调整中会遭遇时空和历史因素的影响,这要求应在满足学前两点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开拓思路。
5.加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促进薄弱学校的发展,缩小校际差距
优质教育资源是各级政府长期投入的结果,这些学校在教学、管理等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培养出大量优秀的教师,为教育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教育均衡不是要削峰填谷,而是要保障优质教育资源的充分发展,这就涉及如何将这种优质教育的效用发挥最大化。优质教育资源不是某些人的特权,而是公平地分配给本地区内的所有公民,应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对当前有效教育资源进行充分地利用,促进薄弱学校的发展,使更多的人享有优质教育服务。
6.保障师生的各项权益
教师和学生是义务教育活动中的两大主体,也是义务教育能够顺利进行的保障。就教师而言,首先,要从准入机制、培训机制等方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这就要求集思广益地形成合理模式,如青岛引入教师的“1+N”模式有效地盘活了师资。其次,要抓师德建设。在教师准入和培训机制中,师德建设的盲点较大,使得一些素质较差的群体混入教师队伍,对于这种情况应在源头掐死,并建立严格的惩治标准,实现教师队伍的纯洁性[5]。最后,努力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如妥善解决代课教师的养老问题、加大教师精神和经济奖励,以及解决教师住房问题等,通过各种努力使得教师可以安心从教、终身从教。就学生而言,一要切实保障其体质,落实和加大营养餐供应力度,同时还须保障每日必须的体育锻炼,密切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实现学生身心双重发展;二要注重让学生快乐学习,将减负落到实处。通过师生互动、丰富有趣的艺术和实践课程、信息网络课堂等助力学生自主和快乐学习。
7.重视信息技术带来的学习方式变革
随着硬件的高速革新和软件的高智能化,新一轮的教育信息化浪潮已经不可抗拒地出现在我们面前。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义务教育在新时代中要发展和转型,必须重视新型技术的推动力,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更新理念,正视新型技术的作用,关注大数据、网络课堂等新型理念和操作模式,善于学习并在实践中应用,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二是政府和学校要投入资金铺设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之路,便于师生有效利用新型技术和网络[6]。三要善于开发网络在线学习课程。教师要投入网站建设、网上答疑、网络学习之后,具体检验可以借鉴美国可汗学院等模式,以此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和翻转课堂的实现。
————————
参考文献
[1] 宋光辉,彭伟辉.义务教育阶段择校制度优化:基于教育需求视角的分析[J].经济体制改革,2016(1).
[2] 张玲玲,曹辉.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热”学理反思与政策治理[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9).
[3] 黄家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公平、效率和质量——兼析择校行为的引导与规范[J].教育发展研究,2010(18).
[4] 翟博.教育均衡发展:理论、指标及测算方法[J].教育研究,2006(3).
[5] 王敬波.政府信息公开中的公共利益衡量[J].中国社会科学,2014(9).
[6] 李乾.推进城乡中小學标准化建设的经验与反思[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4(1).
[作者:睢瑞丹(1976-),女,河南滑县人,新乡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讲师,硕士。]
【责任编辑 王 颖】